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年北京市朝阳区高考生物二模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本部分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 1.如图是豚鼠胰腺腺泡细胞的电镜照片,该细胞可合成并分泌胰蛋白酶等多种消化酶。据图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61引用:4难度:0.7
  • 2.研究发现,细胞中错误折叠的蛋白质或损伤的细胞器被一种称为泛素的多肽标记后,送往溶酶体降解,具体机制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71引用:5难度:0.6
  • 3.研究者发现一种肉眼可见的细长型异类细菌,其菌体长度是一般细菌的5000倍,基因数量是常规细菌的3倍,基因组与核糖体包裹在同一囊泡中,另一个囊泡充满了水等物质,占总体积的7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67引用:4难度:0.6
  • 4.将小球藻放在密封玻璃瓶内,实验在保持适宜温度的暗室中进行,第5分钟时给予光照,第20分钟时补充NaHCO3,实验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84引用:3难度:0.6
  • 5.实验发现小鼠的体细胞中转入四种基因就可以诱导产生一种与胚胎干细胞功能类似的诱导多能干(iPS)细胞。科学家将获得的PS细胞分化为T细胞以期用于传染病的治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52引用:2难度:0.6
  • 6.如图为显微镜下某植物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60引用:1难度:0.7
  • 7.无脉络膜症患者在儿童期会出现夜盲症,随病情发展成年时视觉丧失,发病率约为
    1
    50000
    。患者由于缺乏CHM基因表达的一种影响细胞囊泡转运的蛋白质,导致光感受细胞死亡。如图是一个无脉络膜症家族系谱图,对此家系分析错误的是(  )

    组卷:63引用:2难度:0.6

二、本部分共6题,共70分。

  • 20.肥胖的发生发展与肠道菌群关系密切,辣椒的活性成分辣椒素能够减肥。研究者探究辣椒素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1)人肠道内存在着主要由细菌组成的肠道菌群,与人体细胞相比,这些细菌不具有
     
    (写出两项)结构。
    (2)研究者用小鼠进行分组实验,实验处理及检测结果如表。
    组别 实验处理 实验增重(g) 总采食量(g) 肠道菌群丰度
    饲喂标准脂肪含量饲料 8.92 274.47 258
    饲喂高脂肪含量饲料 19.16 433.16 239
    饲喂高脂肪含量饲料+灌胃辣椒素 13.43 343.42 255
    据表可知,
     

    (3)进一步研究发现,与乙组小鼠相比,丙组小鼠肠道菌群中产生短链脂肪酸的类群(菌群a)显著增多,而产生脂多糖的类群(菌群b)显著减少。
    ①GLP-1和PYY是与食欲控制相关的两种多肽类激素,以
     
    的方式分泌出细胞。菌群a产生的短链脂肪酸可促进肠道细胞对GLP-1和PYY的合成及释放。GLP-1刺激迷走神经
     
    神经元产生的兴奋沿迷走神经传至下丘脑;PYY通过
     
    传送的方式运输至下丘脑。研究者测定了(2)中三组小鼠的下丘脑中与食欲调节相关神经元的活性,结果如图1。
    结合(2)的实验结果推测,下丘脑中抑制采食的神经元是
     
    ;GLP-1和PYY通过
     
    ,从而增加小鼠饱腹感,降低食欲。

    注:NPY、AgRP、POMC、CART为四种神经元特异性表达蛋白,可用其指代相应神经元
    ②菌群b产生的脂多糖损伤肠道屏障进入内环境,与下丘脑中的受体结合诱发下丘脑炎症,改变胰岛素信号转导,导致机体稳态失衡,这是引起肥胖的重要原因之一。为验证辣椒素还可通过促进肠道细胞膜蛋白的表达来修复肠道屏障进而降低炎症反应,研究者对(2)中三组小鼠进行肠组织切片观察,结果如图2。

    图2结果
     
    (能/不能)充分证明辣椒素可通过修复肠道屏障功能来降低炎症反应,理由是
     

    (4)综合上述,请用“→”和文字将辣椒素发挥减肥作用的机制补充完整(任选“菌群a”或“菌群b”中的一种在答题卡上作答)。

    组卷:34引用:1难度:0.6
  • 21.近年来,杂种优势的利用使油菜的株高至少增加20cm,株高过高容易倒伏造成减产。研究人员对甘蓝型油菜中的矮秆突变体ds-3进行了系列研究。
    (1)很多植物的矮秆类型均与赤霉素(GA)信号转导异常有关,研究者用GA处理ds-3,得到结果如图1。可知ds-3对GA敏感性减弱,理由是
     


    (2)ds-3与野生型杂交获得的F1株高介于双亲之间。F1自交获得的F2群体株高呈现三峰(如图2),统计数量比例符合1:2:1,说明ds-3矮秆表型的遗传遵循孟德尔基因
     
    定律。预期F,与野生型亲本回交获得的后代群体株高在
     
    cm范围内呈现
     
    峰。
    (3)为确定突变基因的位置,研究者根据油菜染色体上特定的DNA序列(如M/m、N/n)设计了多对引物,提取上述F2群体中极端矮秆植株的DNA进行PCR,产物电泳后的部分结果如图3。

    据结果可将突变基因定位在
     
    号染色体上,请解释单株丙扩增结果出现的原因。
     

    (4)将野生型与突变体ds-3上述染色体的候选基因R进行DNA测序,结果如图4。

    由于碱基对的
     
    使ds-3的R基因发生突变,导致其编码的R蛋白结构改变。
    扩增出野生型和ds-3R基因上长为353bp的片段,经限制酶HindⅢ处理后,ds-3的该片段可被切成312bp和41bp两段。研究者利用酶切电泳的方法对F2单株进行检测,结果证实R基因该突变位点与突变表型之间直接相关。
    请在答题卡上绘出F2单株的电泳结果。
    (5)R蛋白是GA作用途径中的负调控因子,其空间结构包括感知GA信号的结构域和阻遏GA响应基因转录的结构域,作用机理如图5。

    综合图中信息和研究结果,解释ds-3对GA不敏感的原因。
     

    组卷:78引用:1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