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东辰国际学校高一(下)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2013年11月12日,第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其东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如图是我国某省从建国初期至今后的人口自然增长轨迹示意图,其中Ⅲ阶段为预测段。读图完成1~2题。
关于图中人口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组卷:0引用:0难度:0.70 -
2.2013年11月12日,第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其东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如图是我国某省从建国初期至今后的人口自然增长轨迹示意图,其中Ⅲ阶段为预测段。读图完成1~2题。
该省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以后,十年内不会对以下各项中,产生明显影响的是( )组卷:0引用:0难度:0.90 -
3.如图为某国人口增长四个阶段情况示意图。读图完成3~5题。
该国人口死亡率最高的时期是( )组卷:0引用:0难度:0.90 -
4.如图为某国人口增长四个阶段情况示意图。读图完成3~5题。
该国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顺序为( )组卷:0引用:0难度:0.70 -
5.如图为某国人口增长四个阶段情况示意图。读图完成3~5题。
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组卷:0引用:0难度:0.90 -
6.如图为我国某城郊自然农产品产值构成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6~7题。
由此判断,影响该自然村农业生产结构的主导因素是( )组卷:0引用:0难度:0.90 -
7.如图为我国某城郊自然农产品产值构成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6~7题。
该自然村最可能位于下面哪一城市的郊区( )组卷:0引用:0难度:0.90 -
8.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读环境负担公式和“我国人口与耕地变化图”,完成8~9题。
图中最能反映我国近50年来人口与耕地的环境负担在加重的是( )组卷:0引用:0难度:0.60 -
9.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读环境负担公式和“我国人口与耕地变化图”,完成8~9题。
从“环境负担”公式中可以看出,创造财富技术水平的提高能减轻环境负担,下列措施能因此减轻人口与耕地环境负担的是( )组卷:1引用:0难度:0.90 -
10.图中a、b、c表示地租分布等值线,关于各点地租高低的判断,正确的是( )
组卷:3引用:1难度:0.7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
61.读我国西部某区域地图和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为青海省西宁地区简图。
西宁市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的湟水谷地,是青海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教育、医疗中心。该市种植蚕豆历史悠久,因空气洁净、水质纯净、自然条件适宜,蚕豆粒大,光泽好,无虫蚀,蛋白质含量高,无污染。比省外同类产品具有更好的商品性,是青海省的优势农作物和主要出口农产品。
材料二:青海省2000年和2010年人口数据。年份 人口数量(万人) 0~14岁比重 15~64岁比重 65岁及以上比重 2000 518.15 26.62% 69.05% 4.33% 2010 562.67 20.92% 72.78% 6.30%
(2)根据材料二概括青海省2000—2010年的人口变化特点,并分析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3)结合材料和相关地理知识分析,与青海省其他区域相比西宁市发展蚕豆等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组卷:6引用:1难度:0.7 -
6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1年4月发布的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 575 306人,占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 149 546人,占50.32%.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07 137 093人,乡村人口减少133 237 289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预计,2030年中国的城市化将达到65%以上.城市人口达到10亿人左右,形成一个世界级城市群,两个国际级城市群,七个国家级城市群,若干个区域性的中小城市群.
材料二 如图是1978~2005年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农业产值与就业结构变化图.
材料三 下表为某城市市中心与郊区下午4时的气温差.时间 1月 4月 7月 10月 全年 气温差(℃) 5.2 6.0 5.4 6.0 5.5
(2)据材料二比较沿海地区农业劳动力就业比重和农业产值比重下降速度,并分析这种状况会引发的问题及解决的措施.
(3)据材料三表中数据,分析该城市城、郊之间污染物迁移的原因与方向,并提出为改善城区空气质量在郊区应采取的有效措施.组卷:4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