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陕西省西安八十九中高二(上)期末地理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单选题(共35题,共70分)
-
1.2020年6月23日成功发射北斗三号收官之星,至此北斗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可以提供( )
①空间分析
②位置信息
③时间信息
④波谱信息组卷:52引用:3难度:0.5 -
2.民谣:“一年开草场,二年打点粮,三年五年变沙梁”所反映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组卷:7引用:1难度:0.6 -
3.我国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工程,对输出地可产生的有利影响是( )
组卷:88引用:3难度:0.7 -
4.下列区域具有明确边界的是( )
组卷:10引用:2难度:0.7 -
5.东北地区由于各种原因,其黑土肥力不断下降,其肥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组卷:17引用:1难度:0.5 -
6.“天问一号”探测器在我国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并送入预定轨道,开启了火星探测之旅。2021年6月11日,国家航天局首次公布了“祝融号”火星车拍摄的着陆点全景、火星地形地貌、“中国印迹”和“着巡合影”等影像图。至此,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一次性完成“绕、着、巡”三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行星 质量(地球为1) 体积(地球为1) 平均密度g/cm2 公转周期 自转周期 四季更替 地球 1.00 100 5.52 1a 23h56m 有 火星 0.11 0.15 3.96 1.9a 23h37m 有
“天问一号”探测器正常巡航后( )组卷:2引用:0难度:0.70 -
7.“天问一号”探测器在我国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并送入预定轨道,开启了火星探测之旅。2021年6月11日,国家航天局首次公布了“祝融号”火星车拍摄的着陆点全景、火星地形地貌、“中国印迹”和“着巡合影”等影像图。至此,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一次性完成“绕、着、巡”三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行星 质量(地球为1) 体积(地球为1) 平均密度g/cm2 公转周期 自转周期 四季更替 地球 1.00 100 5.52 1a 23h56m 有 火星 0.11 0.15 3.96 1.9a 23h37m 有
火星属于( )组卷:0引用:0难度:0.70 -
8.“天问一号”探测器在我国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并送入预定轨道,开启了火星探测之旅。2021年6月11日,国家航天局首次公布了“祝融号”火星车拍摄的着陆点全景、火星地形地貌、“中国印迹”和“着巡合影”等影像图。至此,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一次性完成“绕、着、巡”三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行星 质量(地球为1) 体积(地球为1) 平均密度g/cm2 公转周期 自转周期 四季更替 地球 1.00 100 5.52 1a 23h56m 有 火星 0.11 0.15 3.96 1.9a 23h37m 有
在下述条件中火星与地球最接近的是( )组卷:0引用:0难度:0.70
三、综合题(共30分)
-
37.读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岩层形态看,A处地质构造为
(2)①地是
(3)从图中看,B处地质构造为组卷:15引用:1难度:0.5 -
3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国某高中学生实验小组,在模拟验证某一地理原理时,采用下列做法:在一个六面都封闭的透明玻璃柜内,分别放置一个电炉(有导线连到柜外)和一大碗冰块在底部两侧。在玻璃柜顶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下垂的纸片M(如图所示)。电炉通电一段时间后,观察纸片M的偏动情况。
材料二:如图1和如图2。
(1)该实验模拟的原理最可能是
A.温室效应
B.热力环流
C.大气受热过程
D.水循环过程
(2)在电炉通电一段时间后纸片M向
(3)将下列各环节序号,按该原理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填入相应方框内
①地面冷热不均②空气发生水平运动③空气垂直运动④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异,形成水平气压梯度力
(4)若所示等压面为沿海地区白天等压面,则A、B中代表海洋的是
(5)为了更好地观察到实验现象,参与实验的学生想让纸片的摆动幅度更大,下列建议合理的是
A.选择更轻厚的纸进行实验B.在透明玻璃柜上大量开孔
C.降低电炉的功率D.增加冰块的数量组卷:8引用:3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