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青海省西宁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发布:2024/11/13 23:30:2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先秦诸子对色彩的解读,体现出他们的哲思和对宇宙人生的把握。孔子推崇的是“青、赤、黄、白、黑”五种正色;墨子用“墨”作为姓氏和命名墨家学派,用黑色彰显哲学理念。老子言“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以黑、白两色表现自己的处事原则和阴阳观念。
作为道家代表人物的庄子,更是集中地在作品中用色彩来诠释自己的哲学理念。《庄子》一书中颜色词数量众多、种类丰富,主要颜色词为“苍、青、白、黄、赤、玄、素、黑、骊、紫、朱、缁、绀、丹、辱”15种。对《庄子》中的颜色词进行统计,其中26篇中提及色彩,内篇中出现8次,外篇中出现30次,杂篇中出现23次,共计61次。
白色是庄子偏爱的颜色。首先,从思想体系看,《老子》第十二章言“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庄子承袭老子对五色的观点,在《天下》篇云“五色乱目,使目不明”,认为五色会扰乱人的视觉,使眼睛看不清楚,失去自然本性。庄子规避繁缚交织的色彩,旨趣趋向自然、本真的“白色”。其次,“殷人尚白”的社会风尚,是庄子偏爱白色的民俗原因。殷人以白色为贵,在殷墟甲骨卜辞中,关于白色动植物的记载,远超过其他颜色。庄子出生在殷商旧族所在地的宋国蒙城,身受殷商文化的熏陶,行文中不自觉地体现出“殷人尚白”的社会习尚。最后,崇尚自然的精神追求,是庄子偏爱白色的价值选择。白色在庄子看来不仅是澄明清虚的自然之光,更是虚静空灵的自然心境和纯真朴素的自然本性。白色所寓意的空明纯净的心境,是人走出现实的限制,参透生命的局限,自由遨游于天地而达到超脱的精神境界。
推崇自然是庄子哲学的核心,白色最能代言庄子的自然之道,但是庄子并不是仅以白色为贵。在庄子看来,生命本身所呈现出来的颜色,是大自然的话语方式,都有着各自的美丽与存在的价值。在庄子勾勒的世界中,有眉须雪白的渔父、穿着黑色礼服的祭祀官、冬夏青青的松柏、青翠欲滴的新生之草、洁白的丹顶鹤、乌黑的乌鸦、毛色不纯且有一只赤蹄的骏马、九重深渊的黑龙……
庄子反对将色彩礼制化、工具化。在礼制社会,人们赋予色彩以等级,用来划分地位上的尊卑贵贱,颜色词有着鲜明的用色要求与层级界定。儒家将“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视为“正色”,其他颜色视为“邪色”。在庄子看来,真正的圣人“无为名尸,无为谋府”,他们不汲汲追求名、势、利,即使套上最朴素的衣衫,也掩盖不了从心灵深处所散发的光辉。庄子伫立于人生的边缘,带着自然的情感与超越的眼光去审视人生,批判“人为”“刻意”的矫情伪性。
庄子眼中的颜色,回归色彩的自然属性,超越了“五色”的阐释,摆脱了礼制话语的束缚,具有无限的时空延伸、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哲学意蕴。在庄子独特的审美感受下,自然之色以其丰富的表现形式,再现自然之美的最高境界。
(摘编自仲艳青《庄子眼中的颜色》)(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墨子、老子、庄子都善于通过色彩来诠释自己的哲学理念与等级观念。
B.正因为受到了道家鼻祖老子的“五色令人目盲”思想的影响,庄子才偏爱白色。
C.庄子认为,生命本身呈现的颜色有着各自的美丽与存在的价值,故他并不仅以白色为贵。
D.儒家将颜色分为“正色”与“邪色”,其理念与老子的黑、白两色观很相似。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引出写作话题,然后对庄子眼中的颜色进行集中论证,重点突出。
B.文章第四段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即承接上文庄子善于精彩描绘各类色彩。
C.文章多引用文化典籍,既增强了文章的文化底蕴,又使文章的论证有力。
D.文章立足于“庄子眼中的颜色”,同时兼顾孔子等人的色彩观,视野较为开阔。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子以空明若镜的心灵来观照世间万物,描绘出生命世界的真实性与多样性。
B.在殷商文化中,白龟被世人尊为神龟,体现了“殷人尚白”的社会风尚。
C.《孟子•尽心下》云:“恶紫,恐其乱朱也。”这一观点是庄子所不赞同的。
D.庄子独特的审美感受,对于再现自然之美、解决生态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组卷:5引用:11难度:0.6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2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材料一:
