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人教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2课 改造我们的学习》2021年同步练习卷(9)

发布:2024/4/20 14:35:0

一、语言知识

  •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组卷:7引用:1难度:0.8
  •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中国共产党则是拿起这个武器的________者、宣传者和组织者。
    ②拿了________革命,则害了革命。
    ③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________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
    ④错误常常是正确的________。
    ⑤应当从客观存在着的实际事物出发,从其中引出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________。
    ⑥为此目的,就要________同志们的眼光向着这种实际事物的调查和研究。

    组卷:15引用:8难度:0.5
  • 3.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组卷:4引用:1难度:0.8

一、语言文字运用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每年春暖时,植物总会充当春的使者,向人们预示春的来临。那么,?原来,植物可以感觉到气温的变化。植物的种子里都有胚芽,许多植物的胚芽储存能量后,便能对气温升高或日照变长等作出反应。有人通过实验发现,苹果种子里的胚芽在接近0℃的环境里,持续1400小时后才能开始生长。也就是说,只有经过冬天的寒冷,植物才能停止休眠,开始生长。那些已经长出了叶子的植物则是来判断时令的。当它们感到适宜的昼夜周期后,就会分泌出一种能促使花芽形成的物质,这种物质与光合作用产生的物质一起供给花,让花快速生长。这样,春天来了,花儿就开始尽情地绽放了。
    (1)在上文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既是对事物特性的揭示,又富含生活哲理。请你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自选对象,写两组句子,要求意蕴相同,内容贴切,句式和字数大致相同。

