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贵州省安顺市紫云县七年级(下)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

发布:2024/5/23 8:0:8

一、请你选择(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正确或符合题意的答案。本题共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 1.安安是个漂亮的女孩子,长得像动画片中的小公主。可是升入中学不久,她的脸上就开始出现了一些“小痘痘”,并且体型微胖。从此她对别人的眼光特别敏感,心情也变得越来越不好。这说明安安(  )

    组卷:1引用:1难度:0.8
  • 2.2022年3月,某中学启动“明荣知耻,健康成长”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促进青少年道德教育具体化。“明荣知耻”要求我们做到(  )
    ①不肆意放纵自己,不违背基本规则
    ②有羞耻之心,明辨是非善恶
    ③明确行为选择的理由,反思行为的效果与影响
    ④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组卷:0引用:2难度:0.8
  • 3.北京打钟庙小学四年级学生林恒韬,发现普通雨衣,穿着起来下摆总爱贴在裤腿上,雨水就会流到裤腿上和雨鞋里,这使得很多人不愿意穿雨衣。他经过多次试验,发明了“充气雨衣”,充气雨衣在普通雨衣的下摆边添加一条可充气的、适当粗细的塑料管子。使用时在管子中充气,雨衣下摆就被撑起,避免裤腿和雨靴被淋湿。他的发明制作简单,供工厂生产,很受欢迎,并申请了专利。这启示我们开发创造潜力要(  )
    ①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②用智慧和双手努力探索、实践
    ③立足个人兴趣,另辟蹊径
    ④谦虚谨慎,善于接纳他人意见

    组卷:0引用:1难度:0.5
  • 4.青春期充满诱惑和神秘,它是我们心理和身体互动最为紧密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男女同学之间会产生互相吸引的心理,表现为希望引起异性的注意和好感,对异性产生朦胧的情感。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
    ①这是一种不良现象,会使我们学坏
    ②这是青春成长中的正常现象,我们要正确对待
    ③这是一种不能说的苦恼,会影响我们的健康成长
    ④这种对异性朦胧的情感,并不是真正的爱情

    组卷:18引用:3难度:0.8
  • 5.近期某歌手参加名叫某“乘风破浪”的综艺活动,一下引起了轰动,大家都感慨时间匆匆,引发了观众的情感共鸣,更有大批网友纷纷留言讲述了自己的难忘往事。该综艺掀起了很大一部分人的怀旧热潮。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有(  )
    ①我们的情感需要表达、回应,需要共鸣
    ②在与他人的情感交流中,我们可以传递美好的情感,传递生命的正能量
    ③我们在传递情感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新的感受,使我们的生命更有力量
    ④情由心生,它是在人的社会交往、互动中自然引发的

    组卷:0引用:1难度:0.5
  • 6.小丽在日记中写道:“妈妈,为了女儿的前途,您总是这样不分昼夜地劳作。妈妈,因为我,不到四十岁的您,两鬓过早地变白了……”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小丽懂得了(  )
    ①父母不仅赋予我们生命,而且含辛茹苦地哺育我们成长
    ②要永远铭记母亲的恩情
    ③父母的言行永远都是正确的
    ④应当用实际行动来报答父母的爱。

    组卷:2引用:4难度:0.9

四、爱国情怀(请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题目。本题10分)

  • 18.为了让同学们了解历史,激发爱国热情,某实验中学开展了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班会活动,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气概,激发了学生对烈士的敬仰之情和强烈的爱国热情。
    (1)请你为这次主题班会写一句简短的宣传语。
    (2)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活动,会增强青少年学生的哪些情感体验?
    (3)在青少年时期,我们为什么要高度重视对这些情感体验的培养?

    组卷:3引用:1难度:0.6

五、实践探究,法律新天地(阅读材料,结合课本有关知识作答。本题20分。)

  • 19.材料一:小强生活在农村,家里经济条件比较差,所以进入初中刚读完一学期,他的父亲就坚决让他停学,让他外出打工赚钱补贴家用。而当老师家访做小强父亲的工作,说到“阻止子女上学是违反法律的”时,小强的父亲却十分恼怒地说:“什么法律不法律,在我的家里,我的话就是法律!小强听我的话就是遵守法律!
    材料二:随着网络直播行业的兴起与发展,“熊孩子”花巨资打赏主播的事件频发,打赏的金额从数万元到数十万元不等。这些事件的发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与担忧。对此,某位家长直言,此类打赏事件多次发生在未成年人身上,说明小孩子心智不太成熟。未成年人对金钱的概念还十分模糊,头脑中没有金钱概念,他们不知道自己随随便便打赏就刷完了父母付出劳动得来的辛苦钱,且会被错误的消费观念所扭曲,也会增加家庭的负担。
    材料三:法律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建设法治中国,实现“中国梦”,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1)材料一中小强父亲的话是法律吗?为什么?请说明理由,只判断不给分。
    (2)材料二告诉我们为什么要对未成年进行特殊保护?
    (3)根据上述材料,我国为什么要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4)建设法治中国,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组卷:2引用:1难度:0.4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