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年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江英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语言文字运用

  • 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以下小题:
          一次次堕入深渊,又一次次闯入暗夜,曾让我辗转反侧,更让我刻骨铭心。泪水抱怨化解不了愁苦,伤春悲秋翻越不过泥泞,与其困顿挣扎,不如心向阳光,冲出阴霾。有些风浪,难免艰险,唯有直面才能扬帆远航。
    ——孟晚舟《月是故乡明,心安是归途》
    (1)语段中有两处语言文字表达不得体的情况,请找出并加以修改。
    (2)从句式与表达的角度,赏析“泪水抱怨化解不了愁苦,伤春悲秋翻越不过泥泞”。
    (3)《人民日报》评论到“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前进的步伐。”请结合孟晚舟的实例,对此谈谈理解。

    组卷:8引用:1难度:0.7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组卷:33引用:2难度:0.8
  • 3.阅读下面文段,在文中四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很多事急不得,更速成不得。         。丝绸、瓷器、漆器、金银器等各类技艺精湛的手工艺品,饱蘸着匠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对创造的虔敬、对工序的苛求。         。盛于魏晋时期的“百炼钢”之术,其制作过程需工匠把精铁加热锻打一百多次,一锻一称,直到斤两不减,如此千锤百炼,最终锻出高纯度的器具。            
    ①慢工出细活,文火煲靓汤。
    ②一丝不苟的工序、精湛的技术、专注的追求、精益求精的精神,是我们今天所倡导的“工匠精神”。
    ③无数巨匠一生默默无闻,远离名利场,只为了完成一件作品,办好一件事情。
    ④古人对事物的创造,往往匠心独运,不尚速成。

    组卷:369引用:12难度:0.8
  • 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材料一】网络游戏让青少年沉迷,加以限制与分级管理有必要。但要说成亡种亡族的“精神鸦片”,又未免言之过重。从一个“过来人”的经验看,每个年龄阶段都有自己的爱好,对于两三岁的孩子来说,他们喜欢的必然是“熊大和熊二”,对于七八岁的孩子而言“奥特曼”是他们的光和天使,而对于十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来说,游戏才是他们最大的“心头好”。人一生沉迷的东西会很多,我们不可能见一个灭一个,比如小人书、动漫、网文、麻将、搞笑短视频、网络游戏……而随着心智的不断成熟,以及工作、生活带来的压力逐渐增多,游戏的吸引力必然减弱,所谓网游是“精神鸦片”的定义,也就不复存在了。
    【材料二】漫画《孤岛》

