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湖南省湘西州永顺县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发布:2024/8/17 8:0: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在表格相应题号下)
-
1.下列现象与生物特征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组卷:321引用:31难度:0.5 -
2.关于生物圈中碳一氧平衡的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117引用:6难度:0.5 -
3.儿歌中有“二月二龙抬头,虫虫蚂蚁向外走”,这是描写冬眠动物出眠的景象。冬眠动物在环境温度下降时会进入冬眠,这种现象体现的生物基本特征是( )
组卷:147引用:10难度:0.8 -
4.中小学生“五项管理”包括手机、睡眠,读物、作业、体质管理等五项。某学校要了解本校学生“五项管理”的落实情况,应选用( )
组卷:76引用:34难度:0.9 -
5.2022年是农历壬寅年——虎年,按照生物的归类方法,虎属于( )
组卷:27引用:6难度:0.9 -
6.骆驼刺、梭梭等沙漠植物能够防风固沙保持水土,这说明( )
组卷:306引用:12难度:0.3 -
7.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有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下列不能体现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
组卷:143引用:13难度:0.7 -
8.“冰糖心苹果”产自新疆的阿克苏,果核透明,味道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阿克苏地区年日照时数多达2600小时以上,昼夜温差大。影响这种苹果品质的非生物因素是( )
组卷:338引用:41难度:0.6 -
9.谚语“清明雨水多,竹笋满山坡”中,促进竹笋生长的生态因素是( )
组卷:274引用:27难度:0.5 -
10.下列选项中,与“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所描述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相同的是( )
组卷:118引用:22难度:0.6 -
11.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一般在每年3月5日或3月6日。《大戴礼记•夏小正》中说“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影响昆虫“惊而出走”的非生物因素是( )
组卷:84引用:9难度:0.5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0分)
-
34.李明同学从山坡上采集到一株草本植物,发现有的叶片下表面边缘有许多褐色的隆起。为了研究此褐色隆起是否是生殖细胞(孢子),请你们完成如下实验:
(1)提出问题
(2)实验步骤:
a.取一块砖洗净,在沸水中进行消毒,然后把它放在玻璃缸里,向缸内注水,使砖的一半浸在水里。
b.分别取A组带有褐色隆起的叶片和B组
c.用玻璃盖上缸口,把缸放在温暖而湿润的地方,温度最好控制在25℃左右,两个星期后观察。
(3)实验现象:A组叶片长出新的植物幼体,而B组叶片未长出新的植物幼体。实验结论是:
(4)将B组叶片放在缸内的目的是
(5)该实验的变量是组卷:39引用:2难度:0.5
四、资料分析题。
-
35.以下是研究、治理、利用生态系统的两则材料,请分析回答:
材料一:2021年我国科研人员将油菜、棉花、马铃薯、拟南芥(一种植物)、酵母菌(一种真菌)和果蝇(一种动物)6种生物装入载荷罐,并提供水、土壤、空气、光照等生长条件,搭载“嫦娥四号”探测器到达月球,进行了人类首次月面生物生长培育实验。
材料二:为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城市污水净化能力,各地因地制宜治理自然湿地生态系统,通过补水及栽种花草树木增加植被的种类和数量,也招引不少鸟类等动物的迁入。某湿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如图(A~G表示各种生物)。
(1)资料一中的6种生物中,能作为生产者的是
(2)如图食物网中的
(3)该湿地生态系统治理和自我修复后,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都有所增加,这意味着生态系统的
(4)如果有污染物排入该湿地生态系统,体内含有毒物质最多的生物是组卷:5引用:2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