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八年级(下)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各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2分,共20小题。
-
1.2023年3月5日-13日,第_____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全票当选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
组卷:11引用:3难度:0.5 -
2.全国两会在对2023年政府工作的建议中提出:扎实推进____,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
组卷:5引用:3难度:0.8 -
3.新时代十多年来,在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坚持全面依法治国,需要完善以_____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
组卷:5引用:3难度:0.8 -
4.我国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下列选项中体现民主集中制原则的是( )
①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都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②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等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并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③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
④在同级国家机构中,国家行政机关居于主导地位组卷:20引用:1难度:0.9 -
5.2023年1月18日,举行了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宪法宣誓仪式。领誓人左手抚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右手举拳领颂誓词,表达了宣誓人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的坚定决心和庄严承诺。举行宪法宣誓仪式( )
①凸显了人民代表大会的最高法律权威和地位
②有利于促进国家工作人员忠于宪法,依法行使职权
③有利于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树立宪法权威
④能从根本上杜绝国家工作人员的贪污腐败问题组卷:10引用:3难度:0.7 -
6.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秉公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为民用权。这是因为( )
①不受监督的权力将导致腐败
②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
③宪法严格规范国家权力行使
④高官违法犯罪会被从重处罚组卷:9引用:1难度:0.6 -
7.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于2023年1月1日正式实施。该法是为了保障妇女合法权益,促进男女平等,充分发挥妇女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作用,根据宪法和我国实际情况而制定。该法的出台( )
①体现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
②有效保障了男女权益的绝对平等
③体现宪法是普通法的立法基础和依据
④女性将不再面对人们的性别歧视组卷:8引用:2难度:0.7
二、问答题(40分)
-
22.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不仅关乎我们个人的尊严与家庭的幸福,而且关乎社会的进步与国家的发展。
【理解权利义务】
随着手机的日益普及,学生使用手机对学校管理和学生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教育部发布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规定:学校应当告知学生和家长,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学生确有将手机带入校园需求的,须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
开学第一周,某中学八年级学生小明偷偷将手机带入课堂,因上课玩手机被老师发现并按要求进行处理。小明很不服气:“手机是我的私人用品,我想怎么用就怎么用,我想带到哪里都可以。”
(1)结合材料,运用权利义务知识评析小明的上述言行。
【落实行动】
针对学生使用手机的问题,该中学严格按照《通知》要求,细化手机管理措施,并加强对学生的宣传教育。同学们对学校宣传活动感悟颇深,纷纷为中学生“手机拿得起、放得下、管得住”留言支招。
(2)请写出两条你的支招留言。组卷:24引用:2难度:0.5 -
23.弘扬宪法崇尚法治
宪法乃国家之磐石、九鼎之重器。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某校八年级(1)班以“坚持宪法至上”为主题进行课题研究,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课题准备】
(1)请你在校园内设计一条宣传宪法精神的标语。
【调研探究】
事例一:2023年3月1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宪法宣誓仪式。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主持并监誓。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刘俊臣、郭振华、何新、胡晓犁、欧阳昌琼依法进行宪法宣誓。全国人大机关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了宣誓活动。
事例二:2022年12月4日至10日,第五个“宪法宣传周”期间,全国各地广泛开展了宪法宣传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网络等宪法七进活动。教育部、司法部组织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晨读宪法”活动,通过普法网进行在线宪法知识学习的大中小学生累计已达到11.8亿多人次,有3300多万名学生通过线上宪法知识挑战,成了宪法小卫士。
(2)运用所学知识,归纳上述事例增强宪法意识的途径。
事例三:15岁的重庆高中生王玲玲,曾经因为先天残疾而面临辍学。但正因为宪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她才走进了课堂。她说:“因为有宪法我才能学习,不会再担心自己的未来。”
(3)依据事例三,谈谈宪法和公民的关系。
【课题总结】
同学们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丰富了宪法知识,同时对宪法有了更全面深刻的认识。
(4)请你写出两点对宪法的认识。组卷:15引用:2难度: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