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广西南宁三中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
-
1.用正楷将下面的句子正确、工整、美观地抄写在方格里。
吹面不寒杨柳风组卷:0引用:1难度:0.9 -
2.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题目。
ㅤㅤ也许,到冬天来临,人们会讨厌雨吧!但这时候,雨已经化了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笠临人间……但是,在人们受够了冷洌的风的刺激,讨厌那干涩而苦的气息。当雨在头顶上飘落的时候,似乎又降临了一种特殊的温暖,仿佛从那湿润中又漾出花和树叶的气息。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远远地望过去,收割过的田野变得很亮,没有叶的枝干、淋着雨的草垛,对着瓷色的天空,像一幅干净利落的木刻。而近处池畦里的油菜,经这冬雨一洗,甚至忘记了严冬。
(1)在横线上写出加点字的拼音。
干涩:
池畦:
(2)“咄咄逼人”在语段的意思是:
(3)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
“
(4)语段中多处出现了与“冬天”词性相同的词,请找出两个组卷:7引用:2难度:0.5 -
3.下面语段中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下来。
ㅤㅤ从《环境治理创文明——沙江河今昔》这组图,让我们看到了南宁的人居环境提升成效显著,感受到了南宁的发展和变化。组卷:4引用:1难度:0.5 -
4.古代有许多常见的谦辞与敬辞,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会使用到。请判断下列情境中加点词属于谦辞还是敬辞,以及用于指称的对象。
(1)李明旅居海外多年,今年春节回国探亲时见到了旧友王刚,李明关切地问道:“十多年过去了,令堂身体可还健朗?”
令堂:属于
(2)张良和江海在古董拍卖会上一见如故,张良热情地邀请道:“这几年我在全国各地收集到一些古董,有时间可到寒舍小聚,咱们一起鉴赏交流。”
寒舍:属于组卷:12引用:1难度:0.5
三、阅读理解。(共40分)
-
12.名著片段阅读。
父亲的病(节选)ㅤㅤ明天就请陈莲河。陈莲河的诊金也是一元四角。但前回的名医的脸是圆而胖的,他却长而胖了:这一点颇不同。还有用药也不同。前回的名医是一个人还可以办的,这一回却是一个人有些办不妥帖了,因为他一张药方上,总兼有一种特别的丸散和一种奇特的药引。
ㅤㅤ芦根和经霜三年的甘蔗,他就从来没有用过。最平常的是“蟋蟀一对”,旁注小字道:“要原配,即本在一窠中者。”似乎昆虫也要贞节,续弦或再醮,连做药资格也丧失了。但这差使在我并不为难,走进百草园,十对也容易得,将它们用线一缚,活活地掷入沸汤中完事。然而还有“平地木十株”呢,这可谁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了,问药店,问乡下人,问卖草药的,问老年人,问读书人,问木匠,都只是摇摇头,临末才记起了那远房的叔祖,爱种一点花木的老人,跑去一问,他果然知道,是生在山中树下的一种小树,能结红子如小珊瑚珠的,普通都称为“老弗大”。
ㅤㅤ“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药引寻到了,然而还有一种特别的丸药:败鼓皮丸。这“败鼓皮丸”就是用打破的旧鼓皮做成;水肿一名鼓胀,一用打破的鼓皮自然就可以克伏他。清朝的刚毅因为憎恨“洋鬼子”,预备打他们,练了些兵称作“虎神营”,取虎能食羊,神能伏鬼的意思,也就是这道理。可惜这一种神药,全城中只有一家出售的,离我家就有五里,但这却不像平地木那样,必须暗中摸索了,陈莲河先生开方之后,就恳切详细地给我们说明。
ㅤㅤ“我有一种丹,”有一回陈莲河先生说,“点在舌上,我想一定可以见效。因为舌乃心之灵苗……。价钱也并不贵,只要两块钱一盒……。”
ㅤㅤ我父亲沉思了一会,摇摇头。
