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新版必修1《第2单元 获得教养的途径》2018年单元测试卷(3)
发布:2024/10/26 5:0:2
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
-
1.在下面一段文字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书的好处,是 的。如果读者真正获得了书中的“味”,他便会在写作中把这种“味”表现出来,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文风。一个酷爱读书、 广泛、博采众长的人,当然不屑于整天 ,拾人牙慧:而一个胸无点墨的庸碌之才,恐怕想说新话也说不出来吧。组卷:30引用:5难度:0.9 -
2.下列诗句中,全都使用比喻修辞的一组是( )
①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白居易《长恨歌》)
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妇京》)
③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④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浣溪沙》)
⑤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狱中题壁》)组卷:36引用:5难度:0.9
二、古诗词鉴赏
-
6.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春 怨
刘方平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1)这首诗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刻画了一位怎样的主人公形象?
(2)简要赏析三、四两句的主要表现手法。组卷:13引用:3难度:0.7
三、现代文阅读
-
7.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
晚饭花
汪曾祺 ①在油坊堆栈和夏家之间,是王玉英的家。
②王家人很少,一共三口。王玉英的父亲在县政府当录事,每天一早便提着一个蓝布笔袋,一个铜墨盒去上班。王玉英的弟弟上小学。王玉英整天一个人在家。她老是在她家的门道里做针线。
③王玉英家进门有一个狭长的门道。三面是墙:一面是油坊堆栈的墙,一面是夏家的墙,一面是她家房子的山墙。南墙尽头有一个小房门,里面才是她家的房屋。从外面是看不见她家的房屋的。这是一个长方形的天井,一年四季,照不进太阳。夏天很凉快,上面是高高的蓝天,正面的山墙脚下密密地长了一排晚饭花。王玉英就坐在这个狭长的天井里,坐在晚饭花前面做针线。
④李小龙每天放学,都经过王玉英家的门外。他都看见王玉英(他看了陈家的石榴,又看了“双窨香油,照庄发客”,还会看看夏家的花木)。晚饭花开得很旺盛,它们使劲地往外开,发疯一样,喊叫着,把自己开在傍晚的空气里。浓绿的,多得不得了的绿叶子;殷红的,胭脂一样的,多得不得了的红花;非常热闹,但又很凄清。没有一点声音,在浓绿浓绿的叶子和乱乱纷纷的红花之前,坐着一个王玉英。
⑤这是李小龙的黄昏。要是没有王玉英,黄昏就不成其为黄昏了。
⑥李小龙很喜欢看王玉英,因为王玉英好看。王玉英长得很黑,但是两只眼睛很亮,牙很白。王玉英有一个很好看的身子。
⑦红花、绿叶、黑黑的脸、明亮的眼睛、白的牙,这是李小龙天天看的一张画。
⑧王玉英一边做针线,一边等着她的父亲。她已经焖好饭了,等父亲一进门就好炒菜。
⑨王玉英已经许了人家。她的未婚夫是钱老五。大家都叫他钱老五。不叫他的名字,而叫钱老五,有轻视之意。老人们说他“不学好”。人很聪明,会画两笔画,也能刻刻图章,但做事没有长性。教两天小学,又到报馆里当两天记者。他手头并不宽裕,却打扮得像个阔少爷,穿着细毛料子的衣裳,梳着油光光的分头,还戴了一副金丝眼镜。他交了许多“三朋四友”,风流浪荡,不务正业。都传说他和一个寡妇相好,有时就住在那个寡妇家里,还花寡妇的钱。
⑩这些事也传到了王玉英的耳朵里,连李小龙也都听说了嘛,王玉英还能不知道?不过王玉英倒不怎么难过,她有点半信半疑。而且她相信她嫁过去,他就会改好的。她看见过钱老五,她很喜欢他的人才。
⑪钱老五不跟他的哥哥住。他有一所小房,在臭河边。他成天不在家,门老是锁着。
⑫李小龙知道钱老五在哪里住。他放学每天经过。他有时扒在门缝上往里看:里面有三间房,一个小院子,有几棵树。
⑬王玉英也知道钱老五的住处。她路过时,看看两边没有人,也曾经扒在门缝上往里看过。
有一天,一顶花轿把王玉英抬走了。
⑭从此,这条巷子里就看不见王玉英了。
⑮晚饭花还在开着。
⑯李小龙放学回家,路过臭河边,看见王玉英在钱老五家门前的河边淘米。只看见一个背影。她头上戴着红花。
⑰李小龙觉得王玉英不该出嫁,不该嫁给钱老五。他很气愤。
⑱这世界上再也没有原来的王玉英了。
(选自《汪曾祺短篇小说选》)【注】晚饭花即野茉莉。因其黄昏时开花,晚饭前后开得最为热闹。故又名晚饭花。处处有之,极易繁衍。
(1)王玉英是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
(2)请简要分析第四段画线句的艺术手法及其表达作用。
(3)请简要说明第五段、最后一段两个画线句在文中的含意。
①这是李小龙的黄昏。
②这世界上再也没有原来的王玉英了。
(4)请结合文本内容,探究作者在这个故事中所寄寓的丰富情感。组卷:3引用:2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