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6课 夜间飞行的秘密》2021年同步练习卷(1)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填空题
-
1.看拼音写词语。
léi dá wén zi jí shǐ shéng zi 组卷:18引用:1难度:0.8 -
2.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蝙蝠(biān piān) 塞车(sè sāi) 荧光(yín yíng) 障碍(zhàn zhàng) 启示(qǐ qǔ) 敏锐(ruì ruǐ) 组卷:19引用:3难度:0.8 -
3.比一比,再组词。
即 蝇 蚊 竖 科 既 绳 纹 坚 种 组卷:19引用:1难度:0.7
一、填空题
-
9.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他们把蝙蝠的眼睛蒙上。(改为“被”字句)
(2)蝙蝠到处乱撞。(改为比喻句)组卷:19引用:1难度:0.8 -
10.课外类文阅读。
苍蝇和宇宙飞船 令人讨厌的苍蝇,与宏伟的航天事业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仿生学却把它们紧密地联系起来了。
苍蝇是声名狼藉的“逐臭之夫”,凡是腥臭污秽的地方,都有它们的踪迹。苍蝇的嗅觉特别灵敏,远在几千米外的气味也能嗅到。但是苍蝇并没有鼻子,它靠什么来充当嗅觉器官的呢?原来,苍蝇的鼻子——嗅觉感受器分布在头部的一对触角上。每个“鼻子”只有一个“鼻孔”与外界相通,内含上百个嗅觉神经细胞。若有气味进入“鼻孔”,这些神经细胞立即把气味刺激转变成神经电脉冲,送往大脑。大脑根据不同气味物质所产生的神经电脉冲的不同,就可区别出不同气味的物质。因此,苍蝇的触角像是一台灵敏的气体分析仪。仿生学家由此得到启发,根据苍蝇嗅觉感受器的结构和功能,仿制成一种十分奇特的小型气体分析仪。这种仪器的“探头”不是金属,而是活的苍蝇。就是把非常纤细的微电极插到苍蝇的嗅觉神经上,将引导出来的神经电信号经电子线路放大后,送给分析器;分析器一旦发现气味物质的信号,便能发出警报。
这种仪器已经被安装在宇宙飞船的座舱里,用来检测舱内气体的成分。
(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风马牛不相及:
②声名狼藉:
(2)短文写了科学家根据
(3)用“ ”在短文中画出一个设问句,用“ ”在短文中画出一个比喻句。
(4)请你试着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两个问题。
问题一:
问题二:组卷:36引用:1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