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2024学年甘肃省张掖市高台一中高二(上)月考语文试卷(9月份)

发布:2024/9/6 8:0:8

一、现代文阅读(32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1小题,16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夜雨漂流的回忆
    叶 紫
          十六年--一九二七--底冬初十月,因为父亲和姊姊的遭难,我单身从故乡流亡出来,到长沙天心阁侧面的一家小客栈中搭住了。那时我的心境底悲伤和愤慨,是很难形容得出来的。因为贪图便宜,客栈底主人便给了我一间非常阴黯的,潮霉的屋子,那屋子后面的窗门,靠着天心阁的城垣,终年不能望见一丝天空和日月,我一进去,就像埋在活的墓场中似的,一连埋了八个整天。
          天老下着雨。因为不能出去,除饭外,我就只能终天地伴着一盏小洋油灯过日子。窗外的雨点,从古旧的城墙砖上滴下来,均匀地敲打着。狂风呼啸着,盘旋着,不时从城墙的狭巷里偷偷地爬进来,使室内更加增加了阴森、寒冷的气息。
          一到夜间,我就几乎惊惧得不能成梦,我记得最厉害的是第七夜--那刚刚是我父亲死难的百日(也许还是什么其他的乡俗节气吧),通宵我都不曾合一合眼睛。我望着灯光的一跳一跳的火焰,听着隔壁的钟声,呼吸着那刺心的、阴寒的空气,心中战栗着!并且想着父亲和姊姊临难时的悲惨的情形,我不知道如何是好!……而尤其是--自己的路途呢?交岔着在我的面前的,应该走哪一条呢?……母亲呢?……其他的家中人又都飘流到什么地方去了呢?
          窗外的狭巷中的风雨,趁着夜的沉静而更加疯狂起来,灯光从垂死的挣扎中摇晃着,放射着最后的一线光芒,而终于幻灭了!屋子里突然地伸手看不见自己的拳头,我偷偷地爬起来了,摸着穿着鞋子,伤心地在黑暗中来回地走动着。一阵沙声的,战栗的夜的叫卖,夹杂于风雨声中,波传过来了。听着--那就像一种耐不住饥寒的凄苦的创痛的哀号一般。
    “结……麻花……哪!……”
    “油炸……豆……腐啊!……”
          随后,我站着靠着床边,怀着一种哀怜的,焦灼的心情,听了一会,突然地,我的隔壁一家药店,又开始喧腾起来了!
          时钟高声地敲了一下。
          我不能忍耐地再躺将下来,横身将被窝蒙住着。我想,我或者已经得了病了,因为我的头痛得厉害,而且还看见屋子里有许多灿烂的金光!
          隔壁的人声渐渐地由喧腾而鼎沸!钟声、风雨的呼声和夜的叫卖,都被他的喧声遮拦着。
          我打了一个翻身,闭上眼睛,耳朵便更加听得清楚了。
    “拍!呜唉唉……呜唉唉……拍--拍……”
          一种突然的鞭声和畜类底悲鸣将我惊悸着!我想,人们一定是在鞭赶一头畜生工作或进牢笼吧!然而我错了,那鞭声并不只一声两声,而悲鸣也渐渐地变成锐声的号叫!
          黑暗的,阴森的空气,骤然紧张了起来,人们的粗暴而凶残的叫骂和鞭挞,骡子(那时候我不知道是怎样地确定那被打的是一头骡子)的垂死的挣扎和哀号,一阵阵的,都由风声中传开去。
          全客栈的人们大部惊醒了,发出一种喃喃的梦呓似的骂詈。有的已经爬起来,不安地在室中来回地走动!……
          我死死地用被窝包蒙着头颅很久很久,一直到这些声音都逐渐地消沉之后。于是,旧有的焦愁和悲愤,又都重新涌了上来,房子里--黑暗;外边--黑暗!骡子大概已经被他们鞭死了,而风雨却仍然在悲号,流眼泪!……我深深地感到:展开在我的面前的艰难底前路,就恰如这黑暗的怕人的长夜一般:马上,我就要变成--甚至还不如--一个饥寒无归宿的,深宵的叫卖者,或者一头无代价的牺牲的骡子。要是自己不马上振作起来,不迅速地提起向人生搏战的巨大的勇气--从这黑暗的长夜中冲锋出去,我将会得到一个怎样的结果呢?
          父亲和姊姊临难时的悲惨的情形,又重新显现出来了,从窗外的狭巷的雨声之中,透过来了一丝丝黎明的光亮。我沉痛地咬着牙关地想,并且决定:
    “天明,我就要离开这里--这黑暗的阴森的长夜!并且要提起更大的勇气来,搏战地,去踏上父亲和姊姊们曾经走过的艰难底棘途,去追寻和开拓那新的光明的道路!…”
    (有删改)[注]①叶紫(1910-1939),中国革命文学作家,湖南益阳人。代表作有《丰收》《火》。②1927年6月大革命失败后,叶紫的父亲和姊姊未能及时转移,两人不幸在县农会附近的余家宗祠同时被捕,惨遭杀害。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紧扣题目,交代了“我”孤身“漂流”的原因、时间以及流亡所到之地--长沙天心阁侧面的客栈。
    B.“我”想起惨死的父亲和姊姊,想起自己渺茫的前途以及逃难在外、生死不明的亲人,彻夜难眠。
    C.文中写深夜的叫卖者,展现民众生活凄苦;写驱赶牲畜之人被客栈中人“骂詈”,揭示阶级矛盾尖锐。
    D.为了摆脱目前被压抑的状况,为自己找到新生之路,“我”最终决定继承父亲和姊姊的遗志,起来抗争。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就像埋在活的墓场中似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我”所住客栈的阴暗和潮霉。
    B.“不时从城墙的狭巷里偷偷地爬进来”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幽默诙谐,写出了风之大、屋之冷。
    C.本文讲究气氛的渲染、场面的描写和细节的刻画,这增强了创作的真实性、生动性和吸引力。
    D.“搭住”“老下着雨”“小洋油灯”等方言俗语的运用,使作品带有浓厚的地域色彩和独特的时代气息。
    (3)“第七夜”里“我”的心理有着怎样的变化过程?请作简要分析。
    (4)鲁迅先生评价叶紫的创作时说过,作者已经尽了当前的任务,也是对于压迫者的答复:文学是战斗的!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表现“我”的战斗性的。

