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奋飞学校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发布:2024/11/15 4:30:1

一、选择题

  • 1.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下列传统制作工艺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组卷:33引用:1难度:0.2
  • 2.每年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2021年中国的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该主题旨在进一步唤醒全社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组卷:92引用:4难度:0.6
  • 3.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组卷:14引用:1难度:0.5
  • 4.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组卷:66引用:12难度:0.5
  • 5.生活中很多现象可以从微观角度来解释,以下现象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组卷:20引用:1难度:0.6

二、非选择题

  • 16.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的创新设计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以“化学实验再设计”为主题展开项目式学习,请你也参与进来,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任务一]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实验结束,装置冷却到室温时,可观察到U形管内左侧液面
     

    (2)你认为红磷位置
     
    一些更好。
    [任务二]分子运动实验: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
    (3)A、B试管中各有一团用无色酚酞溶液润湿过的棉花,关闭止水夹,将少量浓氨水滴在A试管的棉花上,观察到白色棉花变红,几秒钟后观察到B试管中白色棉花变红;说明
     
    (用分子的知识解释)。A试管实验的目的是
     

    [任务三]水的组成探究实验: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
    1783年,拉瓦锡利用如图丙装置探究水的组成:往A杯中滴加少量的水,水通过灼热的铁管时发生汽化,水蒸气与灼热的铁反应,生成了一种黑色固体(Fe3O4)和“可燃空气”,将气体通过放在冷水中的铜管,在B装置中收集到纯净的可燃空气。最终,拉瓦锡证明了水是由
     
    两种元素组成的。
    (4)将气体通过放在冷水中的铜管,目的是除去
     

    (5)丁装置中湿棉花的作用是:
     
    。比较丙、丁装置,把铁管改成铁粉的优点是:
     

    注意:若答对以下小题奖励3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40分。
    (6)由水的组成实验探究启发,请设计实验证明酒精中含有碳、氢元素。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组卷:45引用:1难度:0.6
  • 17.我国科学家用滤纸和二氧化钛(TiO2)薄膜制作出一种新型“纳米纸”,又在纳米纸上“铺”一层“萘胺”(C10H9N)染料,制成一种试纸,用于检测食品中亚硝酸盐浓度。
    ①TiO2中Ti的化合价为
     
    。氧气与二氧化钛(TiO2)两种物质中都含有
     
    、(填“氧元素”或“氧分子”);
    ②萘胺中C、N元素的质量比为
     
    (最简整数比);
    ③多少克的萘胺中含氮元素的质量为5.6克?(写出详细的计算过程)

    组卷:48引用:4难度:0.4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