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部编版五四制九年级上册《第12课 醉翁亭记》2023年同步练习卷

发布:2024/9/22 4:0:8

一、选择题

  • 1.下列句中的画线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组卷:211引用:2难度:0.8
  • 2.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说早期环境污染是由于人类认识水平的历史局限,         近十多年来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污染日益严重,就是人类唯利是图的贪婪所致了。这不是哪个国家能独自解决的,            国家间共同协调行动,             实现人类和自然的重新和谐。

    组卷:412引用:5难度:0.8

四、文言文阅读

  • 7.阅读课外选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欧阳修谪滁州,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遂退于颍州,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①以来金石②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③乎?”居士曰:“吾因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④吾之乐尔。”
    (节选自《诗人玉屑》)【注释】①三代:指夏、商、周三代。②金石:指钟鼎文及碑文。③逃名:逃避名声,不求名声。④志:记述。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之者谁
     

    ②欧阳修滁州
     

    (2)根据上面语段内容,分别写出欧阳修自号“醉翁”和“六一居士”的原因。
    (3)在不同时期,欧阳修分别以什么为乐?请根据上面语段内容加以概括。
    在滁州时:
     

    在颍州时:
     

    组卷:174引用:3难度:0.5
  • 8.丰乐亭记(节选)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望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最,无不可爱。又幸其民是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垒吐塾
          夫宣上思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来此 之:
     
    书以名其亭焉 遂: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句子。
    (3)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既 得 斯 泉 于 山 谷 之 间 乃 日 与 滁 人 仰 而 望 山 俯 而 望 泉 掇 幽 芳 而 荫乔 木
    (4)从文中看,作者提到了哪几种乐?

    组卷:116引用:2难度:0.1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