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版七年级下册《4.4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2022年单元测试卷(3)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
1.新鲜血液加入抗凝剂后,上层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是( )
组卷:183引用:30难度:0.9 -
2.血液被称为“流动的组织”,人体的血液属于( )
组卷:223引用:12难度:0.9 -
3.某人患急性膀胱炎,其血常规报告单上化验结果明显高于正常值的是( )
组卷:79引用:18难度:0.5 -
4.登山队员登顶前需在高原上进行长期训练,以适应空气稀薄的环境。训练后,队员们血液中明显增加的成分是( )
组卷:218引用:31难度:0.6 -
5.人体内的三种血管各具特点,下面不属于毛细血管特点的是( )
组卷:225引用:14难度:0.4 -
6.如图是人血永久涂片在显微镜下的物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192引用:5难度:0.5 -
7.额头是动脉流经的地方,而且恰好皮肤很薄,面积不小,又暴露在外,所以这个部位是人体内部温度的最佳非接触式观测点,下列有关额头动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20引用:2难度:0.6 -
8.我们的心脏昼夜不停地搏动着,以下对心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组卷:49引用:3难度:0.4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
23.如图是心脏解剖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填出图中下列标号所指结构名称:1
(2)图中标号4内流的是颜色
(3)图中与左心房相连的血管6是
(4)血液循环的途径包括组卷:146引用:4难度:0.5 -
24.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形形色色”的贫血
贫血是指红细胞数量减少或者血红蛋白含量减少。针对贫血原因的不同,可分为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
缺铁性贫血是指因机体对铁的需求与供给失衡,导致体内贮存的铁耗尽,继而引发红细胞内缺铁而导致贫血。正常人每天造血约需铁20~25 mg,主要来自衰老破损的红细胞,为维持体内铁平衡,每天还需从食物中摄入1~1.5 mg.在胃酸和蛋白酶的作用下,动物性食物所含的血红蛋白中的血红素与珠蛋白更易分离,并被肠黏膜细胞直接吸收,在肠黏膜上皮细胞内经血红素分离酶将铁释放出来,因此来自动物食品中的铁更易于吸收。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于患者的自身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己的造血干细胞,使造血干细胞减少,导致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也相应地减少。与单纯的贫血不同,再障患者往往伴有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减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可首选免疫抑制治疗。
巨幼细胞性贫血是由于机体缺乏叶酸或维生素B12等原因导致DNA合成障碍,影响红细胞发育成熟所致的一类贫血。该病多见于进食新鲜蔬菜、肉类较少的人群。由于叶酸多在新鲜绿色蔬菜中,过度烹煮或腌制蔬菜均会使叶酸丢失,而维生素B12多在肉类中,长期偏食会造成维生素B12摄入量不足。
正常红细胞的寿命约 120 天。当红细胞意外死亡,便是血液学上所称的“溶血”。如果红细胞每天死亡的数量远大于机体产生的数量,就是“溶血性贫血”。理化因素、感染等外在因素会引起溶血现象,溶血的内因主要是指红细胞的内在缺陷,如对于某些人来说,由于体内缺乏葡萄糖六磷酸脱氢酶(G6PD),食用蚕豆后会引起红细胞破裂,引发“蚕豆溶血”病。所幸大多数人G6PD储量丰富,不用因惧怕“蚕豆溶血”而拒绝蚕豆这种美味。
(1)小强最近总是出现头昏、乏力等症状,经医院化验确诊为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患者感觉体乏无力,是由于红细胞的缺乏使得机体运输食物名称
食物成分豆腐 菠菜 苹果 猪肝 糖类/(克/100克) 3.8 2.8 12.3 5.0 蛋白质/(克/100克) 8.1 2.6 0.2 19.3 铁/(毫克/100克) 1.9 2.9 0.6 22.6 钙/(毫克/100克) 164 66 4 6 维生素B1/(毫克/100克) 0.04 0.04 0.06 0.21
(3)一般不会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身上表现出的症状是
A.极易受到细菌、病毒感染B.受伤后凝血速度减慢
C.心跳减慢D.面色苍白
(4)为避免因缺乏叶酸或维生素B12导致巨幼细胞性贫血,除通过药物补充叶酸或维生素B12以外,请你写出一条在日常生活中的建议:组卷:200引用:3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