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2021年单元测试卷(11)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基础夯实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自世纪之交以来的近二十年间,由于中国引进国外电视节目模板的热潮引起中国电视自主原创节目挤压至角落,中国电视行业创新自主能力明显下降。而《朗读者》坚定不移地进行本土原创,打造出了中国电视节目的独特品牌,走出了中国电视节目本土化自主创新的成功道路。
中国电视节目的创新之路不呈现为一种线性状态——从开始径直走向结束,而是呈现为一种循环状态——在创新的道路上不断有新的内容与形式加入, 。但是很多人却习惯用一种机械进化论的思维去面对创新,经常会有节目制作人慨叹电视节目每隔三五年就是一代,一些年长的电视节目制作人甚至宣称自己已经不会做电视节目了,理由是他们熟悉的某种电视节目模式已经做到头了,而他们也已经是“ ”了。近年来,( ),特别是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态势下,很多关于“电视将死”的呼声 。在这样令人困惑的氛围中,《朗读者》“不信邪”、不懈怠,坚持探索,将传统电视节目中已有的多种元素进行重新组配,从而创造出令人惊叹的全新模式,有力地驳斥了那些宣称电视节目终结、“电视将死”的声音,让中国的电视节目在困境中看到了 的前景。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中国引进国外电视节目模板的热潮使中国电视自主原创节目挤压至角落,中国电视行业创新自主能力明显下降。
B.中国引进国外电视节目模板的热潮将中国电视自主原创节目挤压至角落,中国电视行业自主创新能力明显下降。
C.由于中国引进国外电视节目模板的热潮,导致中国电视自主原创节目被挤压至角落,中国电视行业自主创新能力明显下降。
D.由于中国引进国外电视节目模板的热潮,造成中国电视自主原创节目被挤压至角落,中国电视行业创新自主能力明显下降。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革故鼎新 束手无策 甚嚣尘上 峰回路转 B.推陈出新 束手无策 满城风雨 柳暗花明 C.革故鼎新 走投无路 满城风雨 峰回路转 D.推陈出新 走投无路 甚嚣尘上 柳暗花明
A.复杂生存环境出现,电视节目行业陷入困境
B.面临复杂生存环境,电视节目行业举步维艰
C.电视节目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生存环境
D.复杂生存环境出现使电视节目行业停滞不前组卷:2引用:11难度:0.6 -
2.如图是某医院患者就诊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达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
答:组卷:7引用:10难度:0.6
一、基础夯实
-
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如今正处于数字化的时代,信息互通有无,只要外界传来一点风声,我国 ①组卷:8引用:4难度:0.7
二、巩固提升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义庄在北宋由范仲淹始创,此后延绵千余年,成为各个大宗族声望的象征。义庄在传统社会之中,承载了诸多功能,它通过族产公有的形式,实现了某种程度的宗族平均主义。义庄的社会功能颇多,它予族内弱势群体以赡养帮助,在天灾来临时帮助族人渡过难关,为宗族子弟提供教育谋取更好前程,设置义冢使逝去的穷人得以体面下葬等等。可以说,义庄发挥作用之处,皆是社会治理领域。沧海桑田,古今巨变,作为宗族社会象征的义庄,在现代已全然消失。少数义庄的建筑得以残留,被后人重新挖掘,作为旅游资源开发。
传统社会中,以血缘为纽带形成的团体,在现代社会被冲破。在现代,交往范围的扩大,人之个性的发展,所从事职业的多样性,公共交往的频繁,使血缘纽带被抛弃。随着人们与外界交往的频繁,宗族所维持的小共同体已无法满足人们的社会需要,各种新的组织形态不断涌现。建立在农耕基础上的熟人社会,至现代被陌生人社会逐渐取代。在现代,与陌生人社会相适应的慈善理念发展而出,其中强调的是自愿、平等、自由等价值观,功利色彩、道德色彩相对较淡。现代的慈善组织,在功能上更为广泛,覆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现代社会的慈善组织,是为了应对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其主体力量包括了中产阶级和部分商贾名流,体现了社会上层与中层合作,以实现帮助底层社会、弥补贫富差距、消除社会矛盾的良好愿望。现代社会之中,各类慈善组织都是开放的,不论是捐助者还是被帮助者都可以自由加入。现代的慈善组织,其功能细化,专业性更强,更具开放性。
与此相比,义庄则是封闭的,以血缘为界,族外之人只能在特定情况下得到某种帮助。按月补贴只有本族族人才能获得,且同是族人,依照支系的远近,所得到的帮助也有区别。义庄所体现的是宗族内部的相对平均主义。通过族人捐设义田,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族中的平均分配,保证了族中穷人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义庄的基本理念,也是基于人道,但此种人道,是由血缘而凝结,在现代社会,弱势群体能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此种保障是基于普遍人道的关爱,在多数情况下并不包含血缘的考虑。面对突发事件时,现代社会的动员能力与反应能力,却不是传统社会可以比拟。面对各类天灾人祸,各类资源能够在短期之内调动而出,并加以传送,往昔嗷嗷待哺、灾民无助的景象不再存在。在应对突发性、重大灾害事故之上,当今中国的快速反应能力,举世瞩目。但在一些经常性的慈善事业,如养老育幼、帮助重病患者、墓葬等公共事件之上,政府的触角却未能全部涉及,更遑论覆盖了。困扰当下国人的大病问题上,许多患者选择面对社会,通过各种途径发出呼吁之声,以求得到帮助。围绕农村墓葬改革问题,近年来更有不少争议。
义庄已在历史的发展之中消失,可义庄所承载的社会使命、所体现的价值观、运作的方式,对于当下中国,仍有着较多的借鉴意义。在当代中国,促进现代慈善发展,构建现代慈善理念时,必然离不开从中国传统社会中的慈善机构、慈善理念中去借鉴学习。义庄所体现的道德文化,历经了千百年的沉淀,融汇于传统社会日常生活之中,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与价值理念。对义庄文化加以扬弃,吸收挖掘其优良内容,必然会对当代中国的慈善事业具有极大促进作用。
(摘编自袁灿兴《传统义庄慈善文化在现代的再发挥》)(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延绵千余年的义庄曾在传统社会中承载诸多功能,在社会治理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B.如今,作为宗族社会象征的义庄已经消失,但作为旅游资源开发的义庄仍然存在。
C.义庄是封闭的,仅为宗族内部提供帮助;现代慈善组织是开放的,功能更加多样。
D.义庄族产公有,在宗族内部实现了相对平均主义,但族人所得到的帮助不尽相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义庄起源说起,在具体分析其发展、消亡过程的基础上,揭示其社会功能。
B.文章通过对比阐述了义庄与现代慈善组织在社会基础、功能、理念等方面的不同。
C.文章指出当前我国慈善事业的不足,说明现在传统义庄慈善文化有再发挥的空间。
D.文章肯定了义庄对于当下中国仍有较多借鉴意义,指出了如何正确对待义庄文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现代社会打破了以血缘为纽带形成的团体,由熟人社会取代陌生人社会,进而发展出与之相适应的慈善理念。
B.现代慈善组织覆盖了社会的方方面面,融合了社会各阶层的力量,能够有效应对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C.汶川大地震时能迅速调集大量人力物力救灾,充分体现出我国在应对突发性重大灾害事故上的快速反应能力。
D.义庄所体现的道德文化已经融入国人的日常生活之中,建设当代中国慈善事业必须吸收挖掘义庄文化的精华。组卷:3引用:2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