    组卷:14引用:6难度:0.5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6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穗儿红
    胡金洲
          石湾,版图像把茶壶,偏巧,也产壶。虽人口不过千,烧制泥壶的竟有三十多家,其中最有名的数屈旺家。屈家制壶的泥窑,不入名流,但生产的泥壶人人叫绝。
          绝的东西有两样。一是泥料。质地不咋的,腻而不滑,黏而不润。颜色却独特,红中显紫,紫中点黑。烧成的壶,壶腹上都有一丢丢儿被紫黑两色围绕的红点儿,比大米穗儿小,比小米穗儿大,恰似开镰季节风中摇摆的高粱穗儿,当地依样儿称之为“穗儿红”。二是壶的款式。壶中套壶,像俄罗斯套娃一样,可各自分开,亦可集中在一起。多的据说套了九把壶。壶中最小的一把能左右旋转。小壶盛上水,壶嘴插入外壶,茶水从最外层大壶嘴里流出,滴水不漏。
          传说中的“九把壶”就在屈旺家。屈家祖上避难从浙江龙泉迁来,开山鼻祖乃进士出身,当过县丞,被黜回家,承袭父业,把文化和情感都融进壶里头了。
          一日,镇上来了副生面孔。上唇一溜八字胡,戴一副黑色框边眼镜,镜片后一对小眼,黑白各半,左顾右盼,冒出一股贼气。
          这人一口东北口音,不时冒出一两个叠音字,引起屈旺警觉。上个月,山里派人来,说武汉三镇沦陷,日本鬼子要进军鄂西北,打通进川的通道。恩施是中国军队某战区司令部所在地。屈旺揪着鼻头思忖,此人若是日本探子,必会打听进山的路线,不妨陪这小子玩玩。
          来人说,我是东北哈尔滨商人,手上有一批玉米种子从武汉托运到谷城,联系了一个朋友帮助脱手。时间急,不容逗留,想找条近道去保康,不知屈老板愿指道否?
          屈旺不假思索道,近道有的是!你走水路还是走山道?来人说,两条路都想走。赶紧又说,主要是保险起见,用中国……我们中国人的话说,东方不亮西方亮。
          屈旺吩咐手下看好店铺,亲自带领来人分别走了一段山道和水路。走近大山,来人主动止步,兴奋地说,谢谢!你真是个大大的讲义气的朋友!
          过了几日,那人来到屈旺的店铺,跨进门槛就喊,老兄!你经不起夸啊!屈旺问,啥事?那人说,我按照你指的两条路线走了两天,结果都回到了出发地!屈旺故作惊讶,你看见一座像猴头一样的山头没有?那人摇摇头。屈旺说,哎呀!怪我没仔细交代,水路山道都要经过猴头山!错过猴头山就进不了保康和恩施的!我们这儿有一句老话:低头不见抬头见,过了猴头保康现。那人脸上先显出疑惑,听见屈旺一番“老话”,满脸堆笑,说,今天我来不是说这个的,是同你说壶来的!屈旺说,哦,好啊!那人说,老兄!我们家原来也是制壶的。我爷爷那一辈就听说中国……我们中国产套壶,就是不知道具体在什么地方,后来战争爆发了,这事给耽搁下来。正巧现在我来完成爷爷的使命,知道套壶原来就产在你们这里!
          一说到套壶,屈旺来劲了。那是!不是吹,能产套壶的全中国仅咱这一地!说着,转身进屋,兴冲冲地抱出一套套壶搁在桌子上。
          那人把套壶小心翼翼地一把把取出,先看壶嘴,后看壶盖,最后看壶把。眼睛一亮,钉子一样盯着第九把壶不离不弃。壶腹上写满文字,有跋有诗。小篆字体,字如蛹蚁。跋文:吾平生四十余年穷工于泥如育儿育女知其艰辛得其愉悦产无数仅此九子可教也后辈应视其为同胞不可弃也。诗四句:波碧浮茗影,品酌袅生烟。忽看归鸟急,闻香立窗前。那人看后,不语。送走那人,屈旺速速将九套壶细心收起,严严藏好,将自己仿制的一套九套壶抱出,放到原处。忽然一日,屈旺隐隐约约听见枪声从深山里传来。隔了半天时辰,一群日本兵死的死伤的伤出现在小镇上。中间一人骑着高头大马,抽羊角风似的,嘴里唾沫四溅,大喊大叫。经过屈旺店铺,看了几眼,嚷嚷着走了。屈旺从挑窗看到,马上之人好是面熟,想想,正是两次来店看九套壶那人。
