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章 认识大洲》2014年单元测试卷(山东省泰安二十二中)
发布:2024/11/7 8:30:2
一、单项选择题(40分)
-
1.世界上跨东西、南北距离最长的大洲是( )
组卷:57引用:30难度:0.9 -
2.下列地点不属于亚洲与其他洲分界线的是( )
组卷:346引用:133难度:0.5 -
3.比例尺是地图的“三要素”之一,学会运用比例尺是获取地图信息的基础.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在一幅比例尺为1:100000000的亚洲地图上量得亚洲最东端到最西端的图上距离约为10厘米,则它们的实地距离约为( )组卷:44引用:14难度:0.5 -
4.中国、日本位于亚洲的( )
组卷:66引用:22难度:0.7 -
5.亚洲的地形特点是( )
组卷:119引用:66难度:0.9 -
6.下列河流中,最终注入印度洋的是( )
组卷:142引用:49难度:0.7 -
7.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居住在帐篷里,穿着宽大的袍子,过着游牧生活,主要原因是( )
组卷:60引用:33难度:0.9 -
8.下列不属于亚洲气候特征的是( )
组卷:172引用:44难度:0.7 -
9.下列人类文明发祥地不在亚洲的是( )
组卷:22引用:13难度:0.9 -
10.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和最低的大洲分别是( )
组卷:15引用:7难度:0.5 -
11.人们把社会生产的各个部门划分为三类产业,下列属于第三产业的是( )
组卷:32引用:7难度:0.9
二、综合题(32分)
-
32.读图1“亚洲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亚洲东面濒临
(2)写出图2中字母与数字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山脉①
半岛③
岛屿⑤
河流 B
平原I
(3)A、B、C三条河流注入
(4)亚洲人口众多,请列举两个人口过亿的亚洲国家名称,并写出其首都名称
(5)亚洲众多的人口对资源和环境产生了沉重的压力,尤其是对土地造成的压力尤为巨大.人口的过快增长,要求生产更多的粮食,亚洲一些国家采取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活动,导致了许多环境问题,进而形成了恶性循环.请把A、B、C、D各项内容,按因果关系填入下面的框图中(填字母).
A.要求粮食产量增加 B.粮食产量下降
C.开垦坡地和干旱地带 D.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加重.组卷:61引用:11难度:0.7 -
33.读“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数码代表的气候类型名称:
①
⑤
(2)亚洲气候具有
(3)亚洲
(4)亚洲各种气候类型中,序号
(5)图中①、②、③气候为亚洲最典型的气候的原因是:组卷:45引用:2难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