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10/22 3:0:1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1小题,19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首次突破50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3%,连续11年高于同期GDP名义增速。我国数字经济整体呈现蓬勃向上发展态势,在国民经济中重要支柱地位更加凸显。
②的确,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经济已经成为了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业界人士开始思考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数实融合”议题就此展开。其中,二者最根本的逻辑关系即:数字经济的发展需要实体经济的支撑和服务,实体经济的数字化转型也需要数字经济的技术和平台。
③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拥有全球最大的数字消费市场,产生了海量数据资源,各种数字应用渗透率位于世界前列,推进数实融合已是大势所趋。今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了数字经济发展和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这意味着,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已经成为传统产业发展的“必修课”。
④简单理解数实融合,就是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数字化向实体经济的应用、渗透和重塑,使数字经济赋能实体经济发展。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成为引领和支撑我国数字经济新一轮增长的主引擎和主战场。
⑤数实融合是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的重要引擎。数实融合以技术、数据、产业融合为核心,促进产业要素重组、业务环节重构、商业模式重塑、价值链条延伸,日益催生融合性新业态新模式,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提供更多动力。
⑥数实融合是赋能实体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途径。数实融合通过新技术、新管理、新模式,提升“产品+服务”价值链水平,深化实体经济质量变革。数实融合全方位重塑传统产业化发展优势,构建产业生态系统,催生新模式新业态,培育先进制造业新方向,加速实体经济发展动力变革。
⑦数实融合是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选择。数实融合深化数字技术、数据流通,以需求定制指导柔性生产,促进实现高水平供需动态平衡;通过网络化、平台化组织方式,推动个人系,助力经济循环流转和产业关联畅通。同时,数实融合发挥数字平台强渗透性和广覆盖性的优势,推动国内产业链向全球范围延伸,为我国经济发展开辟更广阔的空间。
⑧在数实融合过程中,实体经济是核心,数字经济为实体经济提供数字技术,搭建数字平台,促进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促进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⑨当前,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已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在制造业领域,数字化生产已经成为普遍趋势,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建设和应用也在不断推进;在零售业领域,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主流,线上线下的融合也在不断加深;在金融业领域,移动支付和互联网金融已成常态,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也在不断拓展。
⑩如今,一批又一批传统企业正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通过数字技术的应用,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拓展市场和服务范围,实现转型升级;一些数字平台也在积极探索实体经济的应用场景,通过数字技术的应用,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多的服务和支持,实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双向奔赴”。
⑪新形势下,数实融合不只是锦上添花,更关系到产业的基本盘和增长盘。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直接关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全局。推动数实融合,成为它们面对不确定性时的确定选择。数字技术融入实体经济可以带来效率变革和体系重构,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还可以重构传统产业的生产、管理和销售体系,从而提高传统产业的竞争力。
⑫未来,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将更广泛深入。例如,在制造业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将会成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载体,智能制造将会成为制造业的新趋势;在零售业领域,无人零售和智能零售将会成为新的商业模式,线上线下的融合将会更紧密;在金融业领域,区块链技术将会成为金融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手段,数字货币将会成为新的支付方式。
⑬总之,数实融合是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双向融合,已成为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夯实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基础的重要抓手。深入推进数实融合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必将增强我国经济的发展韧性和活力。
(摘编自《中国科技信息》)(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经济对全球经济的驱动力也越来越强,这是越来越多的业界人士探讨“数实融合”的背景。
B.数字经济为实体经济的转型发展服务,实体经济为数字经济的壮大夯实基础,它们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C.随着数字技术不断融入实体经济各领域,实体经济将在发展质量、发展效率、发展动力等方面不断发生深刻的变革。
D.智能制造成为制造业新趋势、智能零售成为新商业模式、数字货币成为新支付方式是我们展望“数实融合”广阔前景的依据。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有关“数实融合”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庞大,增速快,各种数字应用渗透率位于世界前列,这意味着我国“数实融合”的发展水平也处于世界前列。
B.“在数实融合过程中,实体经济是核心”,可见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是检验“数实融合”实际成效的重要标准。
C.“以需求定制指导柔性生产”,说明传统产业如不借助数字技术,将很可能出现生产过剩、供过于求的局面。
D.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双向融合,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提高了环节运行安全性,一定能为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和保障。
(3)下列选项中,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八段观点的一项是
A.深圳市依托智慧燃气物联网及智能终端等项目,推动了燃气管网全方位感知,实现了燃气运营风险主动预警。
B.中国一拖借助5G高速网络和AI算法,实现了发动机产品检测全程“无人化'作业,产品检测时间降低30%。
C.特斯拉汽车通过FSD全自动驾驶技术,自动上传大量行车数据信息,将汽车变成数据信息自动收集系统的终端。
D.阿里云“汽车云”在国内已服务超过70%的汽车企业,通过云网端协同在出行领域的应用,实现了数据驱动汽车研发、制造、流通全环节。
(4)本文在论述时使用了“必修课”“双向奔赴”等词语,请简析其作用。
(5)我国为什么要深入推进“数实融合”?请结合全文简要说明。组卷:9引用:5难度:0.5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6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东南亚餐厅的歌手
朱宏
第一次听见他唱歌就是在这家东南亚风格的餐厅。他坐在餐厅一角——那里并没有舞台——怀里抱着把吉他,悠悠地唱着歌。然而在喧闹的餐厅里,谁在认真听呢?
