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江苏省常州市联盟学校高一(下)联考语文试卷(5月份)
发布:2024/5/10 8:0:9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1小题,17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英雄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由来已久,它实际上已经成为一种能够反映东西方基本意识形态的文化现象。
中国的英雄史观着重于守卫国土,维护政权;而西方的英雄史观着重于塑造人格,创造历史。但是两者的共同点就是英雄的理念首先是创立具有当时人们可以效仿的榜样,是某一个历史时期人们崇拜和追随的对象。西方英雄是绝对个人英雄主义,他们虽然也讲义气重友情,但始终以自己的利益为最高利益。特洛伊王子出于个人的欲望不顾可能的后果强行拐走海伦,这在西方社会属于小节,无损英雄的形象,而在东方却是不能容忍的自私行为。在东方,英雄意味着比常人更严格地恪守道德规范,所以桀骜不驯的孙悟空还是逃不脱如来佛的手心,还是要做唐僧的门徒;而打虎的武松、粗野的李逵也必须口服心服地服从宋江的领导。
英雄文化的共同特点是善恶分明,嫉恶如仇。但是在西方,“恶”的标准是有限制的,一般是恶龙、巨兽或是极端残暴者和异教徒。而两位君主之间的争斗并不被当作善恶之争,人们往往把争斗双方同时当作英雄歌颂,即使一方是自己的敌人。西方英雄文化强者为王的观念较为明显,对西方人而言,英雄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即使是对手的英雄行为也值得歌颂。与西方的文化不同,中国文化中对于对手的英雄气概一般都是贬低和挖苦,不能灭自己威风长敌人志气。《三国演义》中虽有曹操煮酒论英雄,但最终还是把曹操描绘成奸雄。
英雄爱美人是英雄文化的共同点。但是在江山和美人的选择上,中西文化也有不同。为了美人舍弃江山,在西方文化中仍然是英雄行为,比如特洛伊王子和海伦的故事。而在中国却要遭到无情指责,并且将责任推到美人身上,斥之为红颜祸水。在漫长的以男性为主体的古代社会,东西方的英雄绝大部分都是男性,女性只是男性的陪衬。但是,西方偶尔也会出现一些让人们肃然起敬的女英雄如圣女贞德,而中国的女英雄必须要女扮男装才能成为英雄,如花木兰、孟丽君。可以看出,东西方英雄文化是随着文化的不断交流和进步都在发生着变化。比如中国的反封建运动和西方的女权主义兴起,使得东西方女性英雄和伟人不断增加。东西方在英雄标准和英雄行为的认识上有逐步接近的可能。
(节选自潘天强《论中西方的英雄文化》) 材料二:
跨文化交际是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由于交际双方在语言习惯、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微观文化知识方面存在的差异,很容易导致交际出现障碍,因此,文化认同越来越得到跨文化交际研究者和交际双方的重视。文化认同是一个群体中的成员在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本民族的肯定性体认,是对人的精神存在作出的价值肯定,它融合了人们的各种认同,从而阻止了不同的认同之间因部分认同的背离或异特性而可能发生的文化冲突。
影响跨文化交际双方文化认同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民族优越感。民族优越主义者固守自身文化方式,盲目排斥甚至压制其他文化,用批判性的眼光看待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因此,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如果交际一方有意忽视与自己不同的文化与习俗,那么双方的交际沟通就会出现障碍。
固定思维模式和种族偏见是影响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主要思维定式。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价值体系,不可能有一个一切社会都承认的、绝对的价值标准,更不能以自己群体的价值标准评价别的民族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的固定思维模式和种族偏见容易对其他文化产生否定反应。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首先要理解和认同对方的文化,承认和接纳人类的多样性,给予不同民族、种族和文化群体平等的地位,倡导文化平等、宽容与尊重,彻底去除民族差异和种族偏见。
中西方价值观念的不同是影响跨文化交际的个人价值因素。价值观是文化中最基本的部分。由于儒家思想统治了中国社会两千多年,其文化思想已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血脉和思想意识中,其社会关系更强调人性化和共存化的相互帮助与协调关系,这与西方文化强调个人潜能、个人目标和个人利益等显然不同。但交际行为与其他社会行为都是本民族价值观的反映,因此不同的价值观在跨文化交际中必然会产生文化冲突,从而影响交际的顺利进行。在跨文化交际场合中,宜遵循文化交际原则,努力寻求一种符合各自文化传统和价值观的跨文化交际路径。
