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中英文学校七年级(上)月考道德与法治试卷(10月份)
发布:2024/9/17 11:0:10
一、选择题(17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
1.我们告别小学,满怀希望跨进中学校园,我们有了一个新的名字—中学生!中学生活把我们带进一个别样的新天地。新校园、新老师、新同学……我们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对这一“新的起点”认识错误的是( )
组卷:33引用:5难度:0.5 -
2.小锋从小就喜欢道德与法治方面的知识,但在小学时难觅知音。进入初中后,她报名参加了政法社团,找到了共同学习和探究的好伙伴。这表明( )
组卷:7引用:6难度:0.8 -
3.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少年时面对日军轰炸,便立志要造飞机捍卫祖国的蓝天造军舰抵御外国的侵略。他把自己一生都奉献给了我国核潜艇事业。黄旭华的人生经历启示我们( )
①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
②少年的梦想是最容易实现的
③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④少年的梦想,与中国梦密不可分组卷:7引用:6难度:0.7 -
4.对漫画《实现梦想》理解正确的是( )
①梦想变为现实,需要付出努力
②梦想就是空想,永远无法实现
③梦想与现实是有一定距离的
④只有坚持不懈,才有可能实现梦想组卷:12引用:3难度:0.8 -
5.竹子在最初的三四年里,仅仅长了几厘米。一旦破土而出,便以每天近乎30厘米的速度疯狂地生长,六周时间就能长到十几米。对“竹子定律”认识有误的是( )
组卷:32引用:9难度:0.7 -
6.中学阶段,学习是我们的重要任务。下列属于初中阶段的学习内容的是( )
①树立终生在校接受教育的理念
②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③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④学会与不同性格的人相处组卷:9引用:5难度:0.5 -
7.2021年,一篇论文的致谢部分触动了许多人。作者回忆起成长过程中那段艰难、想要放弃的岁月时,写到“信念很简单,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靠着读书,他从山坳里走了出来,蜕变为中科院博士。这告诉我们( )
组卷:34引用:7难度:0.8
二、非选择题(4小题,共36分)
-
20.阅读材料,完成任务。
材料一 研究发现,95%的人智商介于70~130的标准范围,只有不到2.5%的人智商低于70。因此,智力绝不是成绩的决定因素,关键还是在于学习方法。方法得当,事半功倍;方法不当,事倍功半。
材料二 在21世纪,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等四种学习,将是每个人一生中的知识支柱。201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提出增加三个新的支柱:学会学习、学会变革、学会成长。这些都告诉我们:“会学”知识比“学会”知识更重要。
(1)“方法得当,事半功倍;方法不当,事倍功半。”请你给大家介绍两种事半功倍的学习方法。
(2)请列举两条本试卷未出现过的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
(3)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怎样才能做到“会学”。组卷:26引用:4难度:0.3 -
21.开学初,班主任张老师发现班里有些同学在学习上不努力,得过且过,他打算召开一次以“树立正确学习苦乐观”为主题的班会。请你一起体验这次学习“苦乐之旅”。
(1)【我来设计】请你为本次主题班会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2)【我来体验】学习苦吗?学习乐吗?请写出你对学习的不同体验。(至少两条)
(3)【我来总结】请你对提高学习能力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组卷:2引用:3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