ㅤㅤ“我这样用药还会不大见效,”有一回陈莲河先生又说,“我想,可以请人看一看,可有什么冤愆(qiān)……。医能医病,不能医命,对不对?自然,这也许是前世的事……。”
ㅤㅤ我的父亲沉思了一会,摇摇头。
ㅤㅤ凡国手,都能够起死回生的,我们走过医生的门前,常可以看见这样的匾额。现在是让步一点了,连医生自己也说道:“西医长于外科,中医长于内科。”但是S城那时不但没有西医,并且谁也还没有想到天下有所谓西医,因此无论什么,都只能由轩辕岐伯的嫡派门徒包办。轩辕时候是巫医不分的,所以直到现在,他的门徒就还见鬼,而且觉得“舌乃心之灵苗”。这就是中国人的“命”,连名医也无从医治的。
ㅤㅤ不肯用灵丹点在舌头上,又想不出“冤愆”来,自然,单吃了一百多天的“败鼓皮丸”有什么用呢?依然打不破水肿,父亲终于躺在床上喘气了。还请一回陈莲河先生,这回是特拔,大洋十元。他仍旧泰然地开了一张方,但已停止败鼓皮丸不用,药引也不很神妙了,所以只消半天,药就煎好,灌下去,却从口角上回了出来。
ㅤㅤ从此我便不再和陈莲河先生周旋,只在街上有时看见他坐在三名轿夫的快轿里飞一般抬过;听说他现在还康健,一面行医,一面还做中医什么学报,正在和只长于外科的西医奋斗哩。
ㅤㅤ中西的思想确乎有一点不同。听说中国的孝子们,一到将要“罪孽深重祸延父母”的时候,就买几斤人参,煎汤灌下去,希望父母多喘几天气,即使半天也好。我的一位教医学的先生却教给我医生的职务道:可医的应该给他医治,不可医的应该给他死得没有痛苦。——但这先生自然是西医。
ㅤㅤ父亲的喘气颇长久,连我也听得很吃力,然而谁也不能帮助他。我有时竟至于电光一闪似的想道:“还是快一点喘完了罢……。”立刻觉得这思想就不该,就是犯了罪;但同时又觉得这思想实在是正当的,我很爱我的父亲。便是现在,也还是这样想。
ㅤㅤ早晨,住在一门里的衍太太进来了。她是一个精通礼节的妇人,说我们不应该空等着。于是给他换衣服;又将纸锭和一种什么《高王经》烧成灰,用纸包了给他捏在拳头里……。
ㅤㅤ“叫呀,你父亲要断气了。快叫呀!”衍太太说。
ㅤㅤ“父亲!父亲!”我就叫起来。
ㅤㅤ“大声!他听不见。还不快叫?!”
ㅤㅤ“父亲!父亲!”
ㅤㅤ他已经平静下去的脸,忽然紧张了,将眼微微一睁,仿佛有一些苦痛。
ㅤㅤ“叫呀!快叫呀!”她催促说。
ㅤㅤ“父亲!”
ㅤㅤ“什么呢?……不要嚷。……不……。”
ㅤㅤ他低低地说,又较急地喘着气,好一会,这才复了原状,平静下去了。
ㅤㅤ“父亲!”我还叫他,一直到他咽了气。
ㅤㅤ我现在还听到那时的自己的这声音,每听到时,就觉得这却是我对于父亲的最大的错处。
(1)本文节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下列图片中的三个人物都是鲁迅在此书中所刻画的人物形象,请根据图片内容的提示,在横线处填出相对应的人物名字。
长妈妈 藤野先生 陈莲河
A.
B.
C.
(2)请概括“名医”陈莲河在给父亲看病的过程中所做的四件事。
①
(3)文末出现的衍太太还在《朝花夕拾》中的哪一篇文章出现过?请简要概述与她相关的情节及其性格特点。
(4)文中提到中西思想对孝的理解不同,鲁迅在《朝花夕拾》中的《二十四孝图》里也表达过对“孝”
的看法,请你分别谈谈鲁迅在《父亲的病》和《二十四孝图》中是如何看待孝道的?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请你联系日常生活谈谈怎样做才是孝顺父母。组卷:9引用:1难度:0.5
四、作文。(50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ㅤㅤ告别小学,走进初中,你见到了新老师,结识了新同学,在新学校里一定有许多特别的体验,让你有所收获。在与老师的交往中,你可能学会了感恩;在与同学起冲突时,你可能学会了反思;在第一次竞选班干时,你可能学会了自信……
ㅤㅤ请以“我学会了_______”为题,叙写真实的生活故事。
ㅤㅤ要求:
(1)不得抄袭、套作。
(2)不少于600字。
(3)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组卷:44引用:5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