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四中九年级(下)开学语文试卷
发布:2024/11/24 7:0:2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
1.(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①要离之刺庆忌也,
②
③浊酒一杯家万里,
④了却君王天下事,
⑤持节云中,
⑥
(2)根据提示默写相关名句。
①为什么作者在众多富有的同学中能“略无慕艳意”:
②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组卷:17引用:1难度:0.8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徽州之美,若比作花儿,觉得都不太合适。小巷里,见到金黄的凌xiāo花,从班驳的粉墙头上露出脸儿来。一夜风雨,花瓣落了一地。绚烂美好,只是人间一季春色。
徽州更像是一棵五百年的白果树,开阔静气,静默不语。她立在村头,枝干粗壮,翠衣蹁跹,几个人也合抱不过来。白果树也称银杏树,高贵典雅,是树中君子。白果树在秋天里落了叶,树下一片璀càn的金黄,捡起来一片片金色的小扇子,夹在书里做书签,清雅静美之极。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绚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3)“蹁跹”在文中的意思是
(4)这段文字运用了组卷:5引用:2难度:0.5
二、阅读(55分)
-
7.因为阅读而平视世界:世界观不只依赖于观世界
①有句电影台词说:“你连世界都没观过,哪来的世界观?”世界那么大,出去走走看看确实是见世面、长阅历的好方法。然而,世界观不只依赖于观世界,阅读同样可以洞察芸芸众生、大千世界。
②“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穷极一生,我们通过感官感知的生活经验是有限的,行万里路替代不了读万卷书。书乃人生成长的精神食粮,片页之间足以驰骋古今、经天纬地,常读之可以新知、可以医愚、可以立德,甚至可以平治 天下。阅读的意义就在于,不管富甲一方还是一贫如洗,不管位居高位还是一介布衣,不管志得意满还是穷困潦倒,都能在书籍的世界里摆脱世俗庸常、凝望永恒哲理,找到人生的意义。
③有怎样的眼界,就能看到怎样的远方;有多大的胸襟,就能包纳多大的世界。古人总结,“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书籍,正是脚下的高山,帮助我们看到更遥远的风景。阅读是与意义紧密相连的,它让我们知晓,生活不只是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也不只有面包,还有玫瑰和咖啡。阅读又是与现实密不可分的,它教会我们审视自身、迎接挑战、辨别善恶,继而读懂生活的真谛、探得生命的意趣。
④阅读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实现的过程。不读书,接触到的世界就和纸一样单薄;多读书,学识、阅历乃至生命体验会 随着页码的递增而不断累积。“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时间的改变可能是静悄悄的,但阅读对气质的塑造终究会显露出来。正是在日复一日的博览群书中,我们感受到“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 有关”,体悟出“不迁怒,不贰过”的修身奥秘,即便处身失落失望甚至失掉所有方向之时,也能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⑤阅读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也是为了更好地认识这个世界。读《资治通鉴》,可以获得王朝更替的历史教益;读《红楼梦》,可以洞晓世家望族的兴衰荣辱;读《平凡的世界》,可以从苦难的生活中发现人性的温暖、奋斗的价值。书籍传递给我们的不仅是知识,更有认识这个世界的逻辑、方法和哲理,帮助我们于升平气象中看到隐患风险,于问题荆棘中看到出路希望,从历史幽暗之中看到璀璨未来,从人性冷漠之中看到道德之光。
⑥阅读是一种超越世俗的力量,让我们在自我省视中学会谦卑和从容,在平视静观中同这个世界和解。今天我们提倡多读书、读好书,不是为了满足“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功利心和虚荣感,而是为了实现内在的淡定从容,赢得开阔的人生境地,达致自我与外界的调和容纳。
⑦不读书犹如自我放弃,非读书不足以实现精神的富足。
(1)第③自然段中的划线语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2)请用简要的语言分别概括文中③④两段作者的主要观点。
(3)请概括第⑤自然段的论证思路。组卷:125引用:3难度:0.7
三、写作(60分,含卷面5分)
-
8.刘禹锡陋室简陋,却能以苔痕草色为乐;欧阳修仕途坎坷,却能以百姓安乐为乐;女排姑娘训练艰苦,却能以为国争光为乐。生活虽贫困,温馨的亲情能带来快乐;学习虽紧张,丰收的知识能带来快乐;家庭虽不幸,甜蜜的友情能带来快乐……请以“快乐”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文体不限。
(2)写出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套写。
(3)字数不少于600字。组卷:22引用:4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