我注意到他并不是因为歌唱得有多好。那会儿他正在唱老鹰乐队的《加州旅馆》,中式英语从音箱里发出来,像一粒粒炒黄豆击中我的耳膜。我于是去找发出这个声音的人,看见他戴着眼镜,仍凑近了看乐谱,把一首好端端的歌唱得像醉汉骑车。
我以为可能是因为他不太熟悉这首歌,可是我错了,他可能根本就没有一首熟悉的歌。偏偏,他还唱了一晚上的英文歌曲。请他驻唱,不知道饭店老板是怎么想的。
但是那儿的饭菜太好吃了,我舍不得因为歌手的原因而抛弃它。每次我来的时候他都在,似乎他是这家饭店里唯一的歌手。时间一长,我也就习惯了,甚至产生了一个错觉——《加州旅馆》跑调的那几处本来就应该这样唱。
就这样,我听他唱歌听了将近五年。在这件事上,我最佩服三个人:①一个是歌手,坚持跑调五年不变,难能可贵;另一个是饭店老板,容忍歌手五年,足见他胸怀有多宽广;最后一个是我自己,五年不离不弃,愣是树立起了新的音乐审美标准。
有一天朋友组了个饭局,我被拉去作陪。大家都坐定后,我发现有个人很面熟,一时又想不起来在哪儿见过。朋友介绍后我才恍然大悟:这个熟面孔居然是东南亚餐厅的歌手。他姓卢,和他一起来的是东南亚餐厅的老板西西。
近距离打量,老卢略显沧桑;西西年轻,细皮嫩肉的。正是晚间就餐高峰的时候,“东南亚”那边的歌手跑这儿跟我们一道吃饭来了,我真替那边的顾客感到遗憾。老卢在餐桌上有些拘谨。西西叫他放松点儿,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西西见我在看他俩,尴尬地抬了一下手说:“没办法,我舅是个老实人。”
老卢是西西的舅舅,那自然就是我们的舅舅。在餐桌上我们纷纷给舅舅敬酒,让他成了今天的核心人物。吃完饭我们去歌厅唱歌,老卢执意要先回家,被我们拽住了。大家说:“舅舅你不能走,平时唱歌那是工作,今天要你来唱歌休闲。”
老卢在大家的恭维下拿起了话筒,还是一如既往地跑调。好在我们都习惯了,西西也不以为意,专注地听他舅舅唱歌。一曲终了,接下来是一首民歌,有人把话筒递给西西。西西推托不掉,便接了。
什么是惊艳?②西西一开口才叫惊艳。有人喊道:“把原唱关掉!”西西唱了一首歌就说啥也不再唱了。我说:“西西你唱得这么好,是专业的吧?”西西叹息一声,给我们道出了成长往事。
西西的父母亲去世得早,他从小在舅舅家长大。舅舅老卢是个普通工人,但骨子里是个文艺青年,爱唱歌。他跟着磁带学,也学了不少外语歌,发音是用汉字注音的。他空怀成为歌唱家的理想,但却不是那块料,在一次厂里的文艺会演上惹得全场哄堂大笑,而后就偃旗息鼓了。也许是因为耳濡目染吧,西西从小就对音乐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而且颇有天赋。老卢高兴坏了,发誓要把西西培养出来。
西西抽了一下鼻子说:“我舅舅为了让我不再走他‘自学成才’的老路,在我上到高中后花钱请了声乐老师。而舅舅每天晚上下班后匆匆扒几口饭就背上吉他跑出去了,后来我才知道他在沿着路边的饭店卖唱。除此之外他没有别的赚外快的手段。他挣的哪儿是唱歌的钱呀?每一块钱都是失去尊严的搞笑钱。没办法,那时候家里钱不够用。”
③西西说到这里说不下去了。
后来西西终于如愿考上了音乐学院,毕业后进了某省的歌舞团。老卢的理想终于在外甥身上实现了。为了报答含辛茹苦的舅舅,西西盘下一家饭店,改造成了东南亚风格。虽然他是出资人,但实际的经营和收益都交给了老卢。
老卢哪儿懂经营?饭店有个请来的店长撑着呢。老卢最大的兴趣还是唱歌。④在自己的店里当驻唱歌手,谁还能剥夺他的尊严?
