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年第七届“鹏程杯”六年级语文邀请赛试卷(决赛)

发布:2024/8/13 0:0:1

一、积累与综合运用(共52分)

  •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项是(  )

    组卷:12引用:1难度:0.5
  • 2.对下列各字的笔画、笔顺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

    组卷:8引用:1难度:0.5
  • 3.按部首查字法在《新华字典》中查下列各字,不正确的项是
     

    A.厝:查“厂”部,8画
    B.固:查“口”部,5画
    C.努:查“女”部,4画
    D.裹:查“衣”部,8画
    E.赢:查“贝”部,17画

    组卷:1引用:1难度:0.5
  •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项是(  )

    组卷:9引用:1难度:0.5
  • 5.下列词语中不全是反义词的项是
     

    A.圣洁—污秽  昂贵—廉价  失望—希望
    B.舒适—难受  倒霉—幸运  简单—复杂
    C.清晰—紊乱  萧条—荒凉  崇敬—憎恶
    D.强烈—柔和  固执—随和  精致—粗劣
    E.简朴—豪华  赞扬—批评  可惜—惋惜

    组卷:2引用:1难度:0.7
  • 6.对下列各句中“新鲜”的意思,判断错误的项是(  )

    组卷:6引用:1难度:0.5
  • 7.比较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项是(  )

    组卷:6引用:1难度:0.5
  • 8.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项是
     

    A.李爷爷已经90高龄了,视力不好,看东西常常是眼花缭乱
    B.在学习上就应该不耻下问,有不懂的问题就主动问老师。
    C.专家指出,日常体验式活动更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锻炼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
    D.中华民族从未低头,冰冻雪灾更不可怕,因为我们有不屈不挠、众志成城的十四亿人民。
    E.孩子向家长倾吐心声时,家长应洗耳恭听,这是家长沟通中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

    组卷:13引用:1难度:0.5
  • 9.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项是
     

    A.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
    B.为什么瓜秧开了花不结瓜?是水浇得不够,还是肥施得不足?
    C.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从古至今涌现出屈原、李白、杜甫、郭沫若等许多伟大的诗人。
    D.我喜欢读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从这些关于祖先的事迹中,我们在精神上与祖先建立了联系,找到了族群上的归属感,完成了“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的原始确认。
    E.上学前,妈妈叮嘱我说:“她今天晚上加班,晚饭到舅舅家吃!”

    组卷:9引用:1难度:0.5
  • 10.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项是(  )

    组卷:16引用:1难度:0.5

二、阅读与理解

  • 30.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走近诗人杜甫ㅤㅤ杜甫出生在巩县(今河南巩义),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少年富足才情显ㅤㅤ杜甫青少年时家庭条件优越,因此过着较为安定、富足的生活。他自小好学,七岁能作诗,“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有志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少年时也很顽皮,“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青年游学遇李白ㅤㅤ十九岁时,杜甫开始四处游历。天宝年间,杜甫在洛阳与比他年长11岁的大诗人李白相遇,两人相约同游梁、宋(今河南开封、商丘一带),还一同寻仙访道,谈诗论文,结下了“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的友谊。
    ㅤㅤ有人认为:李白和杜甫之间的友情远没有传说中那么好。当时的李白诗行天下,名满江湖,好友故交不计其数,杜甫只是他结交的众多朋友中的一个而已;而当时的杜甫籍籍无名,且一生穷困颠沛,孤独少友。在落难时,他自己不是也在感叹:“亲朋无一字”吗?境况如此不对等的二人,如果真要形容他们的关系的话,我想可以用“粉丝对偶像的崇拜”来说吧,杜甫是“粉丝”,李白是他的“偶像”。
    战乱流离忧民情ㅤㅤ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无穷灾难,让杜甫感慨万千,他奋笔创作了不朽的名作——“三吏”“三别”。
    ㅤㅤ杜甫几经辗转,最后到了四川成都,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五六年间,杜甫寄人篱下,生活依旧困苦。在一次秋风暴雨之中,杜甫的茅屋破败,饥儿老妻,彻夜难眠。此时的他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其中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为后世传诵。
    田园安居诗情喷ㅤㅤ唐代宗大历元年(公元766年),杜甫到达夔州(今四川奉节)。他租了一些公田,买了四十亩果园,雇了几个雇工,安居田园。这一时期,诗人创作达到了高潮,不到两年,作诗四百三十多首。其中包括《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登岳阳楼》等大量名作,《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更是千古传唱。
    (1)下面诗句都是描写春天的景色,请问不是杜甫所写的是
     

    A.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B.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E.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根据文意填空,以下诗句最有可能反映的是杜甫什么时期的生活状态。
    A.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B.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C.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①童年时期
     


    ②游历时期
     

    ③战乱时期
     

    ④安居时期
     

    (3)杜甫可能自己也没有想到,在1300年后的今天,他成了当代学生们心中的网红。课本上杜甫的一幅晚年画像,激发了许许多多学生漫画涂鸦的创作热情。如果让你为这幅画像配上一句诗的话,你会选择以下哪一句
     


    A.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
    B.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C.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D.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E.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4)有人认为,杜甫和李白的交往不是那么对等。文中分析造成这种交往状态的原因有
     

    A.李白比杜甫大11岁。
    B.李白成名早,他们相识时杜甫还未出名。
    C.李白官大,杜甫官小。
    D.李白交友多,杜甫只是其一。
    E.杜甫生活贫苦。
    (5)杜甫一生跌宕起伏,请根据文章,给杜甫写一个小传。不超过50字。
     

    组卷:16引用:1难度:0.5

三、写作。

  • 31.阅读下面材料,然后根据要求作文。
    ㅤㅤ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主题口号——“一起向未来”(英文为:“Together for a Shared Future”)!该口号诠释了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的中国方案,表达了世界需要携手走向美好未来的共同愿望。少年的你们,即将走向初中,高中……走向美好的未来。如果可以带上一样东西,你愿意带着什么走向未来呢?
    ㅤㅤ请以“带着____,一起向未来”为题,联系现实生活,展开联想或想象,写一篇不少于450字的记叙文。

    组卷:4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