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冀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015年单元测试卷

发布:2024/11/7 17:30:2

一、

  • 1.我来填完整。
    (1)柳是
     
    的使者,杜甫的《腊日》中有这样的诗句:“
     
     
    。历来人们都喜爱杨柳,并逐渐形成了许多与柳有关的民间习俗和
     
    的柳文化。
    (2)古时候,寒食节期间,家家有门前
     
    的风俗。到了宋代,人们不仅门前插柳,还要在头上戴个柳条帽圈儿,坐着插满
     
    的车子、轿子,到郊外
     
    。至今,还有人清明扫墓时把柳条插在墓前以示
     

    (3)
     
    之俗始于汉朝。古人赠柳,寓意有二:一是“柳”与“
     
    谐音,折柳相赠有“
     
    ”之意;二是柳树易生速长,用它送友意味着无论漂泊何方,都能
     
    ,所以,诗文中常用“折柳”来表达
     

     
    之意。

    组卷:1引用:1难度:0.9
  • 2.(4)戴柳之俗含有
     
     
    的意思,此其一。其二是:俗话说:“
     
     
    。”柳是很容易扦插的树种,生机蓬勃,因此戴柳又有
     
    之意。
    (5)历代诗人都喜欢以柳入诗。《诗经》中所写的“
     
    ”,早已成为人们吟咏的佳句。唐朝以后,咏柳的
     
     
    。如:“夕阳返照桃花坞,
     
    ”,“
     
    ,勾引春风无限情。”等。但是,把柳树的柔美形象描绘得最真切动人的当数
     
    的《咏柳》:“
     
     
    。不知细叶谁裁出,
     
    。”
    (6)《春江花月夜》:跟着音乐
     
    ,如沐春风,如临
     
    ,如卧
     
    的花间,如披
     
    的锦绣……

    组卷:1引用:1难度:0.9
  • 3.火眼金睛。(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西晋的陶渊明,特意在堂前栽了五棵柳树,自号“五柳先生”。
     

    (2)北宋的欧阳修,曾在扬州平山堂种植柳树,人称“欧公柳”
     

    (3)折柳赠别习俗始于我国的唐朝。
     

    (4)咏柳诗歌中最为出色的是孟浩然的《咏柳》.
     

    (5)柳泉居士是指明末清初的蒲松龄。
     

    (6)唐代文成公主在拉萨大昭寺前栽植一株柳树,称之为“唐柳”。
     

    (7)清末名将林则徐出征西北时,命令军队沿途种柳,长达数千里,人称“左公柳”。
     

    (8)现代画家丰子恺曾将屋子取名为“小柳屋”。
     

    (9)现代史学家陈寅恪也特别爱柳,他的书房叫“寒柳堂”,其著述编为《寒柳堂集》.
     

    组卷:20引用:1难度:0.5
  • 4.《采蜜集》中我们欣赏的两首名曲是《
     
    》和《
     
    》。

    组卷:0引用:1难度:0.7

二、

  • 12.课文传真。
          茶手短衣紧袄,
     
    把拣好的鲜叶芽倒进滚烫的大锅,叉开五指,在嫩叶中不住地
     
    。忽而
     
    ,忽而
     
    ,忽而
     
    ,忽而
     
    ,嫩叶如同
     
    ,煞是好看。渐渐地,随着水分的蒸发,叶芽
     
     
    ,条索
     
    ,蜷曲
     
    。这时一边
     
    ,一边
     
    ,待到茶叶
     
    之时,满屋子已
     
    。此时的茶叶
     
     
     
     
    ,无怪乎人们称它为“工艺茶”了。
    (1)按原文填空。
    (2)这段文字形象地描写了
     
    了。
    (3)用“----”画出描写茶手一系列动作的词语。
    (4)阅读文字,犹如一幅美妙的画卷跃然纸上,就请为这幅“画”起一个雅致动听的名字
     

    组卷:2引用:1难度:0.5
  •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习惯
        卡罗尔决定,她应该为她的邻居史密斯夫人做点儿什么事情,以表示友好。于是,她精心烘烤了一个馅饼来到了邻居家门前。当史密斯夫人打开房门,看见卡罗尔手里拿着的馅饼时,她惊喜万分,激动地说道:“是给我的吗?太感谢你了,你根本就像想不到我又多么感激你!你太体贴太热心了!谢谢你!”
          看史密斯夫人这么喜欢她的馅饼,卡罗尔打算下周再为她烘烤一个。当她手捧新烤的馅饼走过来时,史密斯夫人打开房门说道“太谢谢你了,你太友善了!”
          又过了一周,卡罗尔拿着馅饼再次来到邻居家门前,史密斯夫人间断地回答“谢谢。”
          又过了一周,卡罗尔又烤了个馅饼送了过来,史密斯夫人应道:“这次的馅饼送来得有点儿晚呦。”
          接下来的一周,卡罗尔一如既往地为史密斯夫人送来了馅饼,这次,她的邻居说道:“你可以试着多放点儿糖,不要烤那么长时间,最近这两次的馅饼都有点儿硬,下次我希望你用樱桃馅,别老是用苹果酱。”
          这一周,卡罗尔非常繁忙,没顾上为她的邻居烤馅饼,当卡罗尔外出去商店的时候,正好路过史密斯夫人的家,史密斯夫人透过玻璃窗看到卡罗尔手里空空如也,于是,她从窗户里伸出脑袋,愤然叫道:“我的馅饼呢?”
          对于他人的友善之举,我们常常心存感激,但很快就会习惯了,用不了多长时间,我们就会把它当作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由感激到抱怨,这个过程尽管不是十分漫长,但我们还是常常意识不到其中的变化。
    (1)认真阅读短文,找出与题目“习惯”相照应的句子写在下面。
    (2)短文中的“习惯”是什么意思?下面有两种解释,请选择符合文意的解释,画“√”。
    ①常常接触某种新的情况而逐渐适应。
     

    ②在长时间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
     

    (3)请各抒己见,试评价一下文中的人物“卡罗尔”和“史密斯人”。
    (4)画出描写史密斯夫人态度的句子,用词总结她态度的变化过程。
     
    --
     
    --
     
    --
     

    组卷:4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