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一(上)期末地理试卷(理科)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本题共19小题,每小题4分,共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读北半球到达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随纬度变化的年总辐射量分布图,完成1~2题。
据图推测,全球到达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的突出特点是( )组卷:3引用:0难度:0.50 -
2.读北半球到达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随纬度变化的年总辐射量分布图,完成1~2题。
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有( )
①维持地球表面的温度
②是推动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动力
③为地球火山爆发提供能量
④是地球生物生存所需能量的最主要来源组卷:3引用:0难度:0.70 -
3.如图为青岛--拉萨地形起伏与相应地壳厚度变化对比剖面图。据此回答3~4题。
图中甲为( )组卷:2引用:0难度:0.60 -
4.如图为青岛--拉萨地形起伏与相应地壳厚度变化对比剖面图。据此回答3~4题。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组卷:2引用:0难度:0.60 -
5.大气--地球的保护伞,完成5~6题。
关于大气成分及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组卷:4引用:0难度:0.80 -
6.大气--地球的保护伞,完成5~6题。
一架飞机从南极长城站飞往我国海口,高度一直保持在12千米,那么这架飞机是从( )组卷:6引用:0难度:0.50 -
7.目前,导致二氧化碳变动的主要因素是( )
①植树造林
②大量燃烧矿物化石燃料
③新能源公交车的逐渐普及
④森林、草原开垦成农田组卷:130引用:6难度:0.8
二、综合题(共2道小题,共30分)
-
3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9年1月8日,搭载“月面微型生态圈”的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面,进行人类首次月面生物实验并培育出第一株被子植物嫩芽。如图为“月面微型生态圈”工作原理图。
(1)“嫦娥四号”飞向月球的过程中,接触最多的天体是
(2)对“嫦娥四号”运行产生严重干扰的太阳活动是
(3)“月面微型生态圈”模拟地球外部圈层特点,其中最活跃的因素是
(4)材料中提到的被子植物,主要盛行于
(5)与地球相比,简述月球表面不适宜生物生存的原因。组卷:87引用:6难度:0.5 -
37.读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甲图)及城郊热力环流示意图(乙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图中A、B两地近地面,气压较高的是
(2)若A地为海洋、B地为陆地,则此时为
(3)依据热力环流的原理,该市的煤炭发电厂应布局在①②两处中的组卷:3引用:1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