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6章 碳和碳的氧化物》2018年单元测试卷(17)

发布:2024/12/14 21:30:2

一、单选题

  • 1.在大气层中,因CO2的含量不断增加而引起“温室效应”,造成大气中CO2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组卷:167引用:10难度:0.7
  • 2.证明木炭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

    组卷:109引用:3难度:0.7
  • 3.关于化学反应C+O2
    点燃
    CO2,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328引用:7难度:0.7
  • 4.关于CO和CO2的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89引用:57难度:0.9
  • 5.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物质杂质除去杂质的试剂或方法
    ACO2CO点燃
    BFe粉炭粉稀盐酸,过滤
    CMnO2KCl足量水,过滤
    DCuSO4溶液FeSO4溶液过量铁粉,过滤

    组卷:30引用:3难度:0.7
  • 6.2010年8月26日上午,我国载人潜水艇“蛟龙号”突破3759米的深度大关,跻身世界五强.下列反应都能产生氧气,其中最适宜在潜水艇里供给氧气的反应是(  )

    组卷:85引用:4难度:0.7
  • 7.环境和能源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下列连线前后关系不正确的是(  )

    组卷:72引用:47难度:0.9
  • 8.下列认识或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23引用:2难度:0.7
  • 9.运用化学知识可以解决许多实际问题.如表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安全常识 B. 区分常见物质
    天然气泄漏--立即打开换气扇
    海鲜防腐--甲醛溶液浸泡
    预防煤气中毒--确保烟道畅通
    O2和CO2--用澄清石灰水
    氢氧化钠和石灰水--用酚酞试液
    食醋和白酒--闻气味
    C.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D. 日常生活经验
    N2性质稳定--作保护气
    H2具有可燃性--作气体燃料
    CO具有还原性--冶炼金属
    食品干燥剂--浓硫酸
    使篝火更旺--把木柴架空
    煤燃烧更充分-把煤作成蜂窝状

    组卷:13引用:3难度:0.7

四、综合题

  • 27.请结合下列实验常用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
     
    、b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下同)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用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停止加热,主要是防止
     
    . 
    (3)若用石灰石和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可选用B或C作为发生装置,这两种装置相比,C装置优点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甲烷是密度小于空气,极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醋酸钠固体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取.制取甲烷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若要收集较纯的甲烷,可选择D、E、F中的
     
    .若用图G所示医用塑料袋排空气法收集甲烷,则甲烷进入端为(填“a”或“b”)
     

    组卷:25引用:3难度:0.3
  • 28.(1)经过一年化学学习。你可能已经喜欢上了在实验室做实验的感觉。让我们一起再来做实验吧

    ①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若要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装置
     
    (填字母)若用G装置收集氧气,验满方法为
     

    ②通常情况下,乙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略小。且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常用块状碳化钙固体和水反应制取乙炔,该反应在常温下进行且非常剧烈。实验室欲制取乙炔,最好选用的装置组合是
     
    (填字母),该发生装置的优点为
     

    (2)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中和反应实验时,将4mL2%的稀硫酸 逐滴滴加到2mL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测得溶液的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提出问题】导致溶液pH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
    ①溶液的pH是由H+或OH-浓度决定,H+浓度越大,pH越小;OH-浓度越大,pH越大。
    ②溶液中某种离子浓度非常小时,可忽略不计。
    【作出猜想】
    猜想Ⅰ:溶液pH变化是因为氢氧化钠溶液被稀释。
    猜想Ⅱ:溶液pH变化是因为发生了化学反应。
    【进行实验】同学们分成两组分别进行实验。
    甲组:同学们将4mL 2%的稀硫酸换成
     
    ,逐滴滴加到2mL 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并测得溶液的pH始终大于7,说明猜想Ⅰ不合理。
    乙组:同学们分别取a、b、c三处溶液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
    取适量a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镁条 无气泡产生 溶液中几乎不含
     
    (填离子符号)
    取适量b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中几乎不含H+和OH-
    取适量c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
     
     
    溶液中几乎不含OH-
    【实验结论】猜想Ⅱ合理。
    (3)【知识拓展】从微观角度分析,中和反应的实质是
     

    组卷:10引用:1难度:0.4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