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福建省泉州市科技中学高二(下)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12/31 5:0:5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1小题,19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元宇宙概念最早出现在1992年美国作家尼尔•斯蒂芬森的科幻小说《雪崩》中。小说描绘了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的虚拟数字世界——“元界”。现实世界中的人在“元界”中都有一个虚拟分身,人们通过控制这个虚拟分身来相互竞争以提高自己的地位。
          事实上,当前科技界对元宇宙并无一个公认的权威定义。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沈阳认为,元宇宙是整合多种新技术而产生的新型虚实相融的互联网应用和社会形态,它基于扩展现实技术提供沉浸式体验,以及数字孪生技术生成现实世界的镜像,通过区块链技术搭建经济体系,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在经济系统、社交系统、身份系统上密切融合,并且允许每个用户进行内容生产和编辑。
          胡闻认为,元宇宙概念在今年大热不是偶然,经过多年酝酿,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5G通讯、可穿戴设备等底层技术的应用日渐成熟,这些技术的结合运用使打造元宇宙成为可能。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左鹏飞认为,元宇宙热背后有着深刻的经济社会原因——移动互联网红利已经到顶并开始消退,元宇宙作为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融合的载体,蕴含着社交、内容、游戏、办公等场景变革的巨大机遇,传统数字科技企业和新兴初创企业都想抓住未来赛道机遇。
          清华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近期发布的《2020-2021元宇宙发展研究报告》认为,2020年是人类社会虚拟化的临界点,为2021年成为元宇宙元年做了铺垫。一方面疫情加速了社会虚拟化,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下,全社会上网时长大幅增长,“宅经济”快速发展;另一方面,线上生活由原先短时期的例外状态成为常态,由现实世界的补充变成了与现实世界的平行世界,人类现实生活开始大规模向虚拟世界迁移,人类成为现实与数字的“两栖物种”。
          虽然前景诱人,但多数受访人士认为,当前元宇宙产业整体上还处于早期阶段,从算力条件、网络技术、扩展现实等现状来看,产业还需要10至20年的发展时间。
    (摘编自新华社《元宇宙到底是个啥,离我们还有多远?》)材料二:
          元宇宙的出现,将会整合并推动技术创新,最终实现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的深度融合。当前,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VR、AR(增强现实)等新技术,始终处于“各自为政”状态,难以发挥集成作用。元宇宙不仅要给用户提供更真实的体验,还要整合虚拟现实技术成果,构建一个平行的全息数字世界,实现实体世界与虚拟世界的深度联通。要想成功构筑这样一个复杂的虚拟世界,需要包括交互技术、区块链技术、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网络及运算技术和电子游戏技术在内的六大支撑技术。
          因此,元宇宙概念的火爆,建立在人们对技术迭代的高度自信之上。尽管目前很多技术并不成熟,甚至距离元宇宙的构想还有一段距离,但仅从2021年元宇宙引发的市场关注及资本追逐来看,新技术的整合应用将很快得到推进,应用场景和用户体验也将进一步丰富和提升。
          元宇宙的出现,将会改变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方法,并引发生活方式的深度改变。如果说元宇宙点燃科技圈的热情是因为技术创新驱动的力量,那么,元宇宙成功“出圈”引发全社会的关注,就是源自元宇宙所描绘的场景一旦实现,将改变每个人的生活。
          过去,无论是传统纸媒,还是互联网新媒体,人们获得信息的方式都是平面的,然而,元宇宙会让人真的“身临其境”,通过立体多维的方式重新认识和看待世界。网络世界的海量信息以更直观的方式进入主观世界,人的意识得以极大拓展;与此同时,虚拟人也在形成新的社会关系与情感连接,并将自身在虚拟空间获得的思维和情感体验反馈到现实世界。现实与虚拟的实时交互,必将引起传统社会科学体系的突破与重构,也将推动自然科学研究范式的改变,如信息科学、量子科学、数学和生命科学的交互融合。
          元宇宙的出现,将会引发对虚拟世界运行规则的深度探讨。在元宇宙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传统的生命概念、时空概念、能量概念、族群概念、经济概念都可能被改变,甚至被颠覆。
          首先,元宇宙规则由社区群众自主决定的现状,可能带来文化侵袭和价值错位。当更多人进入元宇宙之后,价值取向、制度选择和秩序层级等文明规则该如何设计?虚拟世界中如何实现不同文化的交融?谁来维护这些秩序和规则?
          其次,虚拟世界也存在贫富分化风险。元宇宙中不存在传统的产业结构,“观念经济”将是经济活动的基本形态。处于雏形的元宇宙经济体系,可以移植和试验所有数字经济创新成果,如合作经济、共享经济和普惠金融。但从长期来看,元宇宙独立的经济系统,也应纳入宏观经济调控范畴,避免平行世界出现另类的两极分化。
          此外,现实世界存在的垄断主义、霸权主义和种族冲突是否会渗入元宇宙等都是问题。这也提醒人们,依靠数百万甚至数亿人通过游戏娱乐、内容创造、人际互动等方式共同创造的元宇宙,必须建立和谐共存的运行规则。
    (摘编自王明姬《冷静面对“元宇宙”热潮》)(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美国作家尼尔•斯蒂芬森首先提出元宇宙的概念,在他的小说《雪崩》中,现实世界的人在“元界”中都可以控制一个虚拟分身。
    B.沈阳教授认为,元宇宙基于扩展现实技术提供沉浸式体验,是现代网络进一步发展之后形成的虚实相融的互联网应用和社会形态。
    C.虽然目前很多虚拟现实技术并不成熟,但元宇宙概念依然大热。市场的关注和资本的追逐,有利于丰富应用场景,提升用户体验。
    D.人们对元宇宙高度关注,是因为它或将改变人们的生活。元宇宙可以让我们体多维地认识世界,形成新的社会关系与情感连接。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数字科技和新兴企业若能抓住元宇宙产业发展的机遇,或可以化解移动互联网盛极而衰的危机,得以持续发展。
    B.清华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认为2021年是元宇宙元年,其依据是社会虚拟化加速,上网时间增长,线上生活成为常态。
    C.要构建与实体世界平行并深度联通的虚拟世界,需要对还没有发挥集成作用的新技术进行整合,并推动其不断创新。
    D.元宇宙规则由社区群众自主讨论决定,这种无序的方式会使虚拟世界产生众多问题,必须建立和谐共存的运行规则。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包含元宇宙概念的一项是
     

