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年北京市海淀区高考生物一模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 1.下列关于噬菌体、大肠杆菌和酵母菌共同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组卷:69引用:7难度:0.7
  • 2.氰化物(CN-)对线粒体具有毒害作用,如图显示其对细胞膜电位的影响。下列相关分析,合理的是(  )

    组卷:70引用:6难度:0.7
  • 3.开发生物燃料替代化石燃料,可实现节能减排。如图为生物燃料生产装置示意图,据图分析合理的是(  )

    组卷:66引用:4难度:0.7
  • 4.拉布拉多猎犬毛色分为黑色、巧克力色和米白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将纯合黑色犬与米白色犬杂交,F1均为黑色犬。将F1黑色犬相互交配,F2犬毛色及比例为黑色:巧克力色:米白色=9:3:4。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组卷:142引用:5难度:0.7
  • 5.栽培品种香蕉染色体组成为AAA(字母代表染色体组),易患黄叶病。野生蕉染色体组成为BB,含有纯合的抗黄叶病基因。经过杂交、筛选,获得染色体组成为AAB的抗黄叶病香蕉新品种。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组卷:89引用:7难度:0.7
  • 6.利用植物材料观察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

    组卷:53引用:3难度:0.8
  • 7.关于性激素在胚胎生殖系统发育中的作用有两种假说。
    假说一:发育出雄性器官需要来自睾丸提供的激素信号,该信号缺失,胚胎发育出雌性器官;
    假说二:发育出雌性器官需要来自卵巢提供的激素信号,该信号缺失,胚胎发育出雄性器官。
    为验证哪种假说成立,科研人员设计实验:在家兔胚胎生殖系统分化之前,通过手术摘除即将发育为卵巢或睾丸的组织。幼兔出生后,观察其性染色体组成及外生殖器的表现,实验结果如表。下列相关分析,合理的是(  )
    性染色体组成 外生殖器表现
    未做手术 手术后
    XY 雄性 雌性
    XX 雌性 雌性

    组卷:81引用:5难度:0.7

二、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70分)

  • 20.肠道微生物对宿主健康具有重要影响,但目前缺乏对特定菌株进行基因编辑的有效手段。科研人员尝试使用M13噬菌体作为载体,对大肠杆菌进行基因编辑。
    (1)M13噬菌体与T2噬菌体相似,能够侵染大肠杆菌,其蛋白质外壳留在菌体外,头部的
     
    注入菌体内,指导子代噬菌体的复制增殖。与T2噬菌体不同,被M13噬菌体侵染的大肠杆菌不发生裂解。
    (2)科研人员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特异性序列(sgfp )、Cas酶基因与利用特定方法得到的M13噬菌体的环状DNA进行重组,构建重组基因编辑质粒(pCG),如图1。

    ①构建pCG需要用到的工具酶有
     

    ②以pCG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特异性序列(sgfp )经
     
    过程形成的RNA,会靶向结合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从而使Cas酶能够切割绿色荧光蛋白基因。
    (3)科研人员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和红色荧光蛋白基因导入大肠杆菌,获得GS菌株。先用添加GS菌株的饲料喂养小鼠,一段时间后,将小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小鼠用添加含
     
    的M13噬菌体和
     
    的饲料喂养,以筛选获得肠道微生物被基因编辑的小鼠。本实验对照组使用的质粒应当包括图1中的
     

    A.Cmr
    B.sgfp
    C.Ori
    D.Cas
    (4)为确认M13噬菌体作为载体对大肠杆菌进行基因编辑的可行性和特异性,科研人员检测肠道微生物的变化,结果如图2。
    ①图2中,标号为a、c的区域分别代表含有红色荧光的微生物和无荧光的微生物,b区域代表含有
     
    荧光的微生物。
    ②图3-1为实验组第0天小鼠肠道微生物的荧光情况,请在图3-2中标注该组小鼠第14天时肠道微生物的荧光区域编号。
    ③图2表明,实验组中M13噬菌体能
     

    组卷:83引用:5难度:0.6
  • 21.稻瘟病菌侵染可导致水稻患稻瘟病,水稻细胞通过合成过氧化氢,启动“免疫”反应,抵抗稻瘟病菌。

    (1)科研人员将纯合稻瘟病抗性突变体M与表现型为易感病的野生型(WT)植株杂交,F1均表现为易感病,F1自交,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易感病:抗性=3:1。据此可初步判断,突变体M的抗性性状由
     
    性基因控制。
    (2)对WT和抗性突变体M的R基因进行测序分析,结果如图1。
    据图1可知,与WT中R基因序列相比,抗性突变体M的R基因发生了
     
    缺失。该突变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中,氨基酸
     
    发生改变,导致该蛋白质空间结构改变,生理功能丧失。
    (3)WT和突变体M均无A基因。科研人员将A基因导入WT中(A基因与R基因不在同一染色体上),筛选得到纯合植株N,表现为抗稻瘟病。
    ①将植株N与突变体M杂交,F1均表现为抗性,F1自交,若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则支持“A基因抑制R基因的表达”的推测。
    ②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可验证上述推测成立,如表为供选的材料、处理和预期结果。
    水稻植株材料 a WT
    b 突变体M
    c 植株N
    对材料的处理 d 转入R基因
    e 敲除R基因
    f 转入A基因
    g 敲除A基因
    预期结果 h R基因表达
    i R基因不表达
    现有两个不同方案,方案一实验组为bfi,方案二实验组为cgh。请评价哪一方案更为合理,并阐述理由:
     

    (4)研究表明,稻瘟病菌侵染WT过程中,正常R蛋白促进过氧化氢酶催化过氧化氢分解,导致植株感病。综合上述研究,完善稻瘟病菌侵染后,WT、突变体M或植株N中,细胞内发生的“免疫”反应过程图。请在三种植株中任选一种植株,从A基因、R基因和过氧化氢三个角度分析。

    组卷:77引用:4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