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新版必修2《第二单元 诗歌》2019年单元测试卷(2)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阅读理解(50分)
-
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
舒 婷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祖国呵!
我是贫困,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呵,
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祖国呵!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祖国呵!
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祖国呵,
我亲爱的祖国!(1)下列对诗歌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旨在表达诗人对祖国的一种深情,它既有当代青年那迷惘的痛苦与欢欣的希望,又有女儿对祖国母亲的真情。
B.“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诗人以赤子的目光,扫描着祖国的贫穷与落后,以拳拳的女儿之心,表达着哀怨的深情。
C.为表达诗人对祖国的交融感与献身感,全诗运用了主体与客体交错换用、相互交融的手法。主体是“祖国”,客体是诗人的“我”。
D.作者反复运用“我是……”的句式,在向祖国的深情诉说里,融个体的“我”于祖国的大形象里,表达了“我”与祖国生死相依、血肉相连的情感。
(2)每节诗末的“——祖国呵”所抒发的感情是否一样?从中可以看出诗人的感情有何变化?组卷:1引用:1难度:0.7 -
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食 指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一片手的海浪翻动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一声尖厉的汽笛长鸣
北京车站高大的建筑
突然一阵剧烈地抖动
我吃惊地望着窗外
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
我的心骤然一阵疼痛,一定是
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
这时,我的心变成了一只风筝
风筝的线绳就在妈妈的手中
线绳绷得太紧了,就要扯断了
我不得不把头探出车厢的窗棂
直到这时,直到这个时候
我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
--一阵阵告别的声浪
就要卷走车站
北京在我的脚下
已经缓缓地移动
我再次向北京挥动手臂
想一把抓住她的衣领
然后对她亲热地叫喊:
永远记着我,妈妈啊北京
终于抓住了什么东西
管他是谁的手,不能松
因为这是我的北京
这是我的最后的北京
1968年12月20日(1)下列对诗歌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表现的是百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离开家园,奔赴乡野边陲时的一首离别诗。
B.诗人敏锐地抓住个体的“我”心灵中的实物意象,并把它们自然而集中地组合起来。
C.“剧烈地抖动”的“北京站”,作为“我”的心灵外化,表现了“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的茫然与无助。
D.诗人捕捉住火车开动这一历史性时刻,把惜别之情及对命运的忧虑都汇聚在“四点零八分”这一瞬间。
(2)“我的心变成了一只风筝/风筝的线绳就在妈妈的手中”这句话应如何理解?组卷:1引用:1难度:0.7
-
7.下面是做饭的基本流程,请把这个流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65个字。
组卷:8引用:4难度:0.5
三、写作(50分)
-
8.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写作文。
泥 土
鲁 藜
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
就时时有怕被埋没的痛苦
把自己当作泥土吧
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联想或感悟要与整首诗的寓意有关。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③不少于800字。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组卷:2引用:2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