    A.中国移动推出“云视讯”APP,可以在固定场所或移动状态下进行多方视频通讯。
    B.在江苏卫视2022跨年演唱会上,歌手周深与虚拟人邓丽君同台对唱,双向互动。
    C.三星堆历史博物馆采用VR、AR、AI等先进科技手段为游客打造沉浸式旅游体验。
    D.电影《头号玩家》中,十亿玩家通过VR进入虚拟游戏“绿洲”,进行寻宝冒险。
    (4)有材料在论证上具有“深刻”的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5)在对元宇宙发展的认识上,材料一和材料二有哪些异同点?请简要说明。

    组卷:38引用:7难度:0.5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6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秋山图
    [日]芥川龙之介
    “您看过元代绘画神手大痴的《秋山图》么?”
          一个秋夜,王石谷到恽南田家中作客,一边喝茶,一边谈话。
    “没有。您见过?”
    “可以说见过,也可以说没见过,这是一件怪事……”
          恽南田惊异地瞅着王石谷的脸:“你见过的是摹本么?”
    “也不是摹本,算是见过了真迹……不过,不但我,烟客翁对这《秋山图》也有过一段因缘。您若有兴趣,我就谈一谈!”
    “请吧!”
          恽南田拨拨灯檠的火头,便请客人谈谈这件事。
          那是一年秋天,元宰先生同烟客翁谈画,忽然问,见过大痴的《秋山图》没有。翁在画道上是师法大痴的,凡是大痴的画,只要留在世上的,差不多全见过,可是这《秋山图》却始终没有见过。
    “不,不但没有见过,连听也几乎没有听说过。”
          翁这样回答,觉得挺不好意思。
    “有机会务必看一看吧,那画可以算大痴的极品了。”
    “有这样好的作品,一定得看一看。这画在谁手里呢?”
    “在润州张家,您可以去登门拜访。”
          烟客翁马上出发到润州去。
          张家虽然屋院很大,却显得一片荒凉。墙上爬满了藤蔓,院子里长着长草,成群的鸡鸭,见到客来表示好奇的神气。
          烟客翁被请到厅堂里,陈设着紫檀木的椅子,上面蒙着一层淡淡的尘土。出来接待的主人却还风雅,有贵族的品格。翁提出想拜观名画的愿望。
          主人立刻答应。原来这厅堂正墙上,就挂着一幅中堂。
    “这就是您要看的《秋山图》。”
          翁抬头一看,不觉发出一声惊叹。
    “画是青绿山水,蜿蜒溪流,用点墨描出高高低低的丛山,显出新雨后的翠黛,又着上一点点朱笔,到处表现出林丛的红叶,美得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了。好一幅绚烂的图画,而布局又极为宏大,笔致十分浑厚……”
          翁完全被迷住了,恋恋不舍地看着,愈看愈觉神奇。
    “神品,神品,元宰先生的称赏果非虚言。”
          翁一边说,一边眼睛仍没离开画幅。
    “是么,真是这样的杰作吗?”
          翁听了这话,不觉把吃惊的眼光转向主人。
    “什么,您觉得我看得不对吗?”
    “不,没有什么不对。”
          主人像少女似的羞红了脸,然后淡淡一笑,怯生生地看着墙上的画。
          过了一会,翁告别这个荒院一般的张家。
          逗留润州时,烟客翁几次派人到张家去交涉,希望把《秋山图》让给他,可是张家不肯接受他的请求。于是,翁只好断念了。
          王石谷讲到此处,停了一下,又说:“这是我从烟客翁那里听说的。”
    “那么,只有烟客先生见过《秋山图》的了。”
          恽南田捋捋长髯,眼望着王石谷。
          这回,王石谷没喝茶,又娓娓地讲下去了。
          烟客翁同我讲这事,是见过《秋山图》后五十年的时候。此后过了约一月,我独自去南方游历。其间偶然听说那《秋山图》,已被相识的贵戚王氏以千金代价从润州张氏子孙那儿弄到手。我便急忙到王氏府,去拜观《秋山图》了。
          现在还记得很清楚,这正是王氏庭院的牡丹花在玉栏边盛放的初夏午后。在匆匆谒见中,不觉就笑了起来:
    “闻说《秋山图》今已归府上所有,烟客先生为此画曾大费苦心。”
