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15-2016学年北京版五年级(上)第五单元测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二、标题

  • 1.下列三组词语中都有一个加点字读音是错误的,将序号填在编辑框里。
    A.①亲(ní)       ②涡(xuán)     ③起 (cuō )
     

    B.①红 (zhànɡ)②江(zhè)       ③意(xiá)
     

    C.①随(jí)       ②声(yìnɡ)      ③逻 (jì)
     

    组卷:5引用:1难度:0.9
  • 2.下列三组词语中都有一个词语出现了错别字,请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A:①詹仰②售货③掏钱
     
    B:①招牌②算帐③扶老携幼
     
    C:①抑扬顿错②叹为观止③翻飞盘旋
     

    组卷:9引用:1难度:0.9
  • 3.根据拼音依次选择合适的字组成词语,正确的是第(  )组。
    zhù扎     zhù目      zhù 宿      水zhù

    组卷:45引用:1难度:0.9
  • 4.下列词语中“脱”只有一个和“摆脱”的“脱”意思一样,是(  )

    组卷:19引用:1难度:0.9
  • 5.根据句子意思依次选词填空,恰当的是(  )
    (1)祖国人们时刻(  )着海峡两岸早日团圆。
    (2)她们也像小孩一样羡慕那眨着眼睛的星星,(  )着跟它们一块去傲视那神秘而寥廓的苍穹。
    (3)(  )爷爷身体好,不要再生病住院。

     
    组卷:22引用:1难度:0.9
  • 6.“ 形容小孩子、年轻人有出息,可以造就 ”最恰当的成语是(  )

    组卷:12引用:1难度:0.9
  • 7.“对待问题的思路你换个角度想想,或许就能(  )”一句中最恰当的词语是(  )

    组卷:10引用:1难度:0.9

二、标题

  • 20.一枚金币
        从前有个老人,他有一个花钱如流水而且很懒惰的儿子。
          老人一辈子辛勤劳动,省吃俭用把儿子养大成人。到自己年老了,见儿子还是这样,再也受不了了。他躺在床上,把妻子叫来说:“把我们的财产随便给谁都行,就是不要给儿子,这懒鬼什么活都不干,一文钱也挣不来。”
          母亲听了非常难受,替儿子辩解到:
          “怎么--他哪能什么都不会呀?”
          老人坚决地说:“好,要是他行,就叫他挣钱去!哪怕挣一枚金币也好,我就把全部财产都给他。”
          “好。”妻子说。
          △她到儿子跟前  给他一枚金币  教他说  你到外面逛逛去  愿意到哪里就到哪里 傍晚回来  把这枚金币交给你爸爸  就说是你挣来的钱
          儿子就这样做了,傍晚回来,把金币交给爸爸。
          爸爸接过金币,扔进火炉里。
          “这不是你挣来的。”他说。
          儿子笑了起来,走开了。
          △妈妈又给儿子一枚金币,说:“明天你到山里逛逛去,到傍晚,要跑两公里路,跑得浑身冒汗,然后到你爸爸跟前,对他说:‘这枚金币挣来可不容易啊!’”
    儿子就这样做了,到傍晚,筋皮力尽、满头大汗地跑到爸爸跟前说:“爸爸,你看,我浑身都湿透了!这枚金币挣来可不容易啊!”
    爸爸接过金币,又把它扔到火炉里。
    “别骗我了,孩子,”爸爸说,“这不是你挣来的。”
    儿子又笑了笑,走开了。
    △妈妈晓得事情不行了,就说:“不,孩子呀,不能再骗爸爸了,你得自己挣钱去,找活干,哪怕一天挣两文钱也好,把挣来的钱交给爸爸,他会相信你的。”
    儿子听了妈妈的话,走了,真的干了整整一个星期活。他帮着这个收割庄稼,又帮着那个盖房子,挣够了一枚金币,带回来交给爸爸。老人接过金币,仍然把它扔进火炉里。
    “不,孩子,这也不是你挣来的!”
    儿子受不了了,忙跑到炉前,用手从熊熊大火里把金币抓出来,大声叫道:“爸爸,你疯啦!我替人家当牛作马,整整干了一个星期的苦差使,才挣来这枚金币!而你,却把它扔进火炉里去烧!”
    这时老人说:“现在,我相信这是你自己挣来的钱了!”
    (1)给第7自然段加标点。
    (2)文中已经用“△”将短文分为四部分,说说第二部分的主要内容。
     

    (3)老人为什么要让儿子去挣一个金币?
     

    (4)展开你的想象,想象从那以后,儿子会怎么做?
     

    组卷:11引用:1难度:0.5
  • 21.              
          那一年,我刚满11岁。有一天,像往常一样,我随着父亲去新汉普斯湖中的小岛上去钓鱼。
          那是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傍晚,我和父亲分别放好鱼饵,然后举起鱼竿,把钓线抛了出去。晚霞辉映的湖面上溅起了一圈圈彩色的涟漪。不一会儿,月亮升起来了,湖面变得银光闪闪。
          过了好长时间,鱼竿突然剧烈地抖动了一下,一定是个大家伙上钩了。我小心翼翼地一收一放,熟练地操纵着。也许是鱼想摆脱我的鱼钩,不停地跳跃着并甩动尾巴,湖面上不时发出“啪啪”的声音,溅起了不少水花。我等到那条鱼挣扎得筋疲力尽了,迅速把它拉上岸来。啊,这样大的鱼!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还是条鲈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父亲划着了一根火柴,看了看手表,这时是晚上10点,距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爸爸!为什么?”我急切地问道。
          “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父亲平静地说。
          “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争辩着,竟然哭出了声。
          我又抬头看了一下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任何人的影子,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
          尽管没有人看到我们,更无人知道我是在什么时候钓到这条鲈鱼的,但是,从父亲那不容争辩的声音中,我清楚地知道,父亲的话是没有商量的余地的。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到湖里去。大鲈鱼有力地摆动着身子,一转眼便消失在湖水中了。
    转眼间34年过去了,当年那个沮丧的孩子已是纽约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我再没有钓到过像34年前那个夜晚钓到的那样大的鱼。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当我一次次地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我就会想起父亲曾告诫我的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但是实践起来却很难。要是人们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34年前的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       
    (1)给课文加一个题目。
    (2)结合短文内容理解。
    我不愿意放掉鲈鱼是因为:
     

    父亲坚持让我放掉鱼是因为:
     

    (3)结合课文或实际谈谈你对“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但是实践起来却很难。”这句话的理解。

    组卷:4引用:1难度:0.3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