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0-2021学年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8/15 7:0:2

第一部分(20分)

  • 1.在下列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1)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2)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认为一个人经过磨难的砥砺能获得益处的句子是:
     
     

    (3)杜甫在《春望》中通过“
     
     
    ”这一动作的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使其思亲、忧国的形象跃然纸上。
    (4)杜牧《赤壁》中以小见大,用人物命运象征国家命运,构思巧妙的诗句是:
     
     

    (5)它有极强的生命力,
     
    ,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茅盾《白杨礼赞》)

    组卷:5引用:1难度:0.5
  • 2.给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卢沟桥石柱上的石刻狮子雕刻的千姿万状,惟妙惟肖
     

    ②年近不惑的他,已经具备了遒劲
     
    老道的用笔,和自由洒落的风神,其前程当无可限量。
    ③他们常常谈起将来的事情,不嫌suǒ xiè
     
    ,不避重复。
    ④对于社会上的不正之风,我们不能熟视无睹,wú dòng yú zhōng
     

    组卷:4引用:4难度:0.8
  • 3.根据语境,选出用词搭配最恰当的一项(  )
          2020年春,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破了人们的生活常态,也检测出了商人的①_____,专家的②_____,媒体的素养,医者的操守,民众的认知,以及干部的③_____。

    组卷:128引用:5难度:0.8

第二部分(40分)

  • 8.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我所见的叶圣陶      ①我第一次与圣陶见面是在民国十年的秋天。
          ②我看出圣陶始终是个寡言的人。大家聚谈的时候,他总是坐在那里听着。他却并不是喜欢孤独,他似乎老是那么有味地听着。至于与人独对的时候,自然多少要说些话;但辩论是不来的。他觉得辩论要开始了,往往微笑着说:“这个弄不大清楚了。”这样就过去了。
          ③他又是个极和易的人,轻易看不见他的怒色。他辛辛苦苦保存着的《晨报》副刊,上面有他自己的文字的,特地从家里捎来给我看;让我随便放在一个书架上,给散失了。当他和我同时发现这件事时,他只略露惋惜的颜色,随即说:“由他去末哉,由他去末哉!”我是至今惭愧着,因为我知道他作文是不留稿的。他的和易出于天性,并非阅历世故,矫揉造作而成。
          ④我到杭州教书,那边学校当局要我约圣陶去。圣陶来信说:“我们要痛痛快快游西湖,不管这是冬天。”他来了,叫我上车站去接。我知道他到了车站这一类地方,是会觉得寂寞的。他的家实在太好了,他的衣着,一向都是家里管。我常想,他好像一个小孩子;像小孩子的天真,也像小孩子的离不开家里人。必须离开家里人时,他也得找些熟朋友伴着;孤独在他简直是有些可怕的。所以他到校时,本来是独住一屋的,却愿意将那间屋做我们两人的卧室,而将我那间做书室。这样可以常常相伴;我自然也乐意,我们不时到西湖边去;有时下湖,有时只喝喝酒。在校时各据一桌,我只预备功课,他却老是写小说和童话。初到时,学校当局来看过他。第二天,我问他,“要不要去看看他们?”他皱眉道:“一定要去么?等一天吧。”后来始终没有去。他是最反对形式主义的。
          ⑤那时他小说的材料,是旧日的储积;童话的材料有时却是片刻的感兴。如《稻草人》中《大喉咙》一篇便是。那天早上,我们都醒在床上,听见工厂的汽笛;他便说:“今天又有一篇了,我已经想好了,来的真快呵。”那篇的艺术很巧,谁想他只是片刻的构思呢!他写文字时,往往拈笔伸纸,便手不停挥地写下去;开始及中间,停笔踌躇时绝少。他的稿子极清楚,每页至多只有三五个涂改的字。他说他从来是这样的。每篇写毕,我自然先睹为快;他往往称述结尾的适宜,他说对于结尾是有些把握的。看完,他立即封寄《小说月报》;照例用平信寄,我总劝他挂号;但他说:“我老是这样的。”他在杭州不过两个月,写得真不少,教人羡慕不已。《火灾》里从《饭》起到《风潮》这七篇,还有《稻草人》中一部分,都是那时我亲眼看他写的。
          ⑥十六年一月,我路过上海,许多熟朋友和我饯行,圣陶也在。那晚我们痛快地喝酒,发议论;他是照例地默着。酒喝完了,又去乱走,他也跟着。到了一处,朋友们和他开了个小玩笑;他脸上略露窘意,但仍微笑地默着。圣陶不是个浪漫的人,但他能了解别人,能谅解别人。那晚快夜半了,走过爱多亚路,他向我诵周美成的词,“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我没有说什么;那时的心情,大约也不能说什么的。我们到一品香又消磨了半夜。这一回特别对不起圣陶;他是不能少睡觉的人。他家虽住在上海,而起居还依着乡居的日子;早七点起,晚九点睡。有一回我九点十分去,他家已熄了灯,关好门了。这种自然的,有秩序的生活是对的。那晚上伯祥说:“圣兄明天要不舒服了。”想起来真是不知要怎样感谢才好。
          ⑦第二天我便上船走了,一眨眼三年半,没有上南方去。信也很少,却全是我的懒。我只能从圣陶的小说里看出他心境的迁变;这个我要留在另一文中说。
    (选自朱自清散文集《背影》,有删改。)(1)文中哪些地方表现出“圣陶始终是个寡言的人”?
    (2)说说你对第④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他皱眉道:“一定要去么?等一天吧。”
    (3)文章第⑤⑥段详写了什么内容?作者为什么要详写这两部分内容?
    (4)为什么本文的标题是“我所见的叶圣陶”,而不是“我所知道的叶圣陶”?

    组卷:187引用:8难度:0.5

第三部分(40分)

  •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一种力量能让我们感受到温暖,有一种力量能给予我们鼓励,有一种力最能激励我们不断前行,有一种力量……
    请以“力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文体(诗歌除外),题目自拟。(2)不少于5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

    组卷:24引用:3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