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浙江省杭州市八校联考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10/21 3:0:1
一、(25分)
-
1.阅读专栏介绍语,完成问题。
老子曰:“上善若水。”雨水自由,自天空倾泻而下,我们要如雨水,让青春在广mào( )的天地中肆意挥洒;溪水迸溅,即使山拦石阻,也会勇敢跃过,我们要如溪水,面对艰难困è( ),无所畏惧;江水浩荡,迅疾汹yǒng( ),我们要如江水,一路高歌,奔腾向前。
(1)根据拼音写汉字。
广mào
困è
汹yǒng
(2)下面是“疾”字意义的演变图,请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例子(填选项)。
会意,字形像人腋下中箭(矢)。本义是受箭伤。从人中箭受伤,引申出“疾病”,如①
因中箭是在瞬息之间,引申为“快速”,如④
B.痛心疾首
C.积劳成疾
D.疾恶如仇组卷:30引用:3难度:0.6 -
2.【材料搜集】
ㅤㅤ“木无本必枯,水无源必竭。”矗立起我们的精神大厦是我们的“源头活水”。爱恨情仇、建功立业、修身养性,像毕淑敏一样,古代文人们也在为自己的精神修建三间小屋。
ㅤㅤ第一间小屋里,刘禹锡盛放着“①
ㅤㅤ第二间小屋里,李白盛放着“长风破浪会有时,“⑤
ㅤㅤ第三间小屋里,有苏轼对月倾诉“但愿人长久,⑦组卷:17引用:1难度:0.8 -
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对话内容。
河
艾青
河流呀
你奔跑着又跳跃着
越过莽野又跌下崖壁
从不休息也不畏惧
你要到哪儿去呢?
我要到东方去——
那边有辽阔的海洋
有蛮野的波涛
有莫测的危险与深奥
有精疲力竭后的
月夜似的平静【注释】河:指延安河。1941年,艾青冲破重重阻碍,由重庆奔赴延安。此诗作于1942年初。
小语:诗歌中“莽”字的读音是mǎng还是máng?
小文:还记得《沁园春•雪》里的“惟余莽莽”吗?“莽”应该读①
小语:我认为画线句中“辽阔”、②
小语:我赞同,但东方世界也有“月夜似的平静”,这句朗读时语气要⑤组卷:38引用:2难度:0.5
五、(19分)
-
8.阅读回答问题。
【甲】
范仲淹在泰州主要事件梳理时间 主要事件 天禧五年(1021) •范仲淹被派至泰州任西溪盐仓监,掌管盐税。到任后不久即深入盐场视察民情。 天圣元年(1023) •结识富弼、胡瑗、周孟阳等人,与滕子京交好,世称“五贤”。常以文会友,聚于文会堂。应邀附诗《书海陵滕从事文会堂》,其诗云“君子不独乐,我朋来远方……” 天圣三年(1025) •除泰州兴化县令,修筑捍海堰。曾在《宋故卫尉少卿分司西京胡公(胡令仪)神道碑》中写道:“目秋潮之患,浸淫于海陵、兴化二邑间,五谷不能生,百姓馁而逋①者三千余户。旧有大防,废而不治。余乃白②制置发运使张侯纶,张侯表余知兴化县,以复厥防。” 天圣四年(1026) •创办兴化学宫,撰写《儒学碑记》,以儒兴学。聘滕子京、胡瑗等人讲学授课、答疑解惑。
•调官监楚州(今江苏淮安)粮料院。同年八月,丁母忧(遭逢母亲去世)去职。《续资治通鉴》:“仲淹寻以忧去,犹为书抵纶,言复堰之利。”
重修望海楼记
范敬宜③ 予先祖范文正公曾为泰州西溪盐官,而滕子京为泰州海陵从事,尝把酒赋诗,以相酬酢。公有“君子不独乐”等句,其“先忧后乐”之意,已呼之欲出。历二十余载,乃有《岳阳楼记》问世,发浩音于四海、振遗响于百代。
城东南有楼,名曰望海,始建于宋,为一郡之大观。历代名贤,多唱和于此,故前人称斯楼为“吾邑之文运命脉”,洵④非虚语。元明以降,兵连祸结,斯楼屡建屡毁,不胜其叹。岂楼之兴废,或亦有关国运之盛衰乎?今逢盛世,遂有重修望海楼之举。上接重霄,下临无地,飞阁流丹,崇阶砌玉,其势可与黄鹤楼、滕王阁媲美,允称江淮第一楼。
予登乎望海一楼,凭栏远瞩,悄然而思:古之海天,已非今之目力所及;而望海之情,古今一也。望其澎湃奔腾之势,则感世界潮流之变,而思何以应之;望其浩瀚广袤之状,则感① ,而思何以敬之;望其吸纳百川之广,则感② ,而思何以效之;望其咆哮震怒之威,则感③ ,而思何以安之。嗟夫,望海之旨大矣,愿世之登临凭眺者,于浮想之余,有思重建斯楼之义。是为记。
【注释】①逋:逃亡。②白:告诉。③范敬宜:范仲淹二十八世孙。④洵:诚然;确实。
(1)泰州是范仲淹“忧乐观”的启蒙地。请阅读材料【甲】,完成下面两个小题。
【听其言】
①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
【观其行】
②范仲淹在泰州时做了哪些“君子不独乐”之事?请根据材料【甲】具体分析。
(2)乙文画横线的语句富有表现力。请从用词、修辞、句式等任选两个角度赏析。
(3)讨论时,小文不小心弄脏了《重修望海楼记》①②③三处的内容,请联系前后文,揣摩作者此时的感受,选择合适的句子填在相应的位置。A.则感 有容 乃大之量 B.则感 孕育 万物之德 C.则感 裂岸 决堤之险 组卷:30引用:2难度:0.5
六、(40分)
-
9.作文。
盼望
艾青
一个海员说,
他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
那一片洁白的浪花……
一个海员说,
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
那一阵铁链的喧哗……
一个盼望出发
一个盼望到达 “出发”和“到达”,你更盼望哪一个?又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呢?请你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经历,可以阐述观点,也可以进行文学创作。
要求:①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②字数600-8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组卷:21引用:5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