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课 春》2023年同步练习卷(5)
发布:2024/7/27 8:0:9
一、选择题
-
1.下列句子中,表达准确、逻辑严密的一句是( )
组卷:1017引用:3难度:0.7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句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组卷:2077引用:4难度:0.8 -
3.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组卷:2716引用:7难度:0.7 -
4.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春的景象,只有乍寒、乍暖、忽晴、忽雨是实际而明确的。_______。
①但这种景象在我们这枯寂的乡村里都不易见到。
②即使见到了,肉眼也不易认识。
③此外虽有春的美景,但都隐约模糊,要仔细探寻,才可依稀地见到,这就是所谓“寻春”罢。
④又有的说“红杏枝头春意闹”。
⑤有的说“春在卖花声里”,有的说“春在梨花”。组卷:1092引用:3难度:0.8
四、现代文阅读
-
13.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漓江情韵
雨霏霏,雾茫茫。雨雾好像是漓江的纱巾,笼罩在它美丽的面颊之上。江里的渔舟、游船以及江边的垂钓者。都成了一个个逗点,在雨雾漓江的诗章中,挑逗着你手中的笔。把大自然中的绝美编织成篇。
我漫步江边,向这一个个黑色标点走去。最近的一个标点圆圆的,像是句号。等我走近了,才看见那是一把雨伞,但伞下空无一人。转身刚要离去。伞下忽然有稚嫩的童音向我问候:“你好——你好——”我顿时愣在那儿了。还没客我醒过闷儿来,那细嫩的童声又飞了出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哎呀,他在背诵韩愈描写桂林山水的佳句!我弓下身,寻觅与我开玩笑的伞下顽童。一看吓了一跳,与我逗趣的竟是一只伏在鸟笼里的鹦鹉。鹦鹉觅我俯视它,又对我来了一句欢迎词:“要知漓江美,请你登木舟。”我不禁笑出声来,猜想它的主人一定是个十分风趣的摇船人。
于是,我耐心地等待他的出现。终于,在漓江朦胧诗中,又出现了一个标点,那是一个破折号。顺着江心渐渐向江边移动过来。我从木桨击水的声音中悟出,那破折号是一只小舟。我猜想这叶木舟上的摇桨人,一定是这只神奇鹦鹉的主人;这只鹦鹉,是他有意安排在这儿吸引游客的。妙!这个超人的奇思妙想,等于给这首朦胧诗又增添了一个惊叹号。
果然,一叶木舟从雨雾中现身。一个低沉苍劲的男低音传入我的耳鼓:“你是过江,还是想游漓江?上船来吧!”
上了船,我才看清,他的脸清癯瘦削,身体和那张脸一样瘦削,让我吃惊的是,他竟是个一走一歪的残疾人。我的兴致顿时跌落了下来。他却不知我心态上的变化,依然兴致勃勃地对我说:“看你这身行头,不像是本地的过江人。你想去哪儿看景?不要看我的船小,它可以从漓江摇到桃花江。先生如果有远游的雅兴,我还可以送你到阳朔,那儿有一条洋人街,是中国的一绝。”
我摇摇头,告诉他昨天我已经乘坐游艇去过那些景区了。
“那么,你登船的意思是……”他不解地望着我。
我只好言明只是想看一看调教鹦鹉读诗的摇船人。仅此而已。
他大声地笑了起来。那朗朗的笑声,惊飞了江边的水鸟,像是标点中的一串黑色省略号,消失在漓江茫茫的雨雾深处。
他告诉我,他先天残疾,一出生就被父母抛在江边,是一对在江上摆船的夫妇把他养大成人的。待收养他的两个老人走后,他不甘心靠吃“社会低保”打发日子,便开始了摇船生涯。有一天,他到鸟市去买鱼鹰,看见这只仅有一条腿的鹦鹉,便把它买了下来。从此,这只鸟儿与他朝夕相伴。
“那韩愈赞美漓江的诗。是你教它的?”我问。
“不是。桂林人都会背诵这两句诗,它听多了,就会学舌了。”
“那么请客人登船的两句话呢?”
“两个瘸子之间,心灵相通,我一点拨它也就会了。”说这话时,他似乎十分开心,又爽朗地笑了起来。
我沉默了。我不知这个腿部残疾的摇船人和他那少了一条腿的鸟,在雨雾漓江上苦心经营一天,能有多少收入。我想问问他,但嘴唇像被贴了封条一般,怎么也张不开。我不愿再耽误这个摇船人的宝贵时间,从衣兜里掏出一张五十元的钞票,塞到他的手里,匆匆下船。他从船上跳了下来,急切地对我喊道:“不可以——不可以——老先生,我没为你做什么。不能收你的钱……”
回到江边公寓,隔窗而望,那船那伞已不再是朦胧诗中的标点,阴柔情致的漓江和充满阳刚的人,编织成了漓江一首美丽的人文诗章……
(1)文章题为《漓江情韵》,全文写了哪些“情韵”?请分条概括。
(2)第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3)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来刻画摇船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4)文中画线的句子“我想问问他,但嘴唇像被贴了封条一般,怎么也张不开”。为什么“我”想问却又张不开嘴?联系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
(5)最后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组卷:1647引用:16难度:0.5
五、作文
-
14.微作文。
朱自清的《春》是一篇春意盎然的写景美文,怎样描写景物,文章第四段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既要实写,又要虚写;既要写实,还要联想和想象。“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让春花的繁盛如在眼前。请你仿照课文,自选景物,采用虚实结合的方法,写一段描写景物的文字。(200字左右)组卷:203引用:5难度: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