          马上之人叫石川,日本兵驻南漳谷城先遣队大佐。原来,石川率日本鬼子进入猴头山遭到游击队伏击,损失惨重。自这次失败后,日本鬼子再也没有胆量进保康。不日,石川派翻译官到屈旺家,转告;由屈旺亲自带路领他们再进保康,另外收购九套壶。屈旺亦可二选一。屈旺心里明白,凭他们步行进山,给他们一百个胆子也不敢。他们来索取他的九套壶是真。
          翻译官悉心把玩屈旺货架上的三套壶五套壶和七套壶,垂涎欲滴,说给先遣队每人一套。屈旺佯装不乐意,连连谢绝。翻译官奸笑,说,你是我们石川大佐的朋友,大大的良民,这点面子不给?
          屈旺和伙计连夜包装。
          第二天清早,一百三十七套套壶装上日本人的卡车,九套壶由翻译官抱着,轰轰烈烈离去。屈旺带着伙计连夜离开石湾,顺南河而下的第二天黄昏,日本鬼子的兵营响起一阵接一阵的爆炸声。屈旺站在船头,伙计站船尾,看见远处火光冲天,一个个像过家家占尽了便宜的孩子,嘚瑟地哈哈大笑。
          抗战胜利那年,屈旺回到石湾,从猪厩石槽下面抱出九套壶,恭恭敬敬放到神龛上,拜了两拜,雄赳赳一声高喊:爹!列祖列宗!你们的十个子孙回来了!
    (选文有删改)      材料二
          铁道游击队的英雄人物,都具有热情豪爽,行侠仗义的性格,还多少带点江湖好汉的风格。他们经常深入敌穴,以便衣短枪去完成战斗任务。经常和敌人短兵相接,出奇制胜。因此,他们所创造的战斗事迹都带有传奇的色彩。他们在铁路上的战斗,曲折生动,都可以当故事来讲。如“血染洋行”“飞车搞机枪”“票车上的战斗”“搞布车”“打冈村”以及“微山湖化装突围”等。
    (刘知侠《铁道游击队》,人民文学出版社)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穗儿红”为小说篇名,体现了作者既以泥壶为情节纽带讲述传奇故事,又将其作为文化观照载体的巧妙构思。
    B.九套壶壶腹上镌刻的跋文与诗句,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艰辛、追求卓绝的民族精神和高雅的审美追求。
    C.屈旺凭借机敏与警觉,识破了石川的身份,挫败了日本兵进军四川的阴谋,使日本侵略者死的死伤的伤。
    D.小说讲述了颇有传奇色彩的故事,作者以谈笑从容的态度描摹风云变幻的场景,揭示了军民团结、同仇御敌的宏大主题。
    (2)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地域特产,引出屈旺并介绍其身份、技能,为下文进一步展开故事情节蓄势。
    B.小说情节曲折跌宕,围绕屈旺智斗日酋、保护“穗儿红”九套壶展开,线索明晰单一,写得详细完整。
    C.小说采用多种手法塑造了屈旺鲜明的形象,制壶技艺高超,有勇有谋,有家国情怀且始终蕴含着感人的力量。
    D.小说语言平白如话,通俗生动,作者如同坐在读者面前,将这一“智斗”故事娓娓道来,亲切动人。
    (3)材料一在叙述上有何特色?请结合文本分析。
    (4)请结合材料二的观点,试分析材料一是如何体现传奇色彩的。

