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0-2021学年甘肃省天水六中重点班高二(上)期末地理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60分)

  • 1.我国许多古诗词中描述了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特点,请根据图甲、图乙及其中的古诗回答1~2题。
    甲、乙两图反映出的地理环境分别是(  )

    组卷:0引用:0难度:0.60
  • 2.我国许多古诗词中描述了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特点,请根据图甲、图乙及其中的古诗回答1~2题。
    形成甲、乙两地区域特征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  )

    组卷:0引用:0难度:0.60
  • 3.页岩气是以甲烷为主的新开发的天然气资源,我国四川盆地页岩气储量丰富。页岩气开采过程中,将混有化学物质和沙子的水注入地下页岩层中,通过高压压裂岩石,同时用沙或其他物质支撑裂口,使页岩破碎释放出气体。据此回答3~5题。
    页岩气形成过程中需要经历的地质环境是(  )

    组卷:1引用:0难度:0.60

二、综合题(共40分)

  • 22.河南正由“传统农业大省”快步实现农业现代化,由“中国粮仓”变为“国人厨房”“世界餐桌”。读河南省简图回答以下问题。
    (1)判断河南省的地势特点并说明原因。
    (2)河南省发展粮食生产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3)让粮农丰收又增收,才是实现粮食可持续生产的保障,为此应采取哪些措施?

    组卷:3引用:1难度:0.7
  • 2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塞罕坝”意为“美丽的高岭”。原本是京外的皇家园林。清末开围放垦,树木被大肆砍伐,加之山火不断,到上世纪50年代初期,原始森林已荡然无存,冬春季节,西伯利亚寒风长驱直入,推动内蒙古浑善达克等沙地沙漠南侵,风沙紧逼北京城。塞罕坝冬长夏短,夏季凉爽湿润,冬季寒冷干燥,春秋两季多大风,气候具有过渡性。
    1962年,我国设立塞罕坝林场。林场兴建之初,种树主要目的是伐木取材,提供木材产品现在种树的主要目的是增林扩绿、提供生态产品。得益于建立了一整套成熟的立体化火灾预防、监测和扑救体系,塞罕坝林场设立至今从未发生过森林火灾。近年来,针对各地生态环境建设需要大量绿化苗木,塞罕坝林场建设了8万多亩绿化苗木基地,培植1800余万株多品多规格的苗木,成为绿色“聚宝盆”。如图示意塞罕坝林场在京津冀区域中的位置。
    (1)从气候过渡性方面描述塞罕坝地理位置特征。
    (2)指出塞罕坝人工育林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
    (3)简述塞罕坝万里林场生态治理的经验。
    (4)为塞罕坝进一步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组卷:23引用:3难度:0.1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