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广西南宁地区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11/19 0:30:2
一、积累运用(共33分)
-
1.阅读新闻,走进传记。
语文学习,是美好的精神之旅。新闻是我们观察社会的窗口,将我们的视线延伸到了更广阔的时空。比如,在《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使我们回到了战争岁月,感受到了百万大军的锐不可当;在《“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中,我们随现场的观众一齐翘首而望、屏息敛声,见证吕伟在跳水比赛中夺冠的精彩时刻;在《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中,我们领略到中国飞行员xián( )熟的技艺,感动于他们对事业殚精竭虑的付出。
历史不可“穿越”,却能在回忆性散文、传记中得以再现!我们在A先生的细致回忆中认识了不倦教诲的藤野先生;在B总司令的温情叙述中看到了任劳任怨的锺太夫人;在茨威格的精彩讲述中洞悉了列夫•托尔斯泰的深邃灵魂;在艾芙•居里的深情展现中领略了居里夫妇不辍研究的科学精神……毋庸置疑,这些过往时代生活的记录,将成为我们未来人生旅途中的宝贵财富。
(1)阅读以上两段文字,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①xián
②教诲
(2)以上两段文字中,有不少成语,请写出其中的三个。
(3)语段中的A和B是本学期所学文章的作者名字,请帮忙补充。
A:
B:
(4)下面从两个语段选出来的句子。属于病句的一项是
A.新闻是我们观察社会的窗口,将我们的视线延伸到了更广阔的时空。
B.在《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使我们回到了战争岁月。
C.历史不可“穿越”,却能在回忆性散文、传记中得以再现!
D.这些过往时代生活的记录,将成为我们未来人生旅途中的宝贵财富。组卷:16引用:1难度:0.8 -
2.品读诗词,揣摩写法。
宾小阳最爱阅读古诗文,他把本学期学过的古诗文进行了梳理,请你和他一起填出下表横线上的诗句。技巧 具体内容 古诗文名句 出处 色彩 多色描绘 ①树树皆秋色, 王绩《野望》 表现手法 寓情于景 ② 崔颢《黄鹤楼》 化静为动 ③ 吴均《与朱元思书》 修辞方法 设问 ④ 刘桢《赠从弟(其二)》 反问 ⑤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感官视角 视觉听觉 ⑥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俯察仰视 ⑦ 李白《渡荆门送别》 组卷:19引用:2难度:0.8 -
3.赏读名著,启迪人生。
(1)在《红星照耀中国》的读书活动中,宾小阳从书上认识多位开国领袖和红军将领。根据提示,写出下列文段中“他”的姓名。
A.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可是在好几天里面,我总没有证实这一点的机会。
B.他的谈话、举止直截了当、不拐弯抹角;为人善良又吃苦耐劳,在长征途中把马让给受伤的同志;吃穿和部下一样;很喜欢少年先锋队的孩子,经常与他们谈心。
C.他身材魁梧奇伟,像老虎一样强悍。虽已是50岁以上的人,还是非常健旺。他用一把菜刀在湖南建立一个苏区。他收编哥老会兄弟进红军,说起话来“能死人变成活人”。
A.
B.
C.
