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5课 我的叔叔于勒》2019年同步练习卷(1)

发布:2024/12/7 10:0:2

一、课内阅读

  • 1.阅读选文,回答后面问题。
          父亲神色很狼狈,低声嘟哝着:“出大乱子了!”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现在把钱交给若瑟夫,叫他去把牡蛎钱付清。已经够倒楣的了,要是被那个讨饭的认出来,这船上可就热闹了。咱们到那头去,注意别叫那人挨近我们!”她说完就站起来,给了我一个5法郎的银币,就走开了。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他回答道:“2法郎50生丁。”我把5法郎的银币给了他,他找了钱。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等我把2法郎交给父亲,母亲①
     
    (A.怀疑B.犹豫C.诧异D.激动)起来,就问:“吃了3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我说:“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10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②
     
    (A.升B.跳C.现D.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
    (1)结合语境,给文中横线处选填恰当的词语。
    (2)文中加点的两个“狼狈”意思一样吗?怎么解释?
    (3)作者在写菲利普夫妇和若瑟夫时各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反映了他们什么性格特点?
    (4)从描写角度看,选段写于勒,运用了
     
    描写。选段描写环境的句子是
     
    ,作用是
     

    (5)“我”(即若瑟夫)在文中起何作用?

    组卷:14引用:1难度:0.7
  • 2.课外拓展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的问题
          我走在街上……一个衰老的乞丐把我叫住。他向我伸出一只红肿的脏手……他呻吟着,他喃喃地祈求着周济。我摸遍了所有口袋……既没有钱包,也没有怀表,甚至连块手绢也没有。我身上什么也没有带着。可是乞丐等待着……他那又伸出的手微微晃动着,哆嗦着。我惊惶失措,羞愧异常,便紧紧地握住这只颤抖着的脏手……“请勿见怪,老哥。我什么也没有带着,老哥。”乞丐那对发炎的眼睛凝视着我。他那发青的嘴唇笑了--他也紧紧地握住我冰凉的手指。“没有关系,兄弟,”他讷讷地低语道,“为这也要谢谢你。这也是施舍呵,兄弟。”我明白了,我也得到了我老哥的施舍。
    (1)本文揭示的主题是
     

    A.写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切与理解,展示了高尚的人道主义思想境界。
    B.写出了人间的贫富悬殊,揭露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C.写出了人间的黑暗,揭示了生活的悲凉。
    D.写出了富人对贫者的无限同情之心。
    2.在人物描写上,本文采用的主要方法是
     

    A.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和心理描写
    B.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和肖像描写
    C.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和侧面描写
    D.正面描写、场面描写和细节描写
    3.文中写到乞丐与“我”都得到了“施舍”,这两种“施舍”的相同之点与不同之点是
     

    A.相同的是谁也没受损害,不同的是富者对贫者的同情。
    B.相同的是彼此握了手,不同的是各人的身份依然不同。
    C.相同的是彼此的相互沟通与理解,不同的是在彼此相互理解中的思想境界上的差异。
    D.相同的是彼此都动了感情,不同的是贫者对富者表示理解。

    组卷:13引用:2难度:0.8

一、课内阅读

  • 6.在生活困难的人家,一个人要是逼得父母动老本,那就是坏蛋,就是流氓,就是无赖了。(  )

    组卷:151引用:2难度:0.7
  • 7.母亲于是很不痛快地说。(  )

    组卷:75引用:2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