加强教育在文化认同中的培养和引导作用是实现跨文化交际的重要途径。可以开展以交际语言教学为基础的跨文化交际教学,指导学生利用网络、电视等多媒体手段,广泛学习其他国家和民族文化、习俗等知识,拓宽对交际方文化的了解与掌握,提高跨文化交际水平。
(节选自《文化认同与跨文化交际》)(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东西方对于英雄文化的共识是,英雄的理念首先是创立具有人们可以长期效仿的榜样,英雄应该是人们崇拜和追随的对象。
B.东西方英雄文化都善恶分明,但对“恶”的理解上中国的标准要比西方宽泛,中国人认定的能称得上“恶”的对象要多于西方。
C.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加深对不同语言习惯、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微观文化知识的了解,就能有效顺利地实现跨文化交际。
D.跨文化交际要承认和接纳人类的多样性,遵循平等、宽容与尊重的原则,打破原有的文化价值体系,摒弃民族差异和种族偏见。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方人并不过度看重社会道德规范,在实现内心欲望和追求自我价值时若有违社会规范,这属于个人小节,无损他在人们心目中的英雄形象。
B.东西方历史上的英雄绝大部分都是男性,这说明东西方社会大体上都是男权社会,并且古代中国社会的男权特征比西方更突出一些。
C.文化认同是群体成员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价值肯定,它融合了本民族人们的各种认同,可以阻止不同的认同之间可能发生的文化冲突。
D.西方文化强调个人潜能、个人目标和个人利益,不利于跨文化交际,而儒家思想强调人际关系的相互帮助和协调,则有助于跨文化交际。
(3)结合材料一内容,下列中国的故事与传说不符合西方英雄观的一项是
A.吴三桂舍弃江山为红颜冲冠一怒
B.曹孟德劫持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
C.虬髯客忧苍生弃争天下远渡扶桑
D.共工氏与黄帝争天下不惜生灵涂炭
(4)材料一的最后,作者乐观地推测东西方在英雄标准和英雄行为的认识上可能会逐步接近,他推测的依据是什么?
(5)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行文思路。组卷:1引用:1难度:0.6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8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老夫老妻
冯骥才 ①他俩又吵架了。
②可是今天的架打得空前厉害,起因却很平常,不过是老婆子把晚饭烧好了,老头儿还趴在桌上通烟嘴,弄得纸块呀,碎布条呀,粘着烟油子的纸捻子呀,满桌子都是。老婆子催他收拾桌子,老头儿偏偏不肯动。老婆子便像一般老太太们那样叨叨起来。老婆子们的唠唠叨叨是通向老头儿们肝脏里的导火线,不一会儿就把老头儿的肝火引着了。两人互相顶嘴,翻起对方多年来一系列过失的老账,话愈说愈狠。老婆子气得上来一把夺去烟嘴塞在自己的衣兜里,惹得老头儿一怒之下,把烟盒扔在地上,还嫌不解气,手一撩,又将烟灰缸子打落地上。还抓起桌上沏满热茶的大瓷壶,用力摔在地上。老婆子吓得一声尖叫,看着满地碎瓷片和溅在四处的水渍,老婆子气得冲着老头儿大叫:“离婚!马上离婚!”
③同样的怒火也在老头几的心里燃烧着。只见他嘴里一边像火车喷气那样不断发出声音,一边冲到门口,猛拉开门跑出去,还使劲带上门,好似从此一去就再不回来。
④老婆子火气未消,站在原处,面对空空的屋子,一种伤心和委屈爬上心头。她想,要不是自己年轻时得了那场病,她会有孩子的,她可以同孩子住去,何必跟这愈老愈执拗、愈急躁、愈混账的老东西生气?……
⑤不知为什么,他们每次吵架过后两小时,心情就非常准时地发生变化,像刚才那么点儿小事还值得吵闹么?——她每次吵过架冷静下来时都要想到这句话。可是……老头儿总该回来了。他们以前吵架,他也跑出去过,但总是一个小时左右就悄悄回来了。但现在已经两个小时仍没回来。外边正下大雪,老头儿没吃晚饭,没戴帽子、没围围巾就跑出去了,地又滑,瞧他临出门时气冲冲的样子,不会一不留神滑倒掉坏了吧?想到这儿,她竟在屋里待不住了,起身穿上外衣,从门后的挂衣钩上摘下老头儿的围巾、棉帽,走出房子去了。
⑥雪正下得紧。雪是夜的对比色,好像有人用一支大笔蘸足了白颜料,把所有树枝都复勾了一遍,使婆娑的树影在夜幕上白茸茸、远远近近、重重叠叠地显现出来。于是这普普通通、早已看惯了的世界,顷刻变得雄浑、静穆、高洁,充满鲜活的生气了。
⑦一看到这雪景,她突然想到她和老头儿的一件遥远的往事,五十年前,他们同在一个学生剧团。她的舞跳得十分出众。每次排戏回家晚些,他都顺路送她回家。她记得那天也是下着大雪,两人踩着雪走,也是晚上八点来钟,在沿着河边的那段宁静的路上,他突然仿佛抑制不住地把她拉到怀里去。她猛地推开他。气得大把大把抓起地上的雪朝他扔去。直打得他浑身上下像一个雪人。他们的恋爱就这样开始了——从一场奇特的战斗开始的。
⑧多少年来,这桩事就像一张画儿那样,分外清楚而又分外美丽地收存在她心底。每逢下雪天,她就不免想起这桩醉心的往事。年轻时,她几乎一见到雪就想到这事;中年之后,她只是偶然想到,并对他提起,他听了总要会意地一笑,随即两人都沉默片刻,好像都在重温旧梦:自从他们步入风烛残年,即使下雪天也很少再想起这桩事了,但为什么今天它却一下子又跑到眼前,分外新鲜而又有力地来撞击她的心?