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核心内容的经济活动的集合,即“三新”经济。新产业指应用新科技成果、新兴技术而形成一定规模的新型经济活动,具体表现为新技术应用产业化直接催生的新产业、传统产业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形成的新产业等;新业态指顺应多元化、多样化、个性化的产品或服务需求,依托技术创新和应用,从现有产业和领域中衍生叠加出的新环节、新链条、新活动形态,具体表现为以互联网为依托开展的经营活动等;新商业模式指为实现用户价值和企业持续盈利目标,对企业经营的各种内外要素进行整合和重组,形成高效并具有独特竞争力的商业运行模式,具体表现为将互联网与产业创新融合、把硬件融入服务、提供消费、娱乐、休闲、服务的一站式服务等。
“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加速发展壮大,经济活力进一步释放,新经济成为缓解经济下行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称。
(摘编自《我国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持续兴起 经济发展新动能加速发展壮大》,《人民日报》2020年07月29日 ) 材料二:
当前,中国经济已从过去简单的投资拉动向创新和效率驱动的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型。“三新”经济的出现和蓬勃发展,正是这种积极转变在企业层面的显现。“三新”经济新在哪儿?它是数字技术和中国传统制造业、服务业高度融合的产物,而此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更进一步增加了融合的速度和深度。这样的变化得益于数字技术的进步,让更高效地满足市场需求成为可能,彰显了中国企业主动求变的勇气和魄力,回应了市场对高质量发展的呼唤。
把“三新”转变为持续的发展新动能,绝不能只局限于简单的商业模式创新,而应该着眼于民生,聚焦于利用科技更好满足群众需求。
(摘编自《拓展“三新”经济应用场景》,《人民日报》2020年07月29日) 材料三: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3部门15日对外公布《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 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通过19项创新支持政策,加快数字经济15种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
根据《意见》,在积极探索线上服务新模式方面,大力发展融合化在线教育,积极发展互联网医疗,鼓励发展便捷化线上办公,不断提升数字化治理水平。
在鼓励发展新个体经济方面,积极培育新个体,支持自主就业,支持微商电商、网络直播等多样化的自主就业、分时就业,大力发展微经济,鼓励“副业创新”。
(摘编自《加快15种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人民日报》2020年07月16日 ) 材料四:
“三新”经济的发展需要融合多方力量,这也意味着要提供更为自由、包容、完善的市场环境,促进“三新”经济发展。
“三新”经济的发展与传统行业准则和规章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冲突,各地政府与有关部门要紧跟时代步伐,综合运用财政税收等工具,适时调整有关规章制度,以适应“三新”经济的发展。
张立群指出,着力加快技术创新的步伐,促进数字化、智能化等技术与制造业、服务业的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地推进传统产业链的数字化改造,将有力助推“三新”经济的成长、成熟和壮大,给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在未来更为宽松、自由、包容的市场环境下,‘三新’经济发展将会得到长足的进步,其为GDP带来的贡献也会越来越大。”
(摘编自《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 三新为中国经济添活力》,《经济日报》2020.7.10)(1)下列对“三新经济”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新经济”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核心内容,是国家当下鼓励并大力扶持的经济活动,为中国经济注入新活力。
B.“三新经济”是数字技术和中国传统制造业、服务业的融合产物,很多商家抓住数字技术赋予的机遇,开启了中国式创新。
C.在线教育、互联网医疗、线上办公,属于线上服务新模式,这些领域创新,其实有一定的局限性,还是会被线下服务所替代。
