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辽宁省大连市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古代诗文阅读(44分)(一)文言文阅读(共2小题,26分)

  •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节选自《赤壁赋》)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节选自《登泰山记》)(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如缕 绝:断
    B.自京师风雪 乘:冒
    C.余始以入 循:顺着
    D.苍山 负:遭受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幽壑之潜蛟 舞:用作动词,跳舞。
    B.汶水西 西:用作状语,向西。
    C.崖当道者 限:名词用作状语,像门槛一样。
    D.明天南 烛:用作动词,照亮。
    (3)下列各句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是
     

    A.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B.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C.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D.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4)下列对文化常识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赋是一种介于散文与诗歌之间,讲究文采、韵律的古代文体,其滥觞于先秦。
    B.泰山,又名岱山、岱宗、东岳、泰岳,古代泰山封禅是国运昌盛的重要标志。
    C.阳,指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如辽阳位于小辽水之南,衡阳位于衡山之北。
    D.丁未,干支纪日,古人还常以天干和地支纪年,如“壬戌之秋”中的“壬戌”。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组卷:41引用:3难度:0.6
  •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上谓谏议大夫褚遂良曰:“卿犹知起居注,所书可得观乎?”对曰史官书人君言动备记善恶庶几人君不敢为非未闻自取而观之也上曰朕有不善卿亦记之邪 对曰:“臣职当载笔,不敢不记。”黄门侍郎刘洎曰:“借使遂良不记,天下亦皆记之。”上曰:“诚然。”二十一年夏五月庚辰,上御翠微殿,问侍臣曰:“自古帝王虽平定中夏,不能服戎狄。朕才不逮古人,而成功过之,自不谕其故,诸公各帅意以实言之。”群臣皆称:“陛下功德如天地,万物不得而名言。”上曰:“不然,朕所以能及此者,止由五事耳。自古帝王各疾胜己者,朕见人之善若己有之。人之行能不能兼备,朕常弃其所短,取其所长。人主往往进贤则欲置诸怀,退不肖则欲推诸壑,朕见贤者则敬之,不肖者则怜之,贤、不肖各得其所。人主多恶正直,阴诛显戮。朕践祚以来,正直之士,比肩于朝,未尝黜责一人。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此五者,朕所以成今日之功也。”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对曰/史官书人君言动/备记善恶/庶几人君不敢为非/未闻自取而观之也/上曰/朕有不善/卿亦记之邪/
    B.对曰/史官书人/君言动备记善恶/庶几人君不敢为非/未闻自取而观之也/上曰/朕有不善卿/亦记之邪/
    C.对曰/史官书人君言动/备记善恶庶/几人君不敢为/非未闻自取而观之也/上曰/朕有不善/卿亦记之邪/
    D.对曰/史官书人/君言动备记善恶庶几人/君不敢为非/未闻自取而观之也/上曰/朕有不善/卿亦记之邪/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不然,朕所以能及此者,止由五事耳。
    (3)唐太宗认为自己与历代帝王采取的民族政策,有何不同?

    组卷:4引用:1难度:0.6

(二)古代诗歌阅读(共1小题,12分)

  • 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题。
    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61引用:2难度:0.4

  • 10.对下面选文采用批注式阅读方法进行阅读。要求使用文字式、符号式批读形式,圈画出概念并对论证手法进行批注。
          西洋的社会有些像我们在田里捆柴,几根稻草束成一把,几把束成一扎,几扎束成一捆,几捆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个挑里都属于一定的捆、扎、把。每一根柴也都可以找到同把、同扎、同捆的柴,分扎得清楚不会乱的。在社会,这些单位就是团体。我说西洋社会组织像捆柴就是想指明:他们常常由若干人组成一个个的团体。团体是有一定界限的,谁是团体里的人,谁是团体外的人,不能模糊,一定得分清楚。
          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亲属关系是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从生育和婚姻所结成的网络,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物。我们俗语里有“一表三千里”,就是这个意思,其实三千里者也不过指其广袤的意思而已。这个网络像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修订版)

    组卷:3引用:3难度:0.7

五、写作(60分)

  • 1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1年11月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再次将同学们学习的阵地由线下转为线上。在家中,在自习室里,在隔离的宾馆内,同学们以不同的状态完成了四周的线上学习。有的平静淡定,有的焦虑不安;有的积极自主,有的消极被动;有的诚实守信,有的自欺欺人;有的丰富多彩,有的枯燥乏味……
    “学不可以已”,对同学们来说,线上学习是新的挑战。它带给你哪些帮助,或哪些困惑?请结合这一个月的线上学习,谈谈你的思考与感悟,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自拟题目,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组卷:5引用:1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