(2)阅读语段,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吃饭时是由两个态度坦然的孩子侍候的,他们穿着大而无当的制服,戴着鸭舌尖式的红帽子。他们最初不愉快的注视着我,可是在几分钟后,我的想法惹起了其中一个孩子友谊的微笑。我胆大起来,其中一个从我身边走过时,我招呼他:“喂,拿点冷水来。”可是他毫不理睬。几分钟后,我又招呼另一个孩子,结果也是一样。
语段中,两个孩子为什么对“我”的招呼毫不理睬?结合作品中有关情节回答。组卷:9引用:1难度:0.5
二、阅读理解(共37分)
-
8.现代文阅读。
我的母亲(节选) ①母亲生在农家,所以勤俭诚实,身体也好。
②为我们的衣食,母亲要给人家洗衣服,缝补衣裳。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白天,她洗衣服,洗一两大盆。她做事永远丝毫也不敷衍,就是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给洗得雪白。晚间,她抱着一盏油灯,还要缝补衣服,一直到半夜。她终年没有休息,可是在忙碌中还把院子屋中收拾得清清爽爽。桌椅都是旧的,柜门的铜活儿久已残缺不全,可是她的手使破桌面上没有尘土,残破的铜活儿发着光。院中,父亲遗留下的几盆石榴,永远会得到应有的浇灌与爱护,年年夏天开许多花。
③从这里,我学到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这些习惯至今我还保存着。
④有客人来,无论手中怎么窘,母亲也要设法弄一点东西去款待。舅父与表哥们往往是自己掏钱买酒肉食,这使她脸上羞得飞红,可是殷勤地给他们温酒做面,又给她一些喜悦。到如今我的好客的习性,还未全改,因为自幼看惯了的事情是不易改掉的。
⑤母亲活到老,穷到老,辛苦到老。可是,母亲并不软弱。那时有多少变乱啊!有时候兵变了,有时候内战了,城门紧闭,铺店关门,昼夜响着枪炮。这惊恐,这紧张,再加上一家饮食的筹划,儿女安全的顾虑,岂是一个软弱的老寡妇所能受得起的?可是,在这种时候,母亲的心横起来,她不慌不哭,要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她的泪会往心中落!这点软而硬的性格,也传给了我。在做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的法则,什么事都可将就,而不能超过自己划好的界限。我怕见生人,怕办杂事,怕出头露面;但是到了我非去不可的时候,我便不得不去,正像我的母亲。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二十位教师吧,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⑥当我在小学毕了业的时候,亲友一致的愿意我去学手艺,好帮助母亲。我晓得我应当去找饭吃,以减轻母亲的勤劳困苦。可是,我也愿意升学。我偷偷的考入了师范学校——制服,饭食,书籍,宿处,都由学校供给。只有这样,我才敢对母亲提升学的话。入学,要交十元的保证金。这是一笔巨款!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把这巨款筹到,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她不辞劳苦,只要儿子有出息。当我由师范毕业,而被派为小学校校长,母亲与我都一夜不曾合眼。我只说了句:“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新年到了,正赶上倡用阳历,不许过旧年。除夕,我请了两小时的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到我该走的时候,她递给我一些花生,“去吧,小子!”街上是那么热闹,我却什么也没看见,泪遮迷了我的眼。
⑦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所以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所以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她一世未曾享过一天福,临死还吃的是粗粮。
⑧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
(作者:老舍,选自《老舍全集》《我的母亲》一文)(1)文章开头即说:“母亲生在农家,所以勤俭诚实,身体也好。”细读文章第②段,说说母亲的“勤”是通过哪些事例体现出来的?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并补充完整。
事例一:白天要洗一两大盆衣服;
事例二:
事例三:
事例四:
(2)母亲的品格是通过一件件的事情展现出来。阅读第④—⑥自然段,分析母亲的形象,完成表格。事例 品格 ④段 款待客人 A ⑤段 应对变乱 B ⑥段 C 疼爱儿子
①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从描写方法的角度)
②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从修辞的角度)
(4)结合链接材料和文章内容,写出你对“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这句话的理解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此的感悟。
【链接材料】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
(朱德《回忆我的母亲》)组卷:169引用:2难度:0.5
三、书面表达(共50分)
-
9.台阶能让人通往高处,人生亦如台阶,我们总是拾级而上。亲情的滋养,师长的教诲,朋友的砥砺,这些都是我们抵达高处的台阶。是否还有?譬如,对你影响极大的一个人,一本书,一句格言,一阕歌词……或是手不释卷的喜好酝酿了你的精神世界;广泛的交际、多样的活动造就了你的开阔的视野。助力我们登顶的台阶无处不在……
请围绕“台阶”这一话题,自拟标题,借物喻人,缘人记事,因事生情,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拟好标题,并将题目抄写到答题卡的指定位置;(2)不得抄袭、套作,不少于600字;(3)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组卷:26引用:4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