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河南省鹤壁市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发布:2024/8/20 2:0: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 1.从2021年5月31日起,我国正式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为了解各年龄段人群对“三孩政策”的看法,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

    组卷:174引用:19难度:0.9
  • 2.新冠病毒的各种变异毒株不断涌现,给防疫带来了巨大压力,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下列哪项不能作为判断新冠病毒是生物的依据(  )

    组卷:220引用:20难度:0.8
  • 3.小明想验证“土壤潮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组卷:33引用:16难度:0.9
  • 4.蝉在火热夏天的正午鸣叫得最厉害,可是当气温降低到24℃以下时,就停止鸣叫。这个现象说明影响蝉的这一生活习性的环境因素是(  )

    组卷:565引用:53难度:0.9
  • 5.下列生态系统中有“绿色水库”和“地球之肾”之称的分别是(  )

    组卷:86引用:8难度:0.6
  • 6.将写有“生物”字样的临时玻片标本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正确操作应看到的图像是(  )

    组卷:549引用:105难度:0.9
  • 7.细胞的组成主要有两大类物质,我们通常用实验的方法来进行例证,如把一粒花生种子放在火上烧,烧掉的物质和剩下的物质分别是(  )

    组卷:4引用:2难度:0.5
  • 8.每年5~7月份是杨梅成熟的季节,把洗净的杨梅放入高度白酒中,一段时间后白酒变红了,原因是白酒中的酒精破坏了杨梅细胞的(  )

    组卷:172引用:21难度:0.7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5小题,每空1分,共30分。“[]”内填写相应的标号,横线上填写相应的文字)

  • 24.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讲话指出,中国将采取更加强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二氧化碳的排放与吸收平衡)。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吸收主要依赖绿色植物。如图中A、B分别表示发生在绿色植物体内的两种重要生理过程。据图及相关知识回答:
    (1)绿色植物在夜晚也能向空气中排出“碳”,是因为其通过图中所示过程B
     
    释放二氧化碳。该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中的线粒体里,在动物细胞中也能进行,其对生物的意义是
     

    (2)大力植树造林有助于实现“碳中和”,是因为绿色植物能进行如图所示的A
     
    过程,这种过程能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排放到大气中,从而维持碳—氧平衡。一般来说,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主要是
     

    (3)当踏入山林时,会感到空气特别地清新和湿润,这主要是由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和
     
    作用。
    (4)要早日实现“碳中和”目标,除大力植树造林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外,更要重视“减排”。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做法例如
     
    等(答出两种即可)。

    组卷:42引用:2难度:0.5
  • 25.探究“不同浓度的工厂废水污染液对花生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如下:
    采集工厂污染液500mL,用清水将其逐级稀释50、60、70倍获得3种不同浓度的工厂污染液。
    编号 浸润液体 种子数量 种子发芽数
    清水 50 47
    稀释50倍的工厂污染液 50 5
    稀释60倍的工厂污染液 50 13
    稀释70倍的工厂污染液 50 20
    (1)该探究实验中,①组的作用是
     
    。每个培养皿中放入了50粒种子而不是1粒种子,其目的是
     

    (2)根据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工厂废水污染液对种子的萌发有
     
    作用。
    (3)种子萌发所需的环境条件是:
     

    (4)为了减少工厂污染液对植被的影响,请提出一条建议
     

    组卷:6引用:3难度:0.4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