          王氏满脸得意地说:
    “今天烟客先生也约好了要来,先到的请先看吧!”
          王氏马上叫人在厅堂侧墙上挂起了《秋山图》。临水的红叶村舍,笼罩山谷的白云,远远近近侧立屏风似的青翠的群峰-立刻,在我的眼前,出现了大痴老人手创的比天地更灵巧的一座小天地。我眼睛一眨不眨地注视墙上的画。
          云烟丘壑的气势,显然无疑是大痴的真品,用这样多的皴点,而墨色又这样灵活……着这样重叠的色彩,而看不出一点笔痕,除了痴翁,别人究竟是不可能的。可是-可是这《秋山图》,和烟客翁曾在张氏家所见那幅,确不是同一大痴的手笔。比之那幅,这恐怕是比较下品的了。
          王氏窥探我的脸色,我竭力不使失望之色露出脸上。过了一会儿,王氏带着担心的神气问:
    “您看如何?”
          我连忙回答:
    “神品,神品,难怪烟客先生大为惊奇。”
          王氏好像对我的赞赏还有点不大满足。
          这时候,恰巧对我大讲《秋山图》妙趣的烟客翁也到来了。他同王氏寒暄着,显出高兴的笑容。
    “五十年前在张家荒园看的《秋山图》,现在又在华贵的尊府再度相逢,真是意外的因缘。”
          翁如此说着,举头观看墙上。这《秋山图》究竟是否他见过的那幅,他当然是最明白的。因此我也同王氏一样,深深注意他看图的表情。果然,他的脸上渐渐笼上了一道阴云。
          沉默了一会儿之后,王氏更加不安了,怯生生地问:
    “您看如何,刚才石谷先生也大大赞赏了”
          大概也不忍使王氏失望吧,翁看完了画,便郑重对王说:
    “您得到这画,真是莫大幸运,它给府上的珍藏,又添加了一重光彩。”
          我向烟客先生做了一个眼色,小声地说:
    “这就是那幅《秋山图》吗?”
          他摇摇头,回我一个奇妙的眼色:
    “真是一切如在梦中,也许那张氏家的主人是一位狐仙吧?”
    “《秋山图》的故事就是如此。”
          王石谷讲完了话,慢慢地喝了一杯茶。
    “果然,真是一个怪谈。”
          恽南田两眼盯视着铜檠的火焰。
    “可是烟客先生心中,不是明明留下了那幅奇怪的《秋山图》,而且你心中也……”
    “青绿的山岩,深朱的红叶,即使现在,还好像历历在目呢。”
    “那么,没有《秋山图》,也大可不必遗憾了吧?”
          恽王两大家谈到这儿,不禁抚掌一笑。
    (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元宰先生对《秋山图》的高度评价,让烟客翁五十年来对该画念念不忘。
    B.描写张府厅堂的紫檀椅子上蒙着淡淡的尘土,间接表明了张府家道中落。
    C.张府荒草丛生与王府牡丹盛开形成对比,暗示《秋山图》终将大放异彩。
    D.王石谷谒见王氏时的笑容,既有将见到名画的兴奋,也有对贵戚的谄媚。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以王石谷的问话引出《秋山图》故事,“可以说见过,也可以说没有见过”预示故事曲折而神秘,引起读者兴趣。
    B.小说围绕《秋山图》的故事展开,构成故事套故事的格局,其中既有王石谷听闻的,也有他亲历的,故事之间过渡自然。
    C.小说插入喝茶、拨灯、捋长髯等多个细节,有意造成叙述的停顿,使节奏缓急有度,同时也巧妙地营造了讲故事的氛围。
    D.小说两次细致描绘《秋山图》画面,突出“云壑丘山”的磅礴气势,是为了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深化了小说主题。
    (3)同是画作藏家,润州张氏和贵戚王氏对《秋山图》的心态却不相同,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
    (4)本小说脱胎于清代文人笔记,该笔记以王石谷与恽南田相约同去寻找“《秋山》真本”为结尾,确定王府的画是假的。而本小说关于《秋山图》故事的结尾具有“不确定性”,这样的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组卷:75引用:3难度:0.1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11分)