    组卷:19引用:3难度:0.6

二、现代文阅读

  •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我是一个中国人——散步随想(节选)
    汪曾祺
          我是一个中国人。
          中国人必然会接受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的影响。我接受了什么影响?道家?中国化了的佛家——禅宗?都很少。比较起来,我还是接受儒家的思想多一些。
          我不是从道理上,而是从感情上接受儒家思想的。我认为儒家是讲人情的,是一种富于人情味的思想。《论语》里的孔夫子是一个活人。他可以骂人,可以生气着急,赌咒发誓。
          我很喜欢《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我以为这是一种很美的生活态度。
          我欣赏孟子的“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
          我认为陶渊明是一个纯正的儒家。“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我很熟悉这样的充满人的气息的“人境”,我觉得很亲切。
          我喜欢这样的诗:“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顿觉眼前生意满,须知世上苦人多”。这是蔼然仁者之言。这样的诗人总是想到别人。
          有人让我用一句话概括出我的思想,我想了想,说:我大概是一个中国式的抒情的人道主义者。
          我不了解前些时报上关于人道主义的争论的实质和背景。我愿意看看这样的文章,但是我没有力量去作哲学上的论辩。我的人道主义不带任何理论色彩,很朴素,就是对人的关心,对人的尊重和欣赏。
          讲一点人道主义有什么不好呢?说老实话,不是十年文化大革命的惨痛教训,不是经过拨乱反正,我是不会产生对于人道主义的追求,不会用充满温情的眼睛看人,去发掘普通人身上的美和诗意的。不会感觉到周围生活生意盎然,不会有碧绿透明的幽默感,不会有我近几年的作品。
          关于现代派。
          我的意见很简单:在民族传统的基础上接受外来影响,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上吸收现代派的某些表现手法。
          最新的现代派我不了解。我知道一点的是老一代的现代派。我曾经很爱读弗•沃尔英和阿索林的作品(通过翻译)。我觉得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旗帜下的某些苏联作家是吸收了现代派的表现手法的。比如安东诺夫的《在电车上》,显然是用意识流的手法写出来的。意识流是可以表现社会主义内容的,意识流和社会主义内容不是不相容,而是可以给社会主义文学带来一股清新的气息的。
          我的一些颇带土气的作品偶尔也吸取了一点现代派手法。比如我在《钓人的孩子》一开头写抗日战争时期昆明大西门外的忙乱纷杂的气氛,用了一系列静态的,只有名词,而无主语、无动词的短句,后面才说出“每个人带着他一生的历史和半个月的哀乐在街上走”,这颇有点现代派的味道。我写过一篇《求雨》,写栽秧时节不下雨,望儿的爸爸和妈妈一天抬头看天好多次,天蓝得要命,望儿的爸爸和妈妈的眼睛是蓝的。望儿看着爸爸和妈妈,望儿的眼睛也是蓝的。望儿和一群孩子上街求雨,路上的行人看着这支幼弱、褴褛、有些污脏而又神圣的小小的队伍,行人的眼睛也是蓝的。这也颇有点现代派的味道(把人的眼睛画蓝了,这是后期印象派的办法)。我觉得这没有什么不可以。而且我觉得只有这样写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也可以说,这样写是为了主题的需要。
          我觉是现实主义是可以、应该、甚至是必须吸收一点现代派的手法的,为了使现实主义返老还童。
          但是我不赞成把现代派作为一个思想体系原封不动地搬到中国来。
          爱护祖国的语言。一个作家应该精通语言。一个作家,如果是用很讲究的中国话写作,即使他吸收了外来的影响,他的作品仍然会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外来影响和民族风格不是对立的矛盾。民族风格的决定因素是语言。“五四”以后不少着力学习西方文学的格律和方法的作家,同时也在着力运用中国味儿的语言。徐志摩(他是浙江硖石人)、闻一多(湖北浠水人),都努力地用北京话写作。中国第一个有意识地运用意识流方法,作品很像弗•沃尔芙的女作家林徽音(福州人),她写的《窗子以外》《九十九度中》,所用的语言是很漂亮的地道的京片子。这样的作品带洋味儿,可是一看就是中国人写的。
          外国的现代派作家,我想也是精通他自己的国家的语言的。
          用一种不合语法,不符合中国的语言习惯的,不中不西、不伦不类的语言写作,以为这可以造成一种特殊的风格,恐怕是不行的。
          我的作品和我的某些意见,大概不怎么招人喜欢。姥姥不疼,舅舅不爱。也许我有一天会像齐白石似的“衰年变法”,但目前还没有这意思。我仍将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有点孤独,也不赖。
    (有删改)材料二:
          文艺随笔是一种形式灵活、笔调轻松、富有趣味性的批评样式。随笔很注重内容的知识性,它不像规范的论文那样,注重逻辑和理论论证,而是选用富有趣味性的材料作铺垫,从中引出对某种观点和哲理的议论,再与文学领域的有关话题联系起来加以评论。与此相关,随笔的行文很讲究文采,笔调轻松活泼,亲切随意,深入浅出。批评家常以生动的述说、形象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创造出富有诗意的境界,寓抽象的道理于具体可感的图画之中,尽量避免枯燥的说理和严谨的论证,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和艺术魅力。也有些随笔重在描述对文学的印象、感受,并不注重对知识的阐述,这类文章感情充沛,讲求文采,可读性很强,但学理性相对稍弱。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作者笔下,“人道主义”是儒家思想根基加上政治风波淘洗后的结果,是对人的关心、尊重和欣赏。
    B.文中引用孔孟、陶渊明等诸多古人之言,传递出“儒家是讲人情”“是一种富于人情味的思想”。
    C.“我仍将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有点孤独,也不赖”,由此逆推齐白石“衰年变法”意在达到“招人喜欢”的艺术境地。
    D.几位作家名字后的括号,作用是“对相关内容进行补充说明”,说明他们虽非北京人,却能用讲究的中国话进行写作。
    (2)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暮春者”一段,在作者看来,之所以体现了“富于人情味”的生动,是因为它是“很美的生活态度”。
    B.《求雨》中,为服务主题,作者从后期印象派中吸收方法,将望儿、爸爸、妈妈和行人的眼睛都描绘成蓝色的。
    C.《窗子以外》等优秀作品,所用语言都是很讲究的中国话,说明是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作品都能赢得读者尊重。
    D.作者的作品因为加入了“现代派”的手法而大放异彩,所以作者提倡在创作中应尽可能多地吸收现代派手法。
    (3)结合原文简析“一个中国式的抒情的人道主义者”这句话的含义。
    (4)请结合材料二提供的信息,评析汪曾祺这篇文章具有“文艺随笔”哪些写作特点。

    组卷:31引用:8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