    组卷:17引用:4难度:0.5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0分)

  •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曹操在许,谋迎天子。众以为:“山东未定,韩暹、杨奉,负功恣睢,未可卒制”。荀彧曰:“昔晋文公纳周襄王而诸侯景从,汉高祖为义帝缟素而天下归心。自天子蒙尘,将军首唱义兵,徒以山东扰乱,未遑远赴。       今銮驾旋轸,东京榛芜,义士有存本之思,兆民怀感旧之哀。诚因此时,奉主上以从人望,大顺也;秉至公以服天下,大略也;扶弘义以致英俊,大德也。四方虽有逆节,其何能为?韩暹、杨奉,安足恤哉!若不时定,使豪杰生心,后虽为虑,亦无及矣。”操乃遣扬武中郎将曹洪将兵西迎天子,董承等据险拒之,洪不得进。
          议郎董昭,以杨奉兵马最强而少党援,作操书与奉曰:“吾与将军闻名慕义,便推赤心。今将军拔万乘之艰难,反之旧都,翼佐之功,超世无畴,何其休哉!方今群凶猾夏,四海未宁,神器至重,事在维辅;必须众贤,以清王轨,诚非一人所能独建,心腹四支,实相恃赖,一物不备,则有阙焉。将军当为内主,吾为外援,今吾有粮,将军有兵,有无相通,足以相济,死生契阔,相与共之。”奉得书喜悦,语诸将军曰:“兖州诸军近在许耳,有兵有粮,国家所当依仰也。”遂共表操为镇东将军,袭父爵费亭侯。
          操引董昭并坐,问曰:“今孤来此,当施何计?”昭曰:“将军兴义兵以诛暴乱,入朝天子,辅翼王室,此五霸之功也。此下诸将,人殊意异,未必服从。今留匡弼,事势不便惟有移驾幸许耳然朝廷播越新还旧京远近跂望冀一朝获安今复徙驾不厌众心夫行非常之事,乃有非常之功,愿将军算其多者。”操曰:“此孤本志也。杨奉近在梁耳,闻其兵精,得无为孤累乎?”昭曰:“奉少党援,心相凭结,镇东、费亭之事,皆奉所定,宜时遣使厚遗答谢,以安其意。说‘京都无粮,欲车驾暂幸鲁阳,鲁阳近许,转运稍易,可无县乏之忧。’奉为人勇而寡虑,必不见疑,比使往来,足以定计,奉何能为累!”操曰:“善!”即遣使诣奉。庚申,车驾出辕而东,遂迁都许。己巳,幸曹操营,以操为大将军,封武平侯。
    (选自《资治通鉴•卷六十二》,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事势不便/唯有移驾/幸许耳然/朝廷播越新还/旧京远近跂望/冀一朝获安/今复徙驾/不厌众心
    B.事势不便/唯有移驾幸许耳/然朝廷播越/新还旧京/远近跂望/冀一朝获安/今复徙驾/不厌众心
    C.事势不便/唯有移驾/幸许耳然/朝廷播越/新还旧京/远近跂望/冀一朝获安/今复徙驾/不厌众心
    D.事势不便/唯有移驾幸许耳/然朝廷播越新还/旧京远近跂望/冀一朝获安/今复徙驾/不厌众心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缟素,缟与素都是白色的生绢,引申为白色。在古文中既指丧服,也比喻俭朴。在这里是“俭朴”的意思。
    B.万乘,一万辆兵车。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兵车万辆,因此常以“万乘”指天子、帝王。
    C.四海,指全国各地。古代以为中国四周有海环绕,各按方位称为东海、南海、西海、北海,因时而异,说法不一。
    D.五霸,即春秋五霸,一种说法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另一种说法是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献帝将返回旧京,曹操认为,借此时机奉迎天子以顺从民心是最合乎时势的行动,用大公无私的态度使天下心悦诚服是最正确的策略。
    B.议郎董昭认为杨奉的兵马最强,但缺少外援,就以曹操的名义给杨奉写信。杨奉接到信后极为高兴,诸将也联名上表推荐曹操担任镇东将军。
    C.曹操请董昭与自己并坐在一起,向他问计,董昭提出只有做不同寻常的事情,才能建立不同寻常的功业,希望曹操做出利多弊少的选择。
    D.曹操听从了董昭的建议,派使者给杨奉送去重礼,献帝迁都许县,抵达曹操军营后,任命曹操为大将军,封他为武平侯。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自天子蒙尘,将军首唱义兵,徒以山东扰乱,未远赴。
    ②奉为人勇而寡虑,必不见疑,比使往来,足以定计,奉何能为累!
    (5)第三段中展现董昭献计智慧的表现有哪些?(不得用原文回答)