(选自《小小说选刊》2023.8)(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南亚风格的餐厅、外语歌曲《加州旅馆》都带有浓郁的异域格调,体现了舅舅的生活情趣,隐约透露出舅舅的年龄和性格特征。
B.“我”只是因为特别喜欢东南亚餐厅的饭菜,开始才能忍受驻唱歌手跑调的弹唱,但经过五年时间,“我”却喜欢上了这种跑调。
C.缺少天赋并没有阻挡舅舅当歌唱家的理想,但厂文艺汇演失败后,他偃旗息鼓,可见对自尊心的打击更容易让人受到伤害。
D.小说把目光投向舅舅这个小人物,反映了舅舅曾经的追求和现状,能引发读者对以舅舅为代表的普通人生活和尊严的思考。
(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句“一个是歌手,坚持跑调五年不变,难能可贵”,这句话是正话反说,表面赞扬长年坚持的可贵,实际是在调侃歌手竟然总是唱不准调。
B.第②句“西西一开口才叫惊艳”,既能正面体现出西西唱歌方面天赋极高,也能侧面体现出舅舅在外甥成才之路上付出的心血之多,令人回味。
C.第③句“西西说到这里说不下去了”单独成段,突出西西想说又不能说的矛盾心理,他不愿再回忆过去艰辛的生活经历,给读者留下思考空间。
D.第④句“在自己的店里当驻唱歌手,谁还能剥夺他的尊严?”说明唱歌已不是舅舅谋生的手段,他现在可以有尊严地享受唱歌带来的自由快乐。
(3)讲述舅舅往事的内容,小说既有第三人称转叙,又有第一人称自叙,这样叙述的好处是什么?请结合小说内容加以分析。
(4)有人评价说,读完这篇小说让人感觉“笑中带泪”。请结合小说内容分析这样评价的理由。组卷:45引用:11难度:0.5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12分)
-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在这里出门散步去,上山或是下山,在一个晴好的五月的傍晚,像是去赴一个美的宴会。阳光正好暖和,绝不过暖;风息是温驯的,而且往往因为他是从繁花的山林里吹度过来,带来一股幽远的淡香;空气总是明净的,近谷内不生烟,远山上不起霭,那美秀风景的全部正像画片似的展露在你的眼前,供你闲暇时鉴赏。
作客山中的妙处,尤在你永不须踌躇你的服色与体态;你不妨摇曳着一头的蓬草,不妨纵容你满腮的苔藓;你爱穿什么就穿什么;你尽可以不用领结,给你的颈根与胸膛一半日的自由。这样的自由顶好是不要约伴,只许你独身。只有你单身奔赴大自然的怀抱时,像一个裸体的小孩扑入他母亲的怀抱时,你才知道灵魂的愉快是怎样的,单是活着的快乐是怎样的,单就呼吸单就走道单就张眼看耸耳听的幸福是怎样的。因此你得严格的为己,极端的自私,只许你,体魄与性灵,与自然同在一个脉搏里跳动,同在一个音波里起伏,同在一个神奇的宇宙里自得。
(1)句式的灵活使用可让文字表达更灵动优美。请从句式的角度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进行赏析。
(2)词语感情色彩的变化可产生特殊的表达效果,请赏析加点词“纵容”的妙处。
(3)使用标点与否,可以流出不同的情绪,荡出不同的节奏。画波浪线的句子作者并未使用任何标点,却产生了很好的表达效果,请简要赏析。组卷:14引用:5难度:0.5
四、写作(60分)
-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对于以上“人”字的不同书法呈现,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你更喜欢哪种字体,为什么?请以“新时代的青年发展”为副标题写一篇议论文,体现你的权衡与选择。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自拟主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组卷:4引用:1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