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四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填空题(共1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6分)
-
1.根据语境,写词语。
周日一早,爸爸带我回乡下看望奶奶。一路上,wén nuān组卷:4引用:1难度:0.7
二、选择题。(20分,每小题2分)
-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9引用:1难度:0.7 -
3.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2引用:1难度:0.7 -
4.“赃”(zàng)的意思可能与( )有关。
组卷:2引用:1难度:0.7 -
5.无论遇到多么紧急的情况,他总是( )
组卷:1引用:1难度:0.7
二、问读与理解
-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我的母亲 ①我记忆中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集体的地里捡麦穗,看守麦田的人来了,捡麦穗的人纷纷逃跑,我母亲是小脚,跑不快,被捉住,那个身材高大的看守人扇了她一个耳光,她摇晃着身体跌倒在地,看守人没收了我们捡到的麦穗,吹着口哨扬长而去。我母亲嘴角流血,坐在地上,脸上那种绝望的神情我终生难忘。多年之后,当那个看守麦田的人成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集市上与我相逢,我冲上去想找他报仇,母亲拉住了我,平静地对我说:“儿子,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
②母亲教会了儿子什么是宽容和理解。
③我记得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一个中秋节的中午,我们家难得包了一顿饺子,每人只有一碗。正当我们吃饺子时,一个乞讨的老人来到了我们家门口,我端起半碗红薯干打发他,他却愤愤不平地说:“我是一个老人,你们吃饺子,却让我吃红薯干。你们的心是怎么长的?”我气急败坏地说:“我们一年也吃不了几次饺子,一人一小碗,连半饱都吃不了!给你红薯干就不错了,你要就要,不要就滚!”母亲训斥了我,然后端起她那半碗饺子,倒进了老人碗里。
④母亲教会了儿子什么是怜悯和同情。
⑤我十几岁时,母亲患了严重的肺病,饥饿,病痛,劳累,使我们这个家庭陷入了困境,看不到光明和希望。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不祥之兆,以为母亲随时都会自己寻短见。每当我劳动归来,一进大门就高喊母亲,听到她的回应,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如果一时听不到她的回应,我就心惊胆战。母亲知道我的心思后说:“孩子你放心,尽管我活着没有一点乐趣,但是只要阎王爷不叫我,我是不会去的。”
⑥这一次,母亲教会了儿子什么是坚强和不屈。(节选自(意林(少年版)》)
(1)文章写了母亲做的
A.2
B.3
C.4
D.5
(2)“她平静地对我说……”对“平静”一词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多年后母亲忘了当年之事
B.母亲觉得是儿子认错了人
C.母亲原谅了当年犯错的人
D.母亲担心儿子找老人报仇
(3)“我端起半碗红薯干打发他……”“打发”一词表现出“我”
A.敷衍应付
B.厌恶嫌弃
C.怜悯同情
D.亲切友好
(4)第3自然段侧重指写母亲的
A.语言
B.神情
C.心理
D.动作
(5)十几岁的我心里产生的“强烈的不祥之兆”指的是
A.家人的病痛折磨
B.家庭陷入了困境
C.害怕母亲寻短见
D.活得没有乐趣
(6)文中的母亲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7)针对文章的内容或写法提一个问题,并回答。
问题:
回答:组卷:9引用:1难度:0.9
二.表达与交流
-
15.妙笔生花。
在你身边的亲人、同学、朋友……谁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请把他(她)写下来先想想他(她)让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再通过一两件事把他(她)的特点写下来。
要求:(1)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400字。(2)语句通顺,表达真情实感。(3)书写规范,卷面整洁。组卷:6引用:1难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