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天津市东丽区耀华滨海学校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2022春晚,创意音舞诗画节目《忆江南》如泼墨山水画般古韵淡然,中国水墨山水的_______《富春山居图》结合现代科技诗意合璧团圆再现。这幅画的深意不仅在于黄公望高超的笔墨技法和对人生的独特见解,更在于画中富春江两岸山清水秀、宁静祥和的景象是自古以来中国人心中向往的家园。
苏轼、陆游等千古文人俯仰在富春山水间,吟咏胸怀;渔夫、樵夫舟行在笔墨画卷里,歌吟唱答,或高雅,或旷达,或洒脱,或高迈,诗、书、画、印、歌尽在山水长卷中,好一派唐风宋韵,好一派盛世景象!
借诗抒怀,华夏风骨今犹在,东方风来满眼春。苏轼的“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一笔一墨_______我们的文化血脉,一字一句诵千年风雅。
婉转动听的歌曲唤人耳目一新,古典乐器的伴奏妙音飞花,古诗词的吟咏赓续文脉……悠久醇厚的文化传承凝结数千年的岁月_______,( )。
(1)依次填入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A.发轫之作 糅进 积淀 B.扛鼎之作 写进 心血 C.发轫之作 写进 心血 D.扛鼎之作 糅进 积淀
A.让这个节目所触动的灵魂,是对往日时光的铭记与怀念,是华夏儿女融于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独有的家国情怀,更是对民族血脉的眷恋与归属。
B.被这个节目所触动的灵魂,是对往日时光的铭记与怀念,是对民族血脉的眷恋与归属,更是华夏儿女融于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独有的家国情怀。
C.被这个节目所触动的灵魂,是对民族血脉的眷恋与归属,是对往日时光的铭记与怀念,更是华夏儿女融于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独有的家国情怀。
D.让这个节目所触动的灵魂,是对华夏儿女融于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独有的家国情怀,是对往日时光的铭记与怀念,更是对民族血脉的眷恋与归属。
(3)下列有关“山水”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孔子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到苏子的“江上清风、山间明月”,山水间蕴含着古人深沉的宇宙观和自然观,唯美地传承了传统文化的精神。
B.晋代陶渊明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他的身心都渴望着归依青山。自然山水成为古代文人的精神家园。
C.富春山水,名扬天下,如同学们初中学过的南朝梁代吴均《与宋元思书》所说:“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D.在传统文化中,“国家”的概念经常用“山河”“江山”来表述,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组卷:38引用:4难度:0.6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贫困是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和发展难题。2000年9月,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通过的《联合国千年宣言》中,将“全世界生活在绝对贫困线下的人口数减半”作为千年发展目标的第一项。减贫与消除贫困再次成为全世界的热议话题。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和薄弱的农村经济社会基础,造成农村贫困人口多、分布广的基本格局。中国政府历来重视如何解决贫困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从广义的、救济式扶贫到大规模、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发式扶贫再到当前的精准扶贫,中国扶贫实践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成为世界上减少贫困人口最多、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为世界减贫事业做出巨大贡献。
(选自《社会主义研究》2018年第6期《改革开放4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实践进路与世界启示》)
材料二:
(新华社图表,北京,2019年9月6日新华社记者周大庆编制)材料三:
2020年12月14日,人类减贫经验国际论坛在北京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向论坛致贺信。他强调,当前,疫情仍在全球肆虐,减贫事业面临严峻挑战。中国愿同世界各国一道,携手推进国际减贫进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希望论坛与会人士深化减贫经验交流,广泛凝聚共识,提振减贫信心,为加速全球减贫进程贡献智慧和力量。
消除贫困,过上衣食无忱、住有所居、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幸福好日子,是人类共同的理想。看中国,11月23日,贵州省宣布9个县退出贫困县序列,省内所有贫困县全部实现脱贫摘帽,这也标志着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帮助这么多人脱贫。