D.三新经济已经成为缓解经济下行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可以进一步释放经济活力,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下,很多商家依托互联网与技术创新和应用,顺应产品或服务多元化、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开展了新型经营活动。
B.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机遇,将有助于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有助于推动中国经济向创新和效率驱动的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型。
C.我国鼓励发展新个体经济,支持自主就业,支持微商电商、网络直播等多样化的自主就业、分时就业,大力发展微经济。
D.作为蓬勃的新生力量,在任何市场环境下,“三新”经济发展都将得到更好更快的进步,也会为GDP带来越来越大的贡献。
(3)请结合材料分析如何让“三新”经济获得长足发展?组卷:13引用:3难度:0.7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写给上帝的报告
于德北 我闻到了一股甜丝丝的气息,仿佛一只熟透的苹果在我身边放了太久的时间,但是,我知道我的身边没有苹果,有的只是死神的脚步迫近的声音。他来了,不是在梦里,而是在真实的生活里。在梦里,我们有过多次交锋,他不止一次告诫我,我,以及整个亚姆村村民的努力都是徒劳,一堵石墙怎么会阻挡瘟疫的飞跃呢?死神说:“做我的使者吧,向北走,一路向北走,听我的话,也许还会有一丝生机。”
说心里话,我知道上帝在看着我,可我的内心还是有一点恐惧。死神披着黑色的斗篷,戴着一副温和的面具,他也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变得和蔼,甚至他的手半伸半屈,好像托举着一件足以改变命运的礼物。
“做我的孩子,向北,抛开你愚蠢的想法,别人都要死,我可以让你活。”死神蹲下身来。
此时,我的耳畔没有上帝的指引,只有我自己的心跳怦然。
“答应我!”死神的声音显得有些焦躁。
“不!”我本能地回答。
“好,我有耐心,我会给你时间,但也会给你惩罚,记住,是你杀死了这些村民。”他站起身,说,“你的良心会不安的。”
半个月前,布商乔又一次路过村子,他去了裁缝的家里。乔走之后,裁缝一家四口就开始发烧昏迷,皮肤溃烂,相继死去。然后是蔓延至全村……又不久,从南方传来消息,伦敦发生了大规模鼠疫,整个英国南部被“黑死病”控制了。
我听到了死神的狞笑。
牧羊的孩子告诉我,他们准备搬家了,搬到北部,趁着瘟神还没进他家的门,他们要避难去,向北走,北部没有鼠疫,那里很安全。
我跑到村子里去,看到不少村民都在收拾东西,包括那些正在发烧的老人,他们被亲人安置在马车上。那一瞬间,我的脑海中出现了一个恐怖的画面:原来还安宁的北部地区,因为亚姆村村民的汇入,很快变成了人间地狱。枯槁的高高举向天空的手指,生满烂疮的脸绝望地贴向大地,孩子的哭声充斥着旷野,一具具黑色的尸体横卧道边……在亚姆村村民的身后,是大批从疫区来的灾民,他们像一股黑色的巨流,跨过亚姆村,又以支流的方式蔓延到北部的各个地区……
我闭上了眼睛,不敢继续想下去。
“上帝啊,告诉我,我该怎么办?”我仰头看天。
可是,上帝没有回答我。
脑海里的画面翻卷着,由巨幅的可以俯瞰的图景,变成了一个个真实的细节,变成了一个个破碎的家庭,变成了一段段难以辨认、无法拼接的肢体,变成了蝇虫的狂欢,变成了黑暗最深处的死寂。
“医生!医生!”我猛醒过来,在人群中寻找着医生,很快,我看到了他。他正茫然地站在人群中——他的妻子回娘家了,他决定不了是否去接她。我奔向医生,一把抓住他,急切地问他:“你想过吗?想一想,你想过吗?”医生把目光转向北方,茫然的目光中慢慢地凝聚了坚定。
“是的,”他说,“牧师先生,我想过。”
我知道,我们脑海中的图景被无限真实地扩大了。
“不能走,我们不能走!”我抓住他,紧紧地抓住他。
“对,不能走。”他说。
我们又找到在铅矿做工的莱德,他听了我们的话,沉默了半晌,说:“是的。”他开始从车上往下卸东西,并未多言,只是还给我们一个苦涩的微笑。
请记住,不是我一个人,是所有心存良知的人集合了所有心存良知的村民召开了一次会议。无需过多的解释,也不用强硬的阻止和劝慰,我只把我的想法告诉了大家,大家就都默默地回家了。没有人多说一句话。
忘了是谁提醒我,也许是莫泊桑,对不起,太紧张,我记不住了。他说应该在村子通往北部的必经之路上筑一道墙,轮流派人看守,劝阻那些来自南部的人就此停下脚步,为英国留下未来和希望……
我们坚守了,我们也做到了,真的感谢“就此止步”的每一个善良的人,他们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上帝的存在。
我又闻到那甜丝丝的气息了,也许我的内脏已经开始腐烂,我看到了我手臂上的暗色斑点,也感觉到了身体像火一样在燃烧。死神又来了,我听见他说:“走吧,离开这里!一切都来得及!我可以救你,只要你带着村民走,毁掉那堵墙,一路向北!”