  •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处暑是气温由炎热向寒冷变化的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暑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
          处暑节气,①
     
    :一是太阳的直射点继续南移,太阳辐射减弱;二是副热带高压跨越式地向南撤退,蒙古冷高压开始逐渐影响我国。此时若空气干燥,往往带来刮风天气;若大气中有暖湿气流输送,②
     
    ,人们会感到较明显的降温,故有“一场秋雨(风)一场寒”之说。
          夏季横行霸道的副热带高压,虽说迈开大步南撤,但绝不肯轻易认输,轻易败退到西太平洋的海上。在它控制的南方地区,刚刚感受到一丝秋凉的人们,往往在处暑尾声,③
     
    ,这就是名副其实的“秋老虎”。这期间昼夜温差加大,人们往往对夏秋之交的冷热变化很不适应,一不小心就容易引发呼吸道感染、肠胃炎、感冒等疾病。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请分析文中划波浪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组卷:24引用:6难度:0.7

四.写作(60分)

  • 8.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奥运赛场:她,一枪绝杀,逆转夺得首金;他,臂力千钧,举起大国荣耀;她们,轻盈一跳,成就完美;他们,千锤百炼,追求极致……
          防疫战场:她,两针疫苗,护你安康无恙;他,临危受命,扛起院士责任;她们,防护之下,一马当先;他们,生死关头,日夜奋战……
          洪灾现场:她,以命护子,彰显母爱伟大;他,拍车预警,劝人弃车逃生;她们,聚心协力,守护家园;他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
          不同的“场”,同样的精神,不同的“场”,同样的荣光!你的“场”在哪里?你如何面对?请就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组卷:11引用:23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