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实验联盟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五四学制)
发布:2024/10/24 14:0:2
一、积累与运用。
-
1.下列词语的字音和字形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组卷:13引用:1难度:0.5 -
2.古诗文默写。
(1)
(2)金樽清酒斗十千,
(3)
(4)
(5)不应有恨,
(6)春蚕到死丝方尽,
(7)刘长卿把自己与贾谊和屈原两位先哲的遭遇联系在一起,深化了咏叹的主题的句子:组卷:2引用:1难度:0.8 -
3.下列各项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39引用:1难度:0.5
三、现代文阅读。
-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呼唤纯文学阅读ㅤㅤ①在欧洲旅行,每每看到火车里,乘客埋头在轻浅流动的阳光下阅读,都让人感叹真是一道风景。阅读让个人的视阈更加宽广,让社会更有文化韵味,让民族更具文化素养。这样的阅读,往往带来超越功利的精神愉悦。
ㅤㅤ②纯文学阅读就是这样带有精神愉悦的阅读。因此,我们要在全社会呼唤纯文学阅读。
ㅤㅤ③最近我在读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小说让我沉浸在人的性格与命运、历史与现实的纠结中,好像每个人物都有阅读者自己的影子,让人迷茫又敬畏。感谢茅盾文学奖,使我在当今海量出版物中能知道这本书,并选来阅读。
ㅤㅤ④由此,让我思考,随着数字化出版时代的到来,传统文学阅读的优势与空间究竟在哪里。与电子图书相比,纸质图书信息传播的功能渐次弱化,传统图书的优势将是“深度阅读”:纸张、个性化的印刷,让书带有作者、出版者、读者的气息,比如我读刘震云,字里行间人物的孤独与悲凉,犹如碧空隐约的鸽哨、玉兰淡远的气息、黄栌斑驳的色彩。这样的阅读能够洗涤阅读者的精神。
ㅤㅤ⑤传统出版人与其在汹涌而来的数字化出版面前枉自叹息,不如倡导深度阅读,营造能够带来更多现实阅读语境的氛围。如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它们似乎在为我们筛选阅读精品──而喧嚣的评奖活动沉寂之后,如何引导国民进行纯文学的深入阅读,值得文化部门、作家、出版者思考。
ㅤㅤ⑥比如,对获得国家级文学奖的作品,是否能够由政府专项基金扶持出版,能够让国民以低廉的价格买到好书,让热爱阅读的国民受惠,以倡导国民的读书风尚。而出版者,则需要探讨采取高水平的出版手段,以提高纯文学作品的传播。在出版形态上,为适应不同读者的需求,除了通常的出版形式之外,可设计小开本的“口袋书”,方便上班族随身携带;改编设计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版本,从小培养小学生“深阅读”的习惯,感受阅读的愉悦;在出版材质上,可采用轻型纸张,为阅读者“减负”。这些简单的出版创意或许能够让纯文学作品的传播更有味道。
ㅤㅤ⑦目前,我国国民少得可怜的年人均购书量中,绝大部分还是为了考试、为了职业、为了理财等实用性的阅读,与精神愉悦相关的纯文学离国民的阅读视野似乎越来越遥远。缺乏优雅愉悦的阅读,我们的精神相对于物质的丰富,会显得愈加贫瘠。或许,当阅读成为国民习惯性的精神享受时,国民精神生活才能走向小康。
(1)第①段中“功利”一词,用第⑦段中的有关语句表示,就是
(2)第④段画线句富有语言表现力,请简要分析。
(3)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4)在一次主题班会中,李明准备作“我是如何读纯文学书籍的”主题演讲。他为撰写演讲稿搜集到以下材料。
A.读纯文学书籍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纯文学的书。
B.现在阅读率的下降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表面上可阅读的东西很多,如上网,看电视,信息很丰富,但是信息不等于思想,资讯不等于学问。
C.很多人想读得快一点,其实如何读得好更重要。古人是怎样读书的呢?他们不是一掠而过,是反复地阅读,慢慢地品味,沉浸到书里面去。
其中组卷:6引用:1难度:0.5
四、作文。
-
11.请以“这一路,风光真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不少于65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组卷:1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