2023年广东省江门市台山市新宁中学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发布:2024/11/17 22:0:2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且只有一个答案正确,共7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
1.下列关于信息的传递和能源的利用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99引用:4难度:0.7 -
2.如下描述的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组卷:111引用:3难度:0.5 -
3.一女同学从远处走近一块直立的穿衣镜(平面镜)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54引用:2难度:0.5 -
4.如图是四冲程内燃机工作循环中的一个冲程,它是( )
组卷:343引用:56难度:0.9 -
5.关于电影拍摄、放映、观看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66引用:1难度:0.8 -
6.下列关于图中的四幅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组卷:188引用:6难度:0.6 -
7.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R0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当开关闭合后,滑片P向左移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242引用:3难度:0.7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1分)
-
8.银川北塔湖公园景色优美,空气清新。小红在湖边散步时闻到了阵阵花香,这是现象;同时小红感觉湖边比周边更凉爽,她想到的原因有:水的比热容沙石的比热容(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和水要(填物态变化)吸热等。
组卷:276引用:14难度:0.6
六、综合应用题(共3小题,共19分)
-
2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智能手机随着智能手机的日益普及,人们通过智能手机可以实现轻松出行、远距离通信、线上支付、网上办公等活动。手机电池作为手机的一个重要部分,目前正朝着大容量、快蓄电、长待机的方向发展。部分手机搭配了超级快充功能,采取的方式是保持充电器的电压不变,将电流从原来的1A变为5A,极大提高了充电功率。
手机无线充电是目前比较新的一门技术,无线充电就是不借助数据线等导线对手机进行充电,从而增加手机的续航时间。现阶段使用较多的一种无线充电技术的原理如图甲、乙所示,交流电流过送电线圈(无线充电板)产生磁场,智能手机(受电线圈)放在无线充电板上就能充电,并将电能储存到手机的锂电池内。
(1)文中描述的手机快充功能将充电功率变为原来的 倍。
(2)手机在无线充电时,手机中的受电线圈会产生 ,无线充电工作原理与 (选填“发电机”或“电动机”)工作原理相似,该原理是 。
(3)如图丙所示为充电器过热保护的模拟控制电路,电源电压恒定,R1为电阻箱,L为阻值不计的线圈,R2是热敏电阻,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如图丁所示。
①当R2两端的电压为5V时,它的功率是 W。
②若要适当调高保护电路工作的临界温度,可调大R1的阻值,除此之外,还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答出一种即可)。组卷:71引用:3难度:0.6 -
2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蝙蝠与测速仪
蝙蝠是利用超声波的高手,它长有一双眼睛,视觉很差,被认为是动物界的“盲人”。为了研究蝙蝠如何在黑暗的夜晚捕食昆虫,17世纪末,意大利科学家将蝙蝠和猫头鹰一起放在完全黑暗的密室里。研究发现,蝙蝠能轻易地分辨方位、躲避障碍物,而猫头鹰会撞上障碍物。后来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如果将蝙蝠的耳朵堵住,它就会丧失方向感,不能躲避障碍物。
直到1930年,哈佛大学的一位大学生才利用仪器探测到蝙蝠发出的是超声波,从而揭开了蝙蝠捕食之谜。原来,黑暗中飞行的蝙蝠通过鼻腔每秒发射10-20次超声波,这种声波可以探索到很小的障碍物,声波遇到障碍物后便会发生反射。蝙蝠根据接受到反射回来声音的方向和时间间隔,就能了解周围环境,辨别位置和捕食昆虫。这种利用声波在传播过程中有反射现象的原理探测物体方位和距离的方式叫回声定位。
科学家受到蝙蝠回声定位的启发,发明了超声波测速仪。如图所示是公路旁的超声波测速仪,它向行驶的车辆发射频率(一般为30kHz~100kHz)的超声波信号,当车辆向它靠近时,车辆反射回来的超声波频率增大;当车辆远离时,反射回来的超声波频率减小。
测速仪每隔一定的时间发射一次超声波信号,并能接收到被测汽车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根据发射和接收到超声波信号的时间间隔,测速仪就可以测算出被测汽车的速度。
(1)科学家将蝙蝠和猫头鹰一起放在完全黑暗的密室里,发现蝙蝠能轻易地分辨方位、躲避障碍物。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 B、猜想假设 C、进行实验 D、得出结论
(2)黑暗中飞行的蝙蝠通过鼻腔每秒发射10-20次超声波,人(能/不能)听到这种声音。
(3)蝙蝠用来接收反射回来超声波的器官是
A、眼睛 B、耳朵 C、鼻腔 D、嘴巴
(4)当车辆靠近超声波测速仪时,反射回来的超声波频率(大于/等于/小于)测速仪的发射频率。
(5)如果测速仪发射一次超声波信号时,正前方180m处刚好有一辆汽车迎面行驶过来,此超声波信号从发射到接收的时间间隔是1s,则汽车行驶的速度为m/s。
(已知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组卷:162引用:4难度: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