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13.2 内能》2020年同步练习卷
发布:2024/12/7 3:0:1
一、选择题
-
1.下列关于物态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
组卷:39引用:3难度:0.7 -
2.如图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据此判断该物质在温度( )
组卷:335引用:3难度:0.7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284引用:6难度:0.6 -
4.下面是小明同学的“物理学习笔记”中的摘录,其中不正确的是( )
组卷:28引用:1难度:0.6 -
5.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组卷:6引用:1难度:0.6 -
6.封闭在容器内的气体,是由大量的气体分子组成的,这些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547引用:6难度:0.6
四、综合题
-
18.沸水能结冰吗?
科学家将盛有适量水的杯子放置在玻璃罩中密封(如图甲),用抽气机向外抽气,过一段时间,奇怪的现象发生了:杯子中的水沸腾了,继续抽气,杯子中上层水仍在沸腾,下层水开始结冰,最终水全部结成了冰。
(1)随着玻璃罩中的空气被抽出,杯子中的水沸腾了,物理道理是。地球表面自然环境中,杯子中上层水沸腾、下层水结冰的现象(“可能”/“不可能”)存在。
(2)如图乙,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中将一根两端拴有重物的细金属丝,挂在一个粗大的冰块上。一段时间后,钢丝穿冰块而过,而冰块完整无缺。使用细金属丝和悬挂重物的目的是为了,从而使冰的熔点(降低/提高/保持不变),所以细金属丝下方的冰块熔化,由于环境温度较低,熔化而成的水又很快(填写物态变化名称)故钢丝穿冰块而过且不留缝隙;
(3)滑冰运动员所穿滑冰鞋都带有冰刀,如图丙所示,在滑冰过程中,冰刀通过的方式使得冰的内能变大,同时(增大/减小)了对冰面的压强,从而改变了冰的熔点,使得冰刀划过的冰面容易熔化成水,(增大/减小)了与冰面的摩擦。组卷:37引用:2难度:0.4 -
19.阅读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风寒温度
人们都有这样的体验:走在街上,穿着的衣服感觉冷暖刚好适宜,这时突然起了一阵大风,顿时感觉周身寒冷,这就是风寒效应。风寒效应会影响人们对冷的感觉,导致人体感觉的温度与温度计的示数有明显的差别。原来,人体的主要散热部位是皮肤,通过皮肤红外辐射、接触传导热量、冷热空气对流和汗液蒸发等方式散热。当无风时,在人体皮肤和周围空气之间,有一个比较稳定的空气层,由于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可以起到保温作用;当刮风时,稳定的空气保温层不断被新来的冷空气所代替,并把热量带走。风速越大,人体散失的热量越快、越多,人也就感觉越寒冷。科学家提出用风寒温度描述刮风时人体皮肤感觉的温度。并通过大量实验找出了风寒温度和风速的关系,下表是在气温为6℃时,风寒温度和风速的关系。风速(km/h) 0 10 20 30 40 风寒温度(℃) 6 4 2 0 -2
①吹风时人感觉更寒冷,;
②冬天用手摸铁杆时手感觉更寒冷,;
选填:A.辐射 B.传导 C.对流 D.汗液蒸发
(2)利用表格给出的数据在图中画出风寒温度-风速图象。
(3)根据所给数据,用T表示风寒温度,t表示气温,v表示风速,请你写出三者关系的表达式:。
(4)当气温为6℃,风速为25km/h时,风寒温度为 。组卷:188引用:4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