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0-2021学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一(上)期末地理试卷(理科)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本题共19小题,每小题4分,共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读北半球到达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随纬度变化的年总辐射量分布图,完成1~2题。

    据图推测,全球到达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的突出特点是(  )

    组卷:3引用:0难度:0.50
  • 2.读北半球到达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随纬度变化的年总辐射量分布图,完成1~2题。

    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有(  )
    ①维持地球表面的温度
    ②是推动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动力
    ③为地球火山爆发提供能量
    ④是地球生物生存所需能量的最主要来源

    组卷:3引用:0难度:0.70
  • 3.如图为青岛--拉萨地形起伏与相应地壳厚度变化对比剖面图。据此回答3~4题。

    图中甲为(  )

    组卷:2引用:0难度:0.60
  • 4.如图为青岛--拉萨地形起伏与相应地壳厚度变化对比剖面图。据此回答3~4题。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组卷:2引用:0难度:0.60
  • 5.大气--地球的保护伞,完成5~6题。
    关于大气成分及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4引用:0难度:0.80
  • 6.大气--地球的保护伞,完成5~6题。
    一架飞机从南极长城站飞往我国海口,高度一直保持在12千米,那么这架飞机是从(  )

    组卷:6引用:0难度:0.50
  • 7.目前,导致二氧化碳变动的主要因素是(  )
    ①植树造林
    ②大量燃烧矿物化石燃料
    ③新能源公交车的逐渐普及
    ④森林、草原开垦成农田

    组卷:130引用:6难度:0.8

二、综合题(共2道小题,共30分)

  • 3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9年1月8日,搭载“月面微型生态圈”的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面,进行人类首次月面生物实验并培育出第一株被子植物嫩芽。如图为“月面微型生态圈”工作原理图。

    (1)“嫦娥四号”飞向月球的过程中,接触最多的天体是
     

    (2)对“嫦娥四号”运行产生严重干扰的太阳活动是
     
     

    (3)“月面微型生态圈”模拟地球外部圈层特点,其中最活跃的因素是
     
    。在月球上,“月面微型生态圈”运行的能量主要来源于
     

    (4)材料中提到的被子植物,主要盛行于
     
    (填写地质年代)。这个地质年代出现一次大冰期,称为
     
    大冰期。
    (5)与地球相比,简述月球表面不适宜生物生存的原因。

    组卷:87引用:6难度:0.5
  • 37.读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甲图)及城郊热力环流示意图(乙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图中A、B两地近地面,气压较高的是
     
    地,昼夜温差较大的是
     
    地。
    (2)若A地为海洋、B地为陆地,则此时为
     
    (白天/夜晚);A、B两地间吹
     
    (海风/陆风)。
    (3)依据热力环流的原理,该市的煤炭发电厂应布局在①②两处中的
     
    处(填图中数字序号),这样做的理由是
     

    组卷:3引用:1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