世界银行公布数据显示,改革开放40多年来,按照现行贫困标准计算,我国7.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按照世界银行国际贫困标准,我国减贫人口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70%以上。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减贫事业步入“快车道”,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引领下,在无数扶贫干部、基层力量的矢志奋斗下,我国用一组组充满奋斗热情的数据标注出中国减贫的高度和力度。连续7年减贫1000万人以上,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贫困堡垒被逐个攻破,贫困人口逐年递减,脱贫根基持续得到巩固,中国脱贫攻坚所取得的成就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可,令世界发展中国家和贫困人口看到了希望,提振了信心,中国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重大贡献。
中国不仅是世界减贫事业的积极倡导者,更是有力推动者和重要贡献者。从积极同联合国、发展中国家等开展国际减贫合作;到加强与非洲经济、教育、基建等多领域合作,把更多的“中国经验”分享给需要发展的国家;再到创造性提出共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为世界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推动相关国家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中国在做好国内减贫事业的同时,心系贫困人口生存现状,帮助发展中国家农村地区减贫脱贫、促进其经济和社会发展。
(选自金羊网评《中国的减贫,世界的“加油站”》)(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扶贫实践依次经历了开发式扶贫、救济式扶贫、精准扶贫等不同的历史阶段。
B.中国率先完成了《联合国千年宣言》中将“生活在贫困线下的人口数减半”的千年发展目标,成为世界上减少贫困人口最多的国家。
C.中国之所以农村贫困人口多,分布广,是因为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和农村经济社会基础薄弱。
D.改革开放40多年来,按照现行贫困标准计算,我国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摆脱了贫困,截止到2018年,中国农村贫困发生率已低至1.7%。
(2)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贫困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现实难题,发达国家则不然。
B.2011年我国减贫脱贫工作已卓有成效,农村贫困人口低至一亿以下。
C.中国在2020年现行标准下已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贫困县已经全部摘帽,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
D.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减贫事业步入“快车道”,连续7年减贫1000万人,贫困人口逐年递减,贫困发生率低至0.6%。
(3)我国下列措施,不能直接促进世界减贫事业发展的一项是
A.积极同联合国、发展中国家等开展国际减贫合作。
B.加强与非洲经济、教育、基建等多领域合作,把更多的“中国经验”分享给需要发展的国家。
C.创造性提出共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为世界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D.控制国内房价,让人民住有所居;抑制医疗收费,让人民病有所医。组卷:23引用:2难度:0.6 -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论梁元帝读书 江陵陷,元帝焚古今图书十四万卷。或问之,答曰:“读书万卷,犹有今日,故焚之。”有恶其不悔不仁而归咎于读书者,曰:“书何负于帝哉?”此非知读书者之言也。帝之自取灭亡,非读书之故,而抑未尝非读书之故也。取帝之所撰著而观之,搜索骈丽,攒集影迹①,以夸博记者,非破万卷而不能。于其时也,君父悬命于逆贼,宗社垂丝于割裂;而晨览夕披,疲役于此,义不能振,机不能乘,则与六博投琼②、耽酒渔色也,又何以异哉?夫人心一有所倚,则圣贤之训典,足以锢志气于寻行数墨之中,得纤曲而忘大义,迷影迹而失微言、且为大惑之资也,况百家小道,取青妃白③之区区者乎?
或曰:“读先圣先儒之书,非雕虫之比,固不失为君子也。”夫先圣先儒之书,岂佛徒之言,书写读诵而有功德者乎?读其书,察其迹,析其字句,遂自命为君子,无怪乎为良知之说者起而斥之也。
夫读书将以何为哉?辨其大义,以立修己治人之体也;察某微言,以善精义入神之用也。乃善读者有得于心而正之以书者鲜矣,而如太子弘之读《春秋》而不忍卒读者鲜矣,而如穆姜之于《易》,能自反而知愧者鲜矣。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志定而学乃益未闻无志而以学为志者也以学而游移其志异端邪说流俗之传闻淫曼之小惠大以蚀其心思而小以荒其日月,元帝所为至死而不悟者也,恶得不归咎于万卷之涉猎乎?儒者之徒,而效其卑陋,可勿警哉?