我笑了。
我笑,不是因为我终于听到了上帝的指引,而是看到了墙南的村民和止步的人群,他们坚定地站在那里,面色沉静,不再有一丝的不舍和绝望。他们目光深邃而辽远,一直凝视着更为遥远的未来,那里充满了人类的美丽的希望。
我拿起笔,写下最后的话——善良需要传递下去。
死神在亚姆村又一次遭受绝望,他叹息一声,颓然离去。
——我叫威廉,死于英国1664年至1666年间那场鼠疫。我只是一个普通的牧师,这是我写给上帝的报告,希望他可以收到。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故布疑云,叙写“我”与死神的对话,让“我”做他的使者。这种开头让故事染上神秘、魔幻的色彩,更好地激发了读者的兴趣。
B.小说没有着力刻画“我”的外在特征,而是重点描写“我”的心理状态:从最初的迷茫到觉醒到最后的坚定,主要是为了展现“我”善良、正义的品格。
C.小说提到“我”知道上帝存在,但上帝却没有回应“我”,目的是为了表现更深刻的主题:上帝不是万能的救世主,人类要自我拯救才能战胜病魔。
D.小说借助一件疫病事件,虚构出一个“我”不怕牺牲、与死神对抗的故事,在生死矛盾的冲突中,展现了人性的坚韧与美好。
(2)有人认为引领大家阻击疫病的威廉是小说的主人公,但也有人认为牺牲自我、坚守村落的普通民众才是主人公。你认为谁是这篇小说的主人公?请简要分析。
(3)本文是一部典型的浪漫主义作品,小说中是如何体现浪漫主义这一特征的?请结合文本从情节、手法、主题上作简要分析。组卷:14引用:3难度:0.4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9.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
商务部副部长王炳南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第三届进口博览会将于2020年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办。在疫情冲击经济贸易背景下举办第三届进口博览会,继续扩大进口,坚持开放中国市场,对加快全球经济恢复增长,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发挥着重要作用,充分体现了大国担当。商务部已经制定了周密的工作方案,严格落实疫情防控的措施,中国有信心与各方一道,共同努力举办一届规模更大、质量更优、创新更强、层次更高、成效更好的国际一流博览会。组卷:1引用:5难度:0.7
四、写作(60分)
-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百年来,每当中华民族面临选择的重大关头,总有一群青年勇立潮头,担负起挽救民族振兴国家的使命。当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他们宣传进步思想,用一份《新青年》开启一个时代;他们组建革命政党,领航中国革命,终于让新中国屹立在世界东方。当新中国建设热潮兴起,他们在异国他乡爬冰卧雪战强敌,换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他们在荒漠戈壁隐姓埋名,孕育出一声巨响震惊世界。当改革开放春潮乍起,他们创造出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让世界看到了“深圳奇迹”;他们让蛟龙入海,让神舟飞天,让嫦娥奔月,让北斗组网;他们在山乡旷野挥洒汗水,催生脱贫致富的果实;他们在战火纷飞的异国他乡,为世界和平贡献中国力量。新的时代,新的征程,新青年将迈出他们的青春步伐。
校团委举行“新时代青年的使命和担当”国旗下讲话主题征文活动。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演讲稿,谈谈你的感受和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组卷:9引用:3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