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海市长宁区高考地理二模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
1.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将于2021年11月在英国格拉斯哥举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是会议的主要目标之一。下列措施中,有利于二氧化碳减排的是( )
①提高矿物能源的使用量
②增加水力发电开发
③增加太阳能光伏发电
④减少氟利昂等制冷剂的使用组卷:35引用:1难度:0.7 -
2.日本当地时间2021年2月13日23时8分,在本州东岸近海发生了里氏7.3级的地震。这次地震发生时,不同地区( )
组卷:84引用:1难度:0.8 -
3.2021年3月19日(农历初七)晚,天空出现火星、毕宿五(恒星)和月球“双星伴月”现象。三者在西南天空组成一张“红眼笑脸”。该日的月相是( )
组卷:28引用:2难度:0.7 -
4.在福建漳州滨海国家地质公园内,有一处整齐规则的多棱柱状岩石峭壁。该岩石色泽较深,矿物晶体颗粒细小,岩石中多气孔。这类岩石属于( )
组卷:50引用:1难度:0.7 -
5.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从地理学角度看,从塞北到江南的景观差异主要体现了( )
组卷:40引用:1难度:0.8 -
6.深秋初冬季节,晴朗的夜间和早晨常常出现霜冻是因为( )
组卷:154引用:1难度:0.7 -
7.城市所处的地理环境对城市空间结构有重要影响。图中大连城市的扩展方向主要是( )
组卷:13引用:1难度:0.5
二、综合分析题(共60分)
-
22.“飞地经济”是指相互独立、经济发展存在落差的行政地区打破区划限制,通过跨空间开发实现资源互补、协调发展的一种区域合作模式。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深圳三面环海,内部多山。辖区面积1997平方千米,不可开发的生态线达974平方千米,剩下1023平方千米中,已开发900多平方千米,空间拓展严重不足。
材料二:汕尾地区经济原来一直属于欠发达地区。建于2011年的深(圳)汕(尾)特别合作区,面积468.3平方千米,拥有50.9千米海岸线,常住人口约8万。经过多年建设,目前,深汕特别合作区初步形成了四个产业集群,电子设备及电子产品制造业集群、腾讯、华为等云计算数据服务中心、新材料产业集群以及新能源产业集群等,从当初汕尾最落后的区域逐步发展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东部门户与产业新兴地。
(1)归纳1987年到2019年汕尾三大产业比重的变化特点。
(2)分析汕尾产业结构的变化对城市化的影响。
(3)简述深汕特别合作区发展产业集群的区位优势。
(4)说明深汕特别合作区的“飞地经济”对深圳和汕尾发展的意义。组卷:18引用:2难度:0.5 -
23.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关系着周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安全。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青海湖流域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地处我国西部干旱区与东部季风区的交汇地带,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泊,湖水主要依赖河流汇入和大气降水。几十年来,青海湖的水位、面积发生着变化,研究表明,气候变暖对水循环有着重要的影响。
材料二:青海湖是阻挡西部沙漠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是气候变化响应的敏感区域和典型的生态系统脆弱地区。20世纪50年代以前,流域内一直以畜牧业生产为主;50年代到2005年间,流域内大量开垦草原4.49万km2,尤其在湖东和江西沟等地开办农场;到1986年实际耕地只有2.22万km2,50.6%开垦面积沙化。
青海湖区人口增长变化及比较 单位:人口规模(万人)年均增长(%)年份 青海湖区 青海省平均 全国平均 人口规模 年均增长 人口规模 年均增长 人口规模 年均增长 1953 5.48 167.65 59434.67 1964 12.94 7.36 214.56 2.23 69794.34 1.46 1982 19.16 2.15 389.57 3.22 100817.5 2.02 1990 22.16 1.82 445.69 1.68 113368.3 1.47 2000 21.92 *-0.11 518.16 1.5 126583 1.1 1950~2000 2.55 2.17 1.54
*因经济建设、或某个工程、地区环境恶化等原因人口迁出。
(1)分析青海湖流域河水的主要补给来源。
(2)归纳青海湖1974年以来面积年际变化的总体特点,并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2005年以后青海湖面积变化趋势的主要原因。
(3)青海湖环湖地区出现沙漠化现象,2005年以前沙漠化面积不断扩大。根据材料分析土地沙漠化扩大的主要人为原因。
(4)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简述青海湖水量增大对周边地理环境的影响。组卷:9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