(节选自清•王夫之《读通鉴论》)
【注】①影迹:这里指史实、典故或金石文献。②六博投琼:古赌博游戏。③取青妃白:比喻卖弄文字技巧。
轮扁论读书 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①则甘而不固②,疾则苦而不入③;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
(节选自《庄子•天道》)【注】①徐:宽松。②甘而不固:滑动而不牢固,指轮孔太大车辐条松动。甘,滑。③苦而不入:滞涩而难进入。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而晨览夕披 披:翻阅 B.耽酒渔色也 耽:沉溺 C.察其微言 微:微小 D.轮扁斫轮于堂下 斫:砍削 A.书何负于帝哉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B.帝之自取灭亡 哀吾生之须臾 C.以夸博记者 斧斤以时入山林 D.释椎凿而上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A.志定而学/乃益未闻/无志而以学为志者也/以学而游移其志/异端邪说/流俗之传闻/淫曼之小惠大以蚀/其心思而小以荒其日月
B.志定而学乃益/未闻无志而以学为志者也/以学而游移其志/异端邪说/流俗之传闻/淫曼之小惠/大以蚀其心思/而小以荒其日月
C.志定而学/乃益未闻/无志而以学为志者也/以学而游移/其志异端邪说/流俗之传闻/淫曼之小惠大以蚀/其心思而小以荒其日月
D.志定而学乃益/未闻无志而以学为志者也/以学而游移/其志异端邪说/流俗之传闻/淫曼之小惠大以蚀/其心思而小以荒其日月
(4)以下六句话分编为四组,全都属于王夫之反对的观点或做法的一组是
①攒集影迹,以夸博记者
②得于心而正之以书
③得纤曲而忘大义,迷影迹而失微言
④辨其大义,以修己治人也
⑤析其字句,遂自命为君子
⑥儒者之徒,而效其卑陋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⑥
(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夫之针对梁元帝一生沉迷书籍,危亡时尽行焚书,身死国灭却不知醒悟之事,进行了反思,表达了自己在读书方面的见解。
B.梁元帝把江陵的沦陷归咎于自己读书多的缘故,因此他将古今图书十四万卷焚烧,用实际行动以显示他痛改前非的决心和意志。
C.作者认为梁元帝不知道读书的目的,舍本逐末,片面追求形式,沉溺于书籍而置家事、国事于不顾,导致正义不能伸张,时机不能把握。
D.两篇文章都谈到了读书,前者是史论,层层深入,逻辑严密,思想性强;后者是寓言故事,看似平常,实则有趣味,有深意,给我们有益的启示。
(6)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夫人心一有所倚、则圣贤之训典,足以锢志气于寻行数墨之中。
②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
(7)以上两篇文章都谈到了读书的方法,分别持什么样的看法?请用自己的话表述。组卷:47引用:4难度:0.5
-
8.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用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
2011年,中国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中央财政按照每生每天3元的标准(2021年秋季学期起提高至5元)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截至2020年底,28个省份的1732个县实施了营养改善计划,覆盖农村义务教育学校13.16万所受益学生达3797.83万人。10年来,欠发达地区农村学生营养健康状况得到显著改善,身体素质明显提升。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从2012年的70.3%提高至86.7%,营养不良率、消瘦率大幅下降,身高、体重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为青年身体素质持续提升打下良好基础。组卷:16引用:2难度:0.7 -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李白曾说:“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2022年的你,正逢盛世华年,当你穿越百年光阴,追逐先辈身影时,你是否看到了百年前年轻一代奋斗的“故事”?这个故事跨越百年,故事的主角有千万个姓名,是千万人的编影。当我们讲起这个故事,好像他们还在身边。
正值青春的我们何其有幸,珠玉在前,展星作引,我们该如何讲好光阴的故事,成为故事里的人?
你对上面这段话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结合自身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组卷:19引用:2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