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福建省莆田一中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5/30 8:0:9
一、积累运用(34分)
-
1.请你补全对话中的古诗文。
诺诺:如果时光倒流,我想与情深义重的李白交朋友,“我寄愁心与明月,(1)
小泽:我想与胸怀博大的曹操交朋友,“星汉灿烂,(3)
诺诺:我想与富有智慧的孔子交朋友,“(8)组卷:6引用:2难度:0.5
二、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2分)
-
2.下列加横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25引用:3难度:0.5 -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4引用:2难度:0.8 -
4.下面五句话,最恰当的一组排序是( )
①因此,我们还要学会写得有感情。
②怎样才能写得有感情呢?
③很多时候,记事也是为了传达感情,分享体验。
④总之,要记真实的事,忠实于自己的感受,切忌无病呻吟。
⑤关键是要写自己的亲身经历的、有真切感受的事,说发自内心的话。组卷:124引用:10难度:0.7
四、阅读(66分)
-
11.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筷子,是中国常用的饮食工具,是中华饮食文化的标志之一。从外形上看,筷子一头圆、一头方,圆象征天,方象征地,对应着天圆地方。
筷子发明于中国,后传至朝鲜半岛、日本等汉字文化圈。如今能够追溯到的最早的筷子,出现在商朝晚期,那时的昏君纣王就已经在使用象牙制成的精美筷子了。到了战国时期,这种在当时被称为梜(jiā)的餐具,逐渐取代了餐叉的历史地位。而到了两汉时期,基本已经普及到各家各户,此时已改称为“箸”。如今东南沿海地区各种方言仍大量保留这一叫法,如闽南话与温州话。直到明朝,才正式出现了筷子的叫法。
【材料二】下面是筷子握法图解:
【材料三】使用筷子时都是两根一块,其意为“阴阳两和”“合二为一”,意求圆满,故称“一双筷子”。手持筷子时,拇指食指在上,无名指在下,中指在中间,隐含着中国“天地人”三才文化,是中国人对人和世界的关系理解。筷子的使用也有讲究与忌讳:如一双不能长短不一,否则就是“三长两短”;吃饭时,忌用筷子敲击碗沿,因过去乞丐乞讨常以筷击碗出声;用筷插或不断翻拨菜品,被视为不雅之举;将筷子竖着或着插在盛饭的碗中,被看作不吉祥,因为过去的祭祀都是在碗中插上一双筷子。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筷子发明于中国,可以追溯到的最早的筷子出现在商朝晚期。
B.筷子最早称为“箸”,两汉时期,筷子已经普及到各家各户。
C.“箸”这一叫法,至今仍然在闽南与温州的方言中大量保留。
D.不将筷子插在盛饭的碗中,是因祭祀时常常在碗中插上筷子。
(2)请根据材料二“筷子的握法图解”,介绍握筷子时手指的握法。
(3)“筷子”承载了哪些中华文化内蕴?请结合以上材料简要概括。组卷:22引用:3难度:0.5 -
12.名著阅读
(1)班级开展名著阅读活动,请填写阅读记录卡的空缺处。名著 内容梗概 阅读笔记 《西游记》 ㅤㅤ孙悟空擅自下界后,玉皇大帝派天兵天将前去兴师问罪,天兵天将被悟空打败,太白金星向玉皇大帝分析,孙悟空只想受人尊抬,并没有实质威胁,玉皇大帝就封孙悟空做了个有官无禄的身份。 有官无禄的身份是指: 《西游记》 ㅤㅤ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路遇火焰山受阻,孙悟空万不得已,到翠云山向牛魔王之妻罗刹女(铁扇公主)借芭蕉扇,但却遭到罗刹女拒绝。 罗刹女拒绝孙悟空的原因是:
ㅤㅤ一头红焰发蓬松,两只眼睛亮似灯,不黑不青蓝靛脸,如雷如鼓老龙声。身披一领鹅黄氅,腰束双攒露白藤。项下骷髅悬九个,手持宝杖甚峥嵘。
(选自吴承恩《西游记》)
语段描写的人物是谁?他是如何利用“项下骷髅”帮助唐僧师徒渡河的?请简要概述。组卷:6引用:1难度: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