⑨可现在她多么希望身边有一只手,希望老头儿在她身边!
⑩真幸运呢!她这么老,还有个老伴。四十多年两人如同形影紧紧相随。尽管老头儿性子急躁,又固执,不大讲卫生,心也不细,却不失为一个正派人,一辈子没做过一件亏心的事,一副直肠子,不懂得与人记仇记恨……她愈想,老头儿似乎就愈可爱了。
⑪她在雪地里走了一个多小时,老头儿仍不见,雪却稀稀落落下小了。只有先回去,看看老头儿是否已经回家了。当将要推开屋门时,她心里默默地念叨着:“愿我的老头儿就在屋里”。
⑫屋门推开了,啊!老头儿正坐在桌前抽烟。地上的瓷片都被扫净了。炉火显然给老头儿捅过,呼呼烧得正旺。顿时有股甜美而温暖的气息,把她冻得发僵的身子一下子紧紧地攫住。她还看见,桌上放着两杯茶,一杯放在老头几跟前,一杯放在桌子另一边,自然是斟给她的……老头儿见她进来,抬起眼看她一下,跟着又温顺地垂下眼皮。
⑬她站着,好像忽然想到什么,伸手从衣兜里摸出之前夺走的烟嘴,走过去,放在老头几跟前。什么话也没说,赶紧去给空着肚子的老头儿热菜热饭,再煎上两个鸡蛋……
(有删改)(1)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选择一对老夫妻作为写作对象,选择“吵架”这件生活小事为冲突点,正是要歌颂平凡人真挚感情的可贵。
B.老婆子出门时“从挂衣钩儿上摘下老头儿的围巾、棉帽”,这个貌似不经意的细节,彰显出她对老头儿无微不至的关爱。
C.老婆子在家强势,每次都把老头儿气得离家出走,结尾老头儿“抬起眼看她一下,跟着又温顺地垂下眼皮”说明了这一点。
D.老头儿性情急躁却不记仇,这一点从老婆子外出寻找老头儿时的回忆以及文末老头儿回家后的一系列行为中可以看出来。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主要以老婆子的视角展开情节,采用第三人称“她”来讲述故事,不受时空限制,感情细腻丰富,叙述自由灵活。
B.小说多处使用心理描写,比如老婆子气得想跟老头儿离婚,希望老头儿已经回家等心理刻画,准确展现了人物的心理活动。
C.小说以时间顺序展开,使用插叙丰富情节,如插入“恋爱时”的场景,说明他们有很好的感情基础,从而为和好做了铺垫。
D.小说没有华丽的辞和夸张的修饰,处处体现着朴实之美,不仅人物做着朴实的事,说着朴实的话,叙事语言也很朴实。
(3)老夫妻吵架过后,老婆子先是愤怒,然后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简要分析。
(4)结合文中第⑥段对“雪”的描写,简要分析本段环境描写的作用。组卷:18引用:11难度:0.5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1小题,9分)
-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在玻璃上雕刻花纹是很不容易的。玻璃的主要成分是石英石,即二氧化硅,它不怕盐酸、硫酸、硝酸甚至王水的侵蚀,只有苛性碱才能略微腐蚀玻璃的一层表皮。①
首先在玻璃器皿表面均匀地涂上一层致密的石蜡,然后用工具小心地在蜡层上刻画图案,使要雕刻部分的玻璃裸露出来。这时把适量的氢氟酸涂在没有蜡层的表面,②
③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以“氢氟酸”开头,概括第三段文字的主要信息。要求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组卷:2引用:7难度:0.6
四、写作(60分)
-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孟子》曰:“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西方心理学家荣格也曾说:“向外张望的人在做梦,向内审视的人才清醒。”可见,审视自我很重要。中国有句俗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外国谚语也说:“要想了解自己,最好问问别人。”可见,倾听他人也不无道理。
对此,你有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组卷:16引用:6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