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年天津市河东区高考生物一模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本卷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

  • 1.以下物质中可以用32P标记的是(  )

    组卷:105引用:6难度:0.8
  • 2.人体在剧烈运动时(  )

    组卷:24引用:1难度:0.7
  • 3.在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中,往往需要一些有调控作用的序列参与,如:①复制原点②启动子③终止子④起始密码⑤终止密码。这些序列的组成单体相同的一组是(  )

    组卷:32引用:1难度:0.7
  • 4.如图是某同学实验时拍摄的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图,①〜⑤表示不同的细胞分裂时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93引用:7难度:0.6
  • 5.正常生长的小球藻,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改为在绿光下继续培养,此后小球藻细胞的叶绿体内会发生的变化是(  )

    组卷:64引用:2难度:0.7

二、非选择题。(共5题,共52分)

  • 16.生物量是指某一调查时刻单位面积内现存生物的有机物总量.科研人员对我国某自然保护区地震导致山体滑坡30年后,恢复群落和未受干扰的原始林群落不同植被类型的生物量进行了研究.
    (1)科研人员在两个群落中
     
    选取多个样地,收获全部植物,按照
     
    分类后,测定生物量,结果如图所示.图中代表恢复群落生物量的是
     
    (填“S1”或“S2”).

    (2)地震导致山体滑坡后,原有植被虽不存在,但还可能存在植物的种子、可能发芽的地下茎或植物根系等,在这一基础上形成恢复群落的过程为
     
    演替.伴随这一演替过程,群落的物种
     
    逐渐增加.未受干扰的原始林群落具有较好的垂直结构,有利于提高
     
    利用率.
    (3)恢复群落植被的总生物量只有原始林群落的
     
    %,这是由于山体滑坡后
     
    稳定性较低,群落在短时间内难以恢复到原状.
    (4)恢复群落植被不易恢复的关键限制因子是
     
    条件,可利用人工措施重建
     
    群落,帮助群落植被快速恢复.

    组卷:90引用:6难度:0.5
  • 17.杂交水稻生产技术是我国现代农业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使我国的水稻产量得到大幅度提高,为我国和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1970年袁隆平团队在水稻(野生型)中发现了一株雄性不育植株(雄蕊异常,不能产生有功能的花粉;雌蕊正常,接受外来的正常花粉能受精结实)。利用雄性不育系研制出了高产的杂交水稻。
    (1)当年为寻找一株雄性不育水稻曾经发动全国,最终袁隆平的助手在三亚的一个小水沟找到了它。雄性不育水稻一株难求,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分析原因:
     

    (2)通过分析如图所示的杂交实验,研究者发现该雄性不育性状是由细胞质基因和细胞核基因共同控制的。

    上述杂交中子代的细胞质基因均由母本提供。用S表示细胞质不育基因,N 表示细胞质可育基因。用R(R1、R2)表示细胞核中可恢复育性的基因,其等位基因r(r1、r2)无此功能。只有当细胞质中含有S基因,细胞核中r基因纯合时,植株才表现出雄性不育性状。当细胞质中含有S基因,细胞核中R1和R2基因同时存在时,植株表现为雄性可育(即育性正常),若此时细胞核中只有R1或R2基因,则植株表现为部分花粉可育。当细胞质中含有N基因时,无论细胞核中含有什么基因,植株都表现为雄性可育。
    通过杂交一可生产杂交种子(利用雄性不育株生产可育的 F1种子,供生产使用);通过杂交二可用来繁殖不育系(每年繁殖出基因型相同且雄性不育的植株)。
    ①杂交一亲本中R品系的基因型为
     
     
    )[细胞质基因写在(  )外的左边,细胞核基因写在(  )内]。
    ②杂交一产生的F2育性正常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数量所占比例为
     

    ③杂交二中产生的子代性状总是与
     
    一致,这是细胞质基因遗传的特点。
    (3)研究发现细胞质S基因(在线粒体DNA上)编码的蛋白质阻碍水稻花粉发育而导致雄性不育,而R基因能够消除S基因对花粉发育的不利影响。为研究其中的机制,分析了不同基因型水稻的线粒体不育基因表达情况,结果见表:
    基因型
    检测内容
    N(r1r1r2r2 S(r1r1r2r2 S(R1R1r2r2 S(r1r1R2R2 S(R1R1R2R2
    不育基因转录的mRNA +++ +++ + +
    不育基因编码的蛋白质 +++ + +
    水稻育性性状 育性正常 雄性不育 部分花粉可育 部分花粉可育 育性正常
    根据表中结果,从R基因影响线粒体不育基因S表达的角度,解释R基因恢复育性可能的机制:
     
    基因不影响线粒体不育基因的转录,但抑制不育蛋白的产生或积累。
     
    基因的作用抑制了不育基因的表达,使育性恢复正常。

    组卷:68引用:2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