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吉林省辽源市西安区第二实验中学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 1.中华文学源远流长。下列词语蕴含化学变化的是(  )

    组卷:1157引用:49难度:0.3
  • 2.“天宫课堂”中,航天员在水球光学实验中打入的“人造空气”与我们身边的空气成分含量基本相同,“人造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

    组卷:929引用:32难度:0.9
  • 3.下列微粒中不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  )

    组卷:493引用:9难度:0.6
  •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组卷:10引用:4难度:0.7
  • 5.干冰可用于疫苗等特殊药品的低温运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540引用:10难度:0.8
  • 6.疫情期间,很多地方用84消毒液进行消毒。小明想知道84消毒液为什么能消毒杀菌。就小明的“84消毒液为什么能消毒杀菌”,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是(  )

    组卷:597引用:16难度:0.7

二、解答题(共10小题,满分0分)

  • 19.请“多角度”认识空气,回答下列问题:
    (1)从分类角度:空气属于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从组成与变化角度:如图所示是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①写出红磷燃烧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②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用蜡烛代替红磷进行实验
    B.做该实验前,应检查该装置气密性
    C.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才能打开止水夹
    D.若红磷不足,将导致实验结果偏小
    (3)从环保角度:
    ①大气中
     
    等污染物增多,是产生酸雨的主要原因(任写一种):
    ②下列保护空气措施合理的是
     
    (填字母)。
    A.工厂加高烟囱直接排放废气
    B.大力植树造林
    C.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

    组卷:14引用:3难度:0.7
  • 20.氧气在冶炼工艺、化学工业、国防工业、医疗保健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工业制氧气:
    Ⅰ.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工业上获得大量氧气的方法是利用氮气与氧气的
     
    不同,控制温度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
    Ⅱ.膜分离技术制氧:在一定压力下,让空气通过具有富集氧气功能的薄膜,可得到含氧量较高的富氧空气(含90%以上氧气)。原理简略如右图所示。因此,膜分离技术原理与分离液态空气法一样,均属于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实验室制氧气:
    同学们在实验室里清理药品时,发现一瓶盛有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的残留固体,大家对残留固体的成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进行了猜想并验证。
    【知识回顾】
    Ⅰ.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本身的
     
    在反应前后均不变。
    Ⅱ.KClO3加热分解会产生氧气,KCl、MnO2单独或混合加热时均不会产生氧气;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KClO3
    M
    n
    O
    2
    O2+KCl。
    【提出问题】该反应后,残留固体物质的组成情况是什么?
    【化学老师提示】分析反应物质组成成分时,除要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反应物是否剩余。
    【猜想与假设】甲猜想:KCl、MnO2
    乙猜想:KClO3、MnO2  丙猜想:
     

    【交流与讨论】经过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乙猜想是错误的,原因是
     

    【进行实验】为验证丙猜想正确,同学们取少量剩余固体放入试管中加热,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向试管中
     
    ,观察到相应现象,证明产生了O2,因此丙猜想正确。
    【总结与反思】验证反应后物质组成成分时,除一定存在的成分外,还应考虑验证反应物剩余。

    组卷:25引用:4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