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广东实验学校江门分校九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
发布:2024/9/19 18:0:8
一、单选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组卷:47引用:5难度:0.9 -
2.如图所示,关于A、B、C三点的电流方向和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42引用:4难度:0.7 -
3.下列有关各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57引用:2难度:0.8 -
4.青少年科技创新材料中有一种变光二极管,电流从其P端流入时发红光,从其Q端流入时发绿光,奥秘在于其内部封装有一红一绿两个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其符号为
,当电流从“+”极流入时二极管能通电且发光,当电流从“-”极流入时二极管不能发光,则该变光二极管的内部结构可能是下图中的( )
组卷:4149引用:58难度:0.7 -
5.如图所示是一种太阳能背包。它的前面有一个太阳能电池板,里面有一个蓄电池,可以给手机、小风扇或数码相机等电子产品供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1316引用:22难度:0.9 -
6.如图所示的电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组卷:1155引用:14难度:0.9 -
7.小美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了以下实验:甲、乙两烧杯各装100g水,用酒精灯加热甲烧杯,煤油灯加热乙烧杯,直至杯内水沸腾1分钟即熄灭该灯,测得消耗酒精4g、煤油2.5g。她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水温与加热时间关系的图像(如图)。若水沸腾前质量不改变,同一杯水沸腾前后单位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q酒精=3.0×107J/kg,q煤油=4.6×107J/kg,c水=4.2×103J/(k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650引用:6难度:0.6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1分).
-
8.泡茶时,将开水冲入放有茶叶的茶壶中,过一会儿,水中便会呈现出茶色并可闻到茶香,这是 现象。在沸水中茶色很容易变浓,这说明 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若把分子看成一个小球,则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合 nm。
组卷:17引用:2难度:0.8
六、综合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19分).
-
23.“碳中和”是指生产生活中通过各种方式来抵消自身产生的CO2(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CO2的相对“零排放”,是当今共同应对气候变暖问题的全球行动。
2022年北京冬奥会是全球第一个实现了“碳中和”的冬奥会。冬奥会使用了氢燃料电池大巴,行驶时只排放水而无其它任何有害物质。大巴使用的氢燃料电池相当于发电机,电池工作原理如图甲所示。把氢和氧分别供给阳极和阴极,氢通过阳极向外扩散并与电解质发生反应后,放出的电子通过外部工作电路到达阴极,失去电子的氢离子(质子)穿过质子交换膜,到达燃料电池阴极板。
(1)氢燃料电池工作时将燃料的 能转化为电能。
(2)图甲是氢燃料电池工作原理图,则电池正常工作时电池内部电流的方向为 (选填“向左”或“向右”)。
(3)如图乙,驾驶位有通风和加热两种功能,且能独立控制,以下简化电路可达到此要求的是 (填字母)。
(4)氢燃料电池大巴可实现CO2的零排放,而柴油动力大巴每燃烧1kg柴油排放的CO2约3kg。某柴油动力大巴行驶100km耗油25L,这25L柴油完全燃烧可释放热量 J;如改用氢燃料电池大巴行驶100km可减少约 kg的CO2排放。(ρ柴油=0.8×103kg/m3,q柴油=4.3×107J/kg)
(5)请你为“低碳生活”给出一条合理的出行建议:。组卷:517引用:8难度:0.6 -
24.如图甲所示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一款油电混合动力汽车。该混合动力汽车启动时,内燃机不工作,车内蓄电池输出能量;当高速行驶或蓄电池储存电能过低时,内燃机启动,既可以向车轮输出能量,同时又可以向蓄电池充电。为了保护蓄电池,当电池使用到剩下最大容量的20%停止供电。在某次测试中,司机驾驶该车在平直公路上以5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1h,观察仪表盘发现这段时间内燃机消耗燃油10kg,蓄电池储存的能量由最大值的30%增大至最大值的80%。该车行驶时所受阻力f和车速v的关系如图丙所示,该汽车的某些参数如表所示。(燃油热值q=4.0×107J/kg)
电机 电池 整车 输出最大功率/kW 输出电压/V 最大容量/J 质量/t 90 300 1.2×108 1
(2)在测试过程中,该车克服阻力做的功是 J,蓄电池储存的能量增加了 J,汽车的能量利用率为 %。
(3)若只用蓄电池提供动力且假设电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该车在蓄电池充满电的情况下以25km/h最多可行驶 km。组卷:75引用:4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