    组卷:1引用:2难度:0.5

四、微写作(6分)

  • 8.同学们,我们已经读完了《大卫•科波菲尔》这本书,想必大家感触颇多。请你写一段介绍性文字并表明推荐理由,向你的朋友推荐一下这本书。
          要求:语言简明,条理清晰;可参考“知识链接”;字数控制在200以内。
          知识链接:怎样介绍和推荐一本书?
          (1)介绍该书的作者。
          (2)介绍该书的思想内容。
          (3)介绍该书的艺术特色。
          (4)推荐此书的理由。

    组卷:1引用:2难度:0.5

五、写作(60分)

  • 9.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奥运赛场:她,一枪绝杀,逆转夺得首金;他,臂力千钧,举起大国荣耀;她们,轻盈一跳,成就完美;他们,千锤百炼,追求极致……
          防疫战场:她,两针疫苗,护你安康无恙;他,临危受命,扛起院士责任;她们,防护之下,一马当先;他们,生死关头,日夜奋战……
          洪灾现场:她,以命护子,彰显母爱伟大;他,拍车预警,劝人弃车逃生;她们,聚心协力,守护家园;他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
          不同的“场”,同样的精神,不同的“场”,同样的荣光!你的“场”在哪里?你如何面对?请就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组卷:11引用:23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