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年重庆市育才中学高考生物二诊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图中①~④表示的是生物体内4种有机分子的结构。其中①、④仅存在于植物细胞中且④为一种植物激素,与植物的向光性有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8引用:1难度:0.7
  • 2.2021年5月《自然》的一篇文章中提到线粒体分裂的新发现,当线粒体出现一些异常,线粒体会在分裂过程中,把末端的一部分分裂出去,顺便把“异常”带走(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组卷:26引用:2难度:0.6
  • 3.内质网分为粗面内质网和滑面内质网两种,前者与分泌蛋白的合成有关,后者主要参与合成糖类和脂质。粗面内质网上有核糖体附着,滑面内质网上无核糖体附着。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能脱落,也能重新附着到内质网上。下列有关内质网的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57引用:9难度:0.7
  • 4.水分子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有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借助水通道蛋白)两种。为研究水分子的主要跨膜运输方式,某研究小组将生理状况良好的人成熟红细胞平均分为两组并放入等量清水中。甲组不做处理,乙组加入通道蛋白抑制剂。假设加入的成分对清水的渗透压不会造成影响,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细胞的破裂情况。下列相关说法最合理的是(  )

    组卷:67引用:5难度:0.7
  • 5.血液中谷丙转氨酶的含量是反映肝功能的指标之一。谷丙转氨酶存在于人体的各个细胞中,肝细胞中含量最高。若肝细胞受损,会有较多的谷丙转氨酶进入到血液里面,做肝功能检查时会出现谷丙转氨酶明显升高的情况。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18引用:3难度:0.7
  • 6.某课题小组在自然光照的基础上分别用三种不同波长的光对温室中的植物进行了补光实验,补光的光强度均为150μmol•m-2•s-1,采用冷光源补光,补光时间为上午7:00~10:00,温度适宜,并设置一对照组(CK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22引用:2难度:0.7
  • 7.许多农谚和农学著作中都涉及到了生物学原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18引用:4难度:0.6
  • 8.“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人体的衰老现象从古至今一直在困扰着我们。有学者用秀丽隐杆线虫研究发现,基因可以影响衰老及寿限,该虫age-1单基因突变,可提高平均寿命65%,提高最大寿命110%。age-1突变型有较强的抗氧化酶(具有将体内形成的过氧化物转换为毒害较低或无害的物质的功效)活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3引用:1难度:0.6

三、(二)选考题:请考生从25、26题中任选一题作答。【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 25.2022年315晚会曝光老坛酸菜包是土坑腌制。实地探访得知,某些企业标准化腌制池腌出来的酸菜用来加工出口产品,老坛酸菜包里的酸菜则是从外面收购的“土坑酸菜”。每年初春,芥菜成熟后直接倒入挖好的土坑,加水、盐等,用薄膜包上,盖上土直接腌制。仅三个月,这些酸菜就腌制好了,但收购的企业并不对卫生指标进行检测。并且土坑酸菜短时间就会发黑腐烂,因此在加工过程中会超量添加防腐剂。
    (1)酸菜腌制过程中产酸的细菌主要是
     
    ,其代谢类型为
     

    (2)某同学想测定泡面酸菜包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可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使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
     
    (颜色)染料,再通过
     
    法与标准样品对比得出大致含量。
    (3)与标准化腌制相比,土坑酸菜易腐烂变质的原因可能有
     
    等(答一条)。
    (4)生产泡菜过程中产生的工业废水,俗称泡菜废水。泡菜废水中含有大量纤维素、木质素等有机物,并且盐度较高,对微生物生长起到较强抑制作用。
    ①研究人员想要获得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在配制培养基时加入
     
    为唯一碳源,从功能上看,该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
    ②若要用获得的纤维素分解菌处理泡菜废水,还需将纤维素分解菌培养在含
     
    的培养基中,以筛选耐高盐的目的菌株。

    组卷:27引用:1难度:0.7

四、【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 26.通过定点诱变可以在体外改造目的DNA分子,进而研究基因的表达以及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经典的大引物PCR定点诱变技术成为基于PCR的定点诱变技术中应用最普遍的方法,操作过程如图甲。研究者欲改造某基因并将其导入大肠杆菌的质粒中保存,该质粒含有氨青霉素抗性基因、LacZ基因及一些酶切位点,结构如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大引物PCR进行定点诱变需要进行两轮PCR(PCR1和PCR2),在PCR1中,至少需要
     
    个循环才能获得相应的大引物模板。在PCR2中,要获得带有诱变点的改良基因,引物应选用大引物两条链中的
     
    (填“①”或“②”)。
    (2)为实现质粒和改良基因的高效连接,选用限制酶
     
    。为将改良基因构建在质粒上,还需要
     
    等酶,切除相应粘性末端与改良基因
     
    一侧进行配对。
    (3)在构建改良基因表达载体时,有的质粒含有改良基因,有的质粒为空白质粒,将含上述组件的溶液加入到大肠杆菌菌液中,适宜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再将菌液涂布在含
     
     
    的平板上。一段时间后,在培养基上出现白色和蓝色两种菌落,其中
     
    菌落含有重组质粒。

    组卷:36引用:1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