    (1)分析漫画的构成,并谈谈该漫画对青少年的启示。
    (2)分析两则材料的内部逻辑关系。

    组卷:4引用:1难度:0.4

三、现代文阅读

  • 12.文学类作品阅读。
    灯如红豆
    侯志明
          ①有句诗说“灯如红豆最相思”。
          ②夏日炎炎的夜晚,我经常会在夜深人静后走向阳台,看城市迷人的夜光。那夜光是由无数盏灯组成的。望着望着,有时会掉下眼泪来。
          ③我总会想到童年、少年时陪伴我的那盏小煤油灯。
          ④那是一盏自制的、简单的煤油灯。一进腊月,母亲就要夜夜坐在小油灯前,赶做新衣或者浆洗旧衣。白天辛苦一天,晚上还要干活到下半夜。有一天,我睡醒一觉,发现母亲还在灯前纳鞋底做新鞋,腿上盖着被子,身上披着棉衣。一手拿着鞋底,一手交替拿锥子和针线。先用锥子扎,再用针穿线,再在膝盖上使劲地勒紧。我看着看着,忽然看见她浑身一抖,把手里的东西一扔,然后用左手紧紧地攥住右手的食指,斜倚在了窗台上。过了五六分钟吧,她又坐了起来,拿起没做完的活儿。我想过去搂住她看看扎伤的手,想劝她去睡觉,但我一张口,说出的却是“妈,我要尿尿”。妈没有抬头,只是说“灯亮着呢,去吧”。尿完尿,我回转身,站在那儿,盯着母亲,希望她看我一眼,等来的却是“冷,快去睡,感冒了过不好年”。她仍没有抬头。“那你怎么还不睡?”“快完了,一会儿睡。”在母亲的心里,赶制孩子过年的新衣新鞋,这些活儿不但是定了量的,而且也是限了时的。年年如此。
          ⑤直到今天,在我心中,那盏小小的灯从没有熄灭。它渺小像母亲,它柔弱像母亲,但它明亮也像母亲。母亲面对生活的态度,照亮了我们艰难生的一天。
          ⑥后来,我们家又有了另一盏油灯。那是一盏玻璃底座,玻璃肚子,带了玻璃灯罩的油灯。自从有了这盏灯,我们总希望父亲天天计工分,天天整理账,天天点亮这盏灯。那样不但整个家里会明亮很多,而且我们可以蹭亮光看书写作业。有一年的年底,父亲又点亮那盏灯,开始给人们算账,我又蹭光写起作业,写完我就去睡了。但我睡醒一觉,发现父亲仍然在翻本子打算盘。光写起作业,写完就去连了。冬天天冷,他一会儿哈手,一会儿跺脚,眉头紧锁,仿佛遇到了什么大事,看着父亲着急不安的样子,我便从窝里伸出头问“爹,咋了?”“没咋。”他没有看我。“没咋,那咋不睡?”我又问。这时他转过脸,看着我说:“有两毛钱,对不上账。”“多了还是少了?”我接着问。“多了。”他说。“多了,那好呀!”我说。他又转过头并拧小灯火,走过来坐在炕沿边摸着我的脸:“不知道给谁少算了。两毛,一个壮劳力两天才能挣到。”
          ⑦在我心中,那盏小小的油灯也从来没有和父亲分开过。它教给我认真、公道,善良地面对人对事。遇到疑难,面对选择时推己及人。
          ⑧后来,我上了高中。为了在教室关灯后能多学习一会儿,很多同学都备了一盏小油灯。多少次,当冬天的寒冷冻得我手不能拿笔想放弃的时候,是这盏小小的灯给了我些许的温暖。尤其难忘的是,有一个冬天的早晨,我带了灯去教室背书,可是只过了一会儿就油尽灯灭,正在我不知如何是好时,一个与我坐得不远的女同学将她的灯推到了我的面前,自己站起来走出了教室。这一举动是我万万没想到的,因为在那个年代,男女同学是连话都不说的。何况这个女同学是我们男生认为最丑且经常被嘲讽的,而且她也应该是意识到了的。那一刻,我似乎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美。
          ⑨几十年来,陪伴我长大的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油灯,都已难得见到了。但它照耀我前行的路却是那样的明亮宽展,给我以启迪又是那样的深刻受用。
          ⑩“灯如红豆最相思”的前面还有一句,是“书似青山常乱叠”。把灯和相思联系起来的这位诗人,忽然升华了我对灯相思的境界和品位。
    (选文有删改)(1)品味下列划线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①把手里的东西一扔,然后用左手紧紧地攥住右手的食指……
    ②我想过去搂住她看看扎伤的手,想劝她去睡觉。
    (2)文章重点写三盏“小油灯”,它们都给了“我”启迪。结合全文,填写表格。
    “小油灯” 相关人物 给了“我”的启迪
    第一盏 母亲 积极面对困难,生活的道路越来越明亮。
    第二盏 父亲
     
    第三盏 女同学
     
    (3)结尾段意蕴深刻,绵劲可耐,谈谈结尾的含义。
    (4)王维在诗中有言:“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请分析文章以“灯如红豆”为题目的传神之处。

    组卷:16引用:1难度:0.5

四、作文

  • 13.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每个人都是找寻人生意义路上的行者,有人很早就确定意义所在,而有人可能终其一生都未能知晓。
          有人说,人生由一次次出发构成,对前方的未知的探寻,是人生最大的意义。有人认为,人最大的未知是自身,所有的出发都指向回归,回到自己的内心。
          对于人生的意义在于出发还是回归,年轻的你又是如何思考的?请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 800 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组卷:2引用:1难度:0.3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