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7.3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2024年同步练习卷(22)
发布:2024/9/25 6:0:3
一、选择题
-
1.中国古代的“太白金星”指的是八大行星的金星。已知引力常量G,再给出下列条件,其中可以求出金星质量的是( )
组卷:64引用:5难度:0.7 -
2.双星系统由两颗恒星组成,两恒星在相互引力的作用下,分别围绕其连线上的某一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研究发现,双星系统演化过程中,两星的总质量、距离和周期均可能发生变化.若某双星系统中两星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经过一段时间演化后,两星总质量变为原来的4倍,两星之间的距离变为原来的2倍,则此时圆周运动的周期为( )
组卷:105引用:6难度:0.9 -
3.土星最大的卫星叫“泰坦”(如图),每16天绕土星一周,其公转轨道半径为1.2×106km.已知引力常量G=6.67×10-11N•m2/kg2,则土星的质量约为( )
组卷:170引用:5难度:0.4 -
4.有一行星的密度跟地球密度相同,但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是地面上重力加速度的4倍,则行星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 )
组卷:69引用:8难度:0.6 -
5.若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及公转轨道半径分别为T和R,月球绕地球公转周期和公转轨道半径分别为t和r,则太阳质量与地球质量之比为( )
组卷:92引用:50难度:0.7 -
6.科学家们推测,太阳系的第十颗行星就在地球的轨道上.从地球上看,它永远在太阳的背面,人类一直未能发现它,可以说是“隐居”着的地球的“孪生兄弟”.由以上信息我们可以推知( )
组卷:20引用:4难度:0.9 -
7.观察“神舟十号”在圆轨道上的运动,发现每经过时间2t通过的弧长为l,该弧长对应的圆心角为θ(弧度),如图所示,已知引力常量为G,由此可推导出地球的质量为( )
组卷:271引用:12难度:0.9
四、解答题
-
21.在一个星球上,宇航员为了估测星球的平均密度,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实验:他先利用手表记下一昼夜的时间T;然后,用弹簧测力计测一个砝码的重力,发现在赤道上的重力为两极的90%.试写出估算该星球平均密度的表达式。(引力常量为G)
组卷:168引用:4难度:0.9 -
22.开普勒行星运动第三定律指出:行星绕太阳运动的椭圆轨道的半长轴a的三次方与它的公转周期T的二次方成正比,即
=K,k是一个对所有行星都相同的常量。将行星绕太阳的运动按圆周运动处理,请你证明太阳系中该常量的表达式为(已知引力常量为G,太阳的质量为M太):k=a2T2M太。G